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钛领有限公司(原北京脉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个由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市场化改革中发起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曾于2018年5月获江苏阳光集团2000万元A轮融资,36氪曾经对此有过报道。
中科钛领董事长任凤银告诉36氪,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比例非常低,在科研成果转化这个市场上,基础的逻辑是搭建一个平台,撮合科学家与企业的供需信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最终落地转化。
不过,任凤银认为,这种逻辑只是解决了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双方供需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匹配,并且整个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往往非常长,时间可以持续2-3年,这个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被忽视,而这些对科研成果能否最终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譬如,对科学家来说,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很多科学家有了更强的意愿去进行成果转化,但是一方面技术成熟度不够,实验室技术难以快速落地为实用技术,另一方面科学家与产业接触不深入,在谈判技巧、商业模式设计、资源获取能力上不擅长,在成果转化方面可能出现阻碍。
基于这些痛点,中科钛领认为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针对产业提供服务。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科钛领开启了标准化、产品化的To B 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由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组成。
直接服务体现在中科钛领的二级经纪人队伍建设,36氪曾经描述过,二级经纪人包括面向企业端挖掘需求的生产经纪人以及面向科研院所的技术经纪人。生产经纪人负责深度挖掘企业在技术研发端的需求,将需求反馈至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人依据需求寻找合适的科研院所进行匹配。二级经纪人团队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端,目前约有60-70人。过去一年,中科钛领进一步扩大了二级经纪人队伍规模,提升了经纪人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间接服务方面包括六大产品体系,有专属服务:包括联合共建研发平台、人才约见、人才引进,以及基础服务:政策申报、知识产权、高企认证等。
对于长周期的服务体系建设而言,服务如何标准化和产品化是一个难点。无法标准化和产品化就意味着难以规模化也难以盈利。目前,中科钛领封装了近10款科技服务产品,服务收费方式是按服务模块收费。截止2019年12月初,中科钛领的TO B服务营收将近一千万。
任风银认为,这些服务本质上是为了降本增效。譬如政策资源对接,很多企业和科研人员在达成交易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可以申请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甚至有时政府资金能涵盖研发成本的60-70%,中科钛领以科技成果商业化成功为目标,进行结果导向式服务。
除了分模块提供服务,中科钛领还推出了中科钛领协同创新工程,围绕企业的科技服务提供会员制的产品,以专业创新顾问的形式为加入的会员提供长期的,个性化的科技服务。
基于服务体系的搭建,中科钛领的基础业务也进行了升级。任凤银介绍,过去2年,中科钛领在全国建立了16个创新园区作为平台载体,与地方政府合作,希望为地方创新打造一个科技生态系统,帮助科研院所与产业结合。平台集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服务、基金投资、项目加速于一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存量绿色化。利用中科院的技术与当地产业进行嫁接式创新,将地方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增量高端化。帮助推动高成长、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在地方落地,针对这些项目进行孵化以及加速。
科技生态化。由于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的缺失导致当地创业环境不佳,中科钛领希望在平台聚集这些要素,为地方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整体上来说,中科钛领将自己的模式描述为B2G2B模式,即通过中科院的品牌与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和专业服务,推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和人才向企业转移转化。
团队方面,目前中科钛领团队规模在150人左右,董事长任凤银为中科院大学科技哲学硕士,拥有14年清华系、中科系科技成果转化经验,CEO赵珂杰为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职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北京分院。
目前,中科钛领正在寻求B轮融资,预计在2020年三月份完成,资金将用于万企转型计划运营、科学家运营、垂直领域服务能力搭建与以及产业运营能力的提升。2020年,中科钛领或将在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垂直领域推出行业解决方案以及进一步扩大产业资源。
图片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