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什么?重庆有什么?重庆要发展什么?重庆能为投资者提供什么?”
7月5日,在重庆市首届全球招商推介会上(以下简称“推介会”),围绕投资者关心的四大问题,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周青携重庆三大国家级开发区——重庆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对重庆经济、文化、产业基础、人才资源、平台体系、区位条件、体制优势等相关信息进行了深度解读,面向全球分析落户重庆的商业机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周青
新华网云直播平台和36氪“未来直播间”对推介会进行了全球直播,数据显示,直播期间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37.1万。
“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4个纽约、51个伦敦;人口3205万,相当于纽约和伦敦的人口总和。”在推介会上,周青用这样一组数据形象地描摹出重庆的城市图景。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重庆。图源:推介会截图
辽阔的地理面积为重庆提供了许多可被挖掘的空间,但显然经济拉动只是其中一环,城市自身与外界交流互通下所带来的迭代和生长才是这背后的重要因子。
推介会上,周青以“中国地理上的‘心脏’”比喻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庆,水、公、铁、空多式联运贯穿重庆,以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陆海新通道等为依托通达全球。
2011年1月,重庆率先开通全程超过1.1万公里的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货运到欧洲只要12天;2020年11月,重庆正式启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
正如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所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重庆的区位条件及交通发展优势显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其加强了重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多种要素互通、城市与城市间经济增长活力释放,进一步推动了重庆的城市化。另一方面,交通的便利也使得迁移的“拉力”增强,推动更多优秀企业与人才“流”入重庆。
据周青介绍,重庆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500万人,在中国西部地区遥遥领先。重庆68所普通高校,每年输出2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重庆现有190万专业技术人才,高、中级占比达到50%;387万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占比近1/3;近2000万劳动年龄人口,可满足各类产业工作需要。
为什么能重庆够成为西部经济核心?生态宜居、地理位置优势是其表,人才汇聚、资源充足是其里。
周青用这样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重庆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的成绩,在国内居第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居中国第八,在中国中西部排第一。民营经济占比59%,数字经济占比25%,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重庆是中国西部最早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和在建里程达到850公里。
这样一座城市,不仅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上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还为投资者提供了营商环境、投资机会、用地、融资等方面的保障。
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政策落地重庆,将催生出更多发展机会。
重庆:海量的投资机会
周青说,“未来五年,重庆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仅交通投资规模就有5000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催生广阔投资机遇,工业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5万亿;本地3205万人口、周边3亿人口向高品质生活迈进,消费升级投资空间巨大。”
众所周知,重庆是山城。从地形上看,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被4条南北向的山脉——缙云、中梁、铜锣、明月,划分成西、中、东三个槽谷。其中,西部(重庆)科学城在西部槽谷;重庆两江新区在中部槽谷;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在东部槽谷。
这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代表不同时期国家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如今互为依托,如展翅大鸟,共同带动重庆经济腾飞。
重庆城市空间布局
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已有10多年成立历史。19大以来,重庆两江新区经济综合实力、开放能级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顺对位于中部槽谷的重庆两江新区用“五个‘6’”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中央1+5定位、123456经济亮点、6大产业(其中战略新新兴产业: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贸易)、三个倍增计划(十四五能级倍增+主体倍增+研发倍增)、6大合作模式。
重庆两江新区经济指标
政策的助推,是推动两江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也曾多次提及两江新区,强调“发挥两江新区旗舰作用”、“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
未来,两江新区还将计划实现三大倍增计划,即能级倍增,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水平的倍增;主体倍增,打造两江产业链变优变强,构建龙头企业成为三级领先的发展主体;研发倍增,把协同创新区作为西部科学城的支撑,实现研发能力,研发水平,研发配套的新发展。
2020年开始建设的西部槽谷西部(重庆)科学城是一位“后起之秀”。在2020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等政策,促使西部(重庆)科学城成为重庆经济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谈到,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改革开放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是当下科学城的定位。同时,科学城还将以综合性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生成为关键,以驱动发展为目的,持续推动产业优化。
政策的助推、创新力的支撑,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未来,科学城将“科学”与“城市”融入城市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西部首批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先后带动完成近9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已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近3年,重庆经开区在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分别排名31位、26位和34位。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进,总结了经开区所具备的五大优势——区位优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生态良好、历史悠久、机遇叠加。这五大优势,共同铸就经开区的优质发展基础。
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了经开区的发展,张进表示,在产业规划上,重庆经开区正围绕‘生态+’、‘数字+’,着力在‘四个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上下功夫。未来重庆经开区还将着力产业业态、产业生态、产业布局,以取得进一步发展。
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可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