36氪获悉,财富管理平台华振金融近期已完成天使轮融资,估值数亿元。真格基金和策源创投领投,跟投方包括国内某大型民营医院集团、互联网广告公司和大型金融服务机构。
华振金融控股集团(下简称“华振金融”)定位于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主要业务包括财富管理、贷款、股权投资、家族办公室、保险代销、基金代销和海外业务。其所在的财富管理行业被长期看好。
根据普华永道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规模在2016年Q2达到117万亿人民币,增速持续领先其他主要经济体。其中,民生财富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指出,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在中国超过197万人;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65万亿人民币。
在中国,专注于奋斗而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财富管理,这样的大众富裕人群会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也会出现。其次,利率市场化逐步落地、中国金融市场资产端产品越来越丰富,给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条件。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这给第三方财富管理带来了机会。第三方理财机构起源于西方,在中国香港90年代起步,中国大陆则在21世纪初起步。据公开资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理财公司占据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也占30%左右。而在大陆,虽然已出现了宜信、诺亚和钜派等头部公司,实际上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的份额不到5%,因而该市场有很大潜力。
在这个赛道,互联网出身的团队往往会选择智能投顾,大量互联网理财平台也不断涌现,这些项目瞄准的人群更多的是传统金融机构或者传统财富管理机构未能覆盖到的大众富裕人群,华振金融聚焦的则是高净值人群。
如前文所及,在高净值人群稳定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市场却仍未饱和。而且,高净值客户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华振金融创始人陈震观察到,客户对底层资产穿透愈发关注;临柜的客户越来越少,理财互联网化大势所趋。
从宏观角度看待该行业,陈震认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佼佼者不少,但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产品不是自身设计的,难以把控非标产品风险;大部分私人银行的服务和产品则有所欠缺。在大众富裕阶层的市场,此前跑路的平台不胜枚举,产品出现不少坏账。在他看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容量巨大、管理分散,而又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振金融的做法是,保险和公募等相对标准化的产品选择代销,私募、房产等相对非标的资产则选择自己成立基金投资。团队希望在收益较高的同时把风险降至更低。团队接下来会逐步申请相关代销和资产管理牌照;借助股东等上市公司的场景和行业资源做产融结合,比如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
传统行业普遍认为,服务高净值用户依然需要重视线下服务。然而,线下多是销售和咨询环节,最终的操作在互联网完成更符合用户习惯也更有效率。
从团队之前的经验显示,客户随着对平台信任的逐步增加,会将越来越多的资产放在平台上,八成AUM(资产管理规模)可能来自两成客户。因此,团队可通过平台上投资人的在投资产和用户画像等,发现潜在的高净值客户,提供一对一线下服务,未来甚至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以提高用户粘性。未来,在资产穿透方面,团队希望运用区块链等技术跟踪底层资产,以保障用户资金的安全。
陈震表示,华振金融开展业务以来,创始人团队凭借多年金融行业经验,本身就积累了大量高净值客户资源和服务经验。创始人陈震先后在安永、毕马威、瑞士信贷银行任资深职业经理人,也曾负责某大型集团并购投资业务,后担任某大型财富管理公司的总经理。
华振金融私募投资产品部总经理冯苏强有多年投资和大型企业审计经验,曾任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风控部、投资部投资总监,长期担任医疗健康领域的尽职调查团队负责人。此后,他担任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产品部总经理马难先后在中国建材集团、万达集团、北京千方集团任职,从事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曾管理超过数十亿资产和过百亿的放款规模。
华振金融希望构筑起产品、风控、市场、销售以及技术端的优势,未来定位于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可信任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
-----------------------------------
我是36氪金融作者卢晓明,项目寻求报道或交流可加微信lohiuming,烦请注明姓名、单位及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