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盘和林经济观察”(ID:hndxphl1978),作者:盘和林,36氪经授权发布。
3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均与上期持平。自疫情爆发以来,1年期LPR报价在2月份曾大幅下调10个基点,同时5年期LPR报价下调5个基点,在本周定向降准刚落地、MLF没有调整的情况下,该报价结果一定程度上在市场预期之中。
此前市场曾对3月份LPR是否下调产生不同意见,一方面,作为LPR的先行指标,3月16日MLF一年期中标利率与前期保持一致,降低当月LPR下行概率;另一方面,央行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降准增加报价行调低LPR的概率。从报价结果来看,LPR选择继续跟随MLF利率按兵不动,表明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企业与居民有序复工复产,叠加2月以来央行陆续释放流动性的因素,目前继续加大利率政策刺激的必要性不大。
在全球开启降息潮的背景下,特别是美国于北京时间3月16日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0-0.25%之后,我国央行选择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实际上这是在充分考虑了市场流动性之后作出的决定。LPR报价是18家报价行完全市场化行动的结果,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不同报价,去掉当月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后进行算术平均,若剩余报价行的平均报价变化值达到0.05%这一最小调整步长,最终的LPR报价就会进行相应调整。据了解,近日央行实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已经使部分银行下调了自身报价,但综合后未达到最小调整步长,因此实际LPR报价未发生变动。
与此同时,自3月1日起,商业银行正式切换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即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目前市场存量贷款规模约150万亿,且LPR换锚工作需要一定时间,频繁调整LPR会使得政策的边际效用减弱,等商业银行利率换锚工作有更多进展时再引导LPR下行,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效果会更明显。此外,考虑到存量贷款换锚是按照12月LPR定价等价转换,在新的重定价周期下,假设5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换锚后每10万亿元中长期存量贷款就会使银行减少利息收入约100亿元/年,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加大,短期内维持LPR不变有助于银行平稳度过存量贷款换锚期。
因此在央行要求未来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一方面,未来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给银行减负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商业银行的利差被持续收缩,此次LPR报价未进一步下调也说明商业银行在净息差收窄压力的情况下不愿意再降低报价利率,未来央行很大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压力。从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来看,目前存款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占资金来源的比例约八成,适当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进而促进LPR报价明显下行。
另一方面,央行降继续引导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转移定价(FTP)体系,将LPR内嵌到银行内部的利率机制中。这是因为实际贷款利率是在LPR的基础上加点形成,而银行的加点幅度取决银行的内部资金成本,通过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有助于完善LPR传导机制,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的降低。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实现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当前的主要工作是确保企业和居民尽快复工复产,货币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好辅助作用,以定向和精准为主,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平衡好各市场间的流动性,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总的来说,相较于美联储通过大水漫灌一次性释放多种货币政策,我国的货币政策释放更加精准且实施力度更为温和,后期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较大,有利于经济稳增长。
预计央行今后仍将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未来可采用的货币政策包括定向或全面降准、OMO降息、MLF及TMLF操作等。考虑到央行在不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框架,预计二季度还会有一次定向或全面降准措施,以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此外,待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换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后,下半年央行可能会根据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引导LPR及时适当调整,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