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目的地吃喝玩乐购产品的平台,都会需要考虑上下游两端的问题:找到上游足够好的产品,找到下游足够精准的用户。
所以会有一些旅游批发商或是地接社,借助在上游供应商的资源优势,转型线上,比如专注北美的途风网,是一家当地华人旅行社,以及之前叫澳乐网的“爱去自由”,是一家境内批发商。
刚刚成立不久的途棒tourboks也是这样的玩法,创始人是来自中国的崔娜,已经从事旅游行业15年,自己还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地接社,在欧洲和亚洲都有大量的行业资源,之前主要的客户就是来自于中国、韩国和其他国家的批发商。
现在他们希望以一个新的品牌“途棒”面向亚洲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华人和韩国游客,所以已经上线的PC端产品包括了繁体、简体中文和韩文版本。平台上的产品主要是欧洲当地的短途跟团游、门票等,大部分小众而有趣,例如里斯本的私人游艇游,在非开放时间参观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在私人导游的带领下体验葡萄牙民谣表演和老街区步行等等。这些产品有来自崔娜所在地接社的产品,也有采购自当地的底层供应商和DMC,目前有覆盖了25个国家大约50个城市的300多个旅游活动,还在持续增加。
途棒近期会上线两个比较有趣的功能。一个是互动行程规划工具,主要是为了服务一个小团队的自由行游客,用户A制定行程之后,可以共享给同行的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和评价,投票决定是否购买一个产品(或是前往一个目的地),方便每个用户在线上互动。另外一个功能是互动地图,即通过地图展示某个目的地当地的产品以及其他必要信息(例如天气、货币、签证政策等),这是一个有点半攻略性质的功能。目前所有功能都还集成在PC端,App还在开发之中。
公司未来也会考虑面向国内玩家开展B2B的业务,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
团队目前有10个人左右,其中总经理是来自希腊,在市场营销和销售方面有较多经验,负责产品供应商的两名成员来自香港,另外各有一名中国大陆和韩国的成员负责面向这两个市场做市场营销工作。网站建设是一家来自英国的公司,网站内容的翻译由来自上述国家的实习生负责。
从网站设计看来,途棒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格调,这比其他从传统旅行社转型线上的玩家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途棒似乎也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产品销售平台,也在考虑用其他工具类产品增强用户粘性(或者是获取用户)。
途棒的团队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服务和价格上都会有优势,产品上也能做出差异性——这点我非常认同,虽然目前产品品类仍然不多,一些产品还没有翻译。
但途棒可能会在获取用户时候面临挑战,在面向国内市场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国际化的团队是否会因为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而水土不服。途棒的团队说会考虑在国内做百度的SEO和SEM,并借助微博和微信的社交媒体获取用户,这种方式成本几何,用户粘性如何暂时还无法证明。不过以途棒的调性和产品风格,获取到的用户应该品质不错,粘性也会稍微好一些。
另外,途棒提供的产品相对小中高端,早期可能会面临用户可规模化比较难的问题——去欧洲的自由行用户本来就不多。不过以途棒的调性,与一些流量入口合作(例如穷游,走遍欧洲),也是不错的办法。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欧洲自由行市场现在可能还比较小,但如果产品能解决目的地小交通和攻略太复杂的问题,增长可期。更何况,途棒还在港澳台和泡菜国市场上有点想法,欧洲对于这些国家的游客而言,是个相对成熟的自由行目的地。
可爱的创业者如果你的项目寻求报道请戳这里。
36 氪招全职作者啦:
互联网不是一个圈子,早已成了各个传统行业不可自拔的一根刺,痛感精确,但变革的步伐也够执着。现在,我们需要你跟 36 氪一起,记录这个时代那些致力于改变世界,探索新生活方式的好公司,好创业者,并跟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如果你热爱互联网,富有好奇心,在某一两个垂直领很有积累,如果又有相关媒体的从业经验就更好了,欢迎将简历砸至 xyy@36kr.com。
Ps:早、午管饭,周三、四有特约大保健服务,上班可带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