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持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相比其他国家,我国起步较晚的汽车新能源化事业能取得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政策推动和体制优势。
王传福表示,2016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50多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具体到细分市场,由于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诉求,中国大巴的电动化普及度在国际上已经遥遥领先,同样以2016年为例,中国的公交大巴销量在10万台左右,其中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大巴占到90%以上。大巴电动化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一台公交大巴一天工作18个小时,相当于30-35台私家车的排放。此外,借由政策的推动,中国企业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电动大巴供应链、规模和市场地位。他同时预言,电动汽车领域下一步出现的爆发性增长会出现在出租车领域。
在谈到政策力量的领导作用时,他举例说,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国务院常务会,原则上不核准燃油车,再加上政府公共采购配额等一系列的政策体系,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在推进汽车新能源化上的决策非常高效。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在电动汽车制造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IC制造、正极、负极、电解也隔膜、电池、电控、电机、整车,包括售后服务均有涉及,正在形成规模。谈到这里他还提到了像德国、挪威等国家在淘汰燃油车方面的决心同样非常大。
最后他表示虽然政府决心非常大,但要实现预定目标仍有难度。因此希望政府继续出台政策扶持汽车电动化,一是坚持购置税的减免至少到2025年,二是希望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税有所减免。两者结合能达到15%~20%的比例的话,就可以比较稳妥的完成国家的“十三五”到2020做到200万台电动车的规划。
以下是演讲全文:
坚定信心,持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清泰主任,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百人会论坛。今天我讲一讲比亚迪作为一个新能源车的参与者的体会和对趋势的一些判断。
题目是“坚定信心,持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汽车的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体制优势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然后就是坚定信心。特别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产品的成熟度、政策的全面性、系统性,老百姓的认可,这些是电动车、电动化大势所趋。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今年2016年差不多是50多万台,占到全球67%。从增长趋势也可以看到,从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特别是2014年、2015年,包括不平凡的2016年,虽然有各种曲折,但还是获得了很高的增长,大概有50%,全球占比差不多有60%多。
我想讲几个理解和发现。
其实我觉得公交电动化在中国应该算做足了,做的非常彻底。我们可以翻看一下2016年的数据,2016年中国公交大巴,不包括旅游大巴,总销量大概在10万台左右,但是我们纯电大巴差不多7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是1.7万台,加起来大概是87%,占总的销量接近90%,这么高的份额,我觉得差不多就在3年左右发生的。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到2018年,我们认为在公交这个领域里面,燃油车会进入死亡。很有趣的是2018年,如果你要在欧洲或者在日本,欧洲、日本一些主流的燃油大巴的制造商,可能是在那个点刚刚把纯电动大巴的样车做出来,或者刚刚接近路试,我们中国已经开始宣布公交大巴在公交领域里面已经进入全面的电动化。从这个感知可以看出,中国背后的推手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快,无论从技术、从市场、从体制。因此我觉得,体制的推动是推手,因为公交很容易充电,固定路线,固定区间,公交的体制基本上目前在国内还属于国有的,大部分属于国有体制,政府有很大的话语权,公交的排放巨大,一台公交补贴很高,但它排放更高。一台公交我们算了算,早上5点上路,到晚上差不多10点下路,一天工作18个小时,相当于30-35台私家车的排放。因此,我们四部委在推动产业政策里面,花了巨资在推动这个产业,但节能减排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而且在全球保持领先度也是最突出的。
比如像深圳,2015年、2016年,大概2017年上半年,就实现1.5万台公交全面的电动化,这一点我觉得也值得我们中国骄傲。而且这个产品、这个领域我相信还能保持持续的领先,和乘用车、商用车比,和一般的卡车比,我觉得在大巴这个领域里面,我们中国无论从技术、从供应链、从规模、从市场地位,还是很牢靠的。出租车可能是下一个领域,我们相信在未来3年里面,出租车全面的电动化也会进入一个快车道。
优秀的体制助推,产业快速发展。即使2016年不平凡的一年里面,国家有很多政策,像国务院2月24日政策常务会议,政府公共采购配额,7月6日马凯在西安有一个专题会,包括到10月18日克强总理国务院常务会,原则上不核准传统燃油车,加上之前一整套的体系。我们认为推动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是中国有一整套全球最全面的、最系统的政策体系,包括今天我们的百人会这么一个平台,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中国就发生了,我想清泰主任亲自组织,这种特殊的身份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而且今年的规模更大,明年可能还会更大,这些体制推动中国新能源的高速成长。
从税收、推广配套、长效核查、推广管理等都在推动,当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形成规模,刚才欧阳老师也提了,很全面,从上游的IC制造、正极、负极、电解也隔膜、各种资源、配套,中游的电池、电控、电机,下游的整车,包括售后服务,全系统的、全规模的。国外也是迎来了发展的热潮,像挪威和荷兰宣布2030年基本停止燃油车的销售,日本也在2030年新一代的普及率可以达到50%,德国也在2025年不再对燃油车做一些投入。
坚定信心,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其实我们在业内也在把这个脉,2015年1%是一个拐点,按照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到2020要做到200万台,相当于当年差不多10%的市场份额,2025要达到20%的份额,当年要做到差不多400万台,才能达到目标。因此我觉得,2020年10%还是有一些挑战。我认为到2025年,如果电池做到每瓦时1元钱以内,按照同等配置的汽车,成本按照同口径的品牌、同口径的配置算,大概比传统车还贵20%-30%,这时候国家财政一旦退出去以后,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补充。我相信第一,购置税的减免,一定要延到2025,甚至于到2030,这是一个10%的政策支持,这点非常非常重要。第二,消费税,特别是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消费税有2%、5%-9%,如果在国家财政资金退出以后,如果这个要有一个减免的话,这里加起来差不多接近15%-20%,这样把30%缩小2/3,国家政策就扶上马、送一程,才能够让新能源车更健康。
齐心协力,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是36氪汽车小组记者郑晓康,关注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5735104947
Attention!!!36氪汽车小组正在招募全职实习生一枚(不能短期,可远程,每天有出稿任务),负责自动驾驶方面新闻,包括但不限于特斯拉、Google、Uber以及各大车厂自动驾驶项目,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等。有技术背景,能举一反三、并深入浅出地解读趋势。定期做汽车行业整合报告。
实习请联系36氪汽车小组负责人卢姿伊,微信:1770122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