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深圳放了一个大招,允许商业用地改为住宅,商品房占比最高可达30%!
长期以来,深圳在土地供上的一个结构性矛盾是:商业过剩、住宅紧缺。
所以,深圳的写字楼大量空置,但住宅基本靠抢。此次调整用地结构,向居住倾斜,可以视为一次纠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深圳的住房短缺。
不过,深圳的人口膨胀实在是太猛烈了,就是再有远见的规划师,也很难在当初预见今天的人口规模,也就很难预见今天的楼市困局。
自1979年建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在过去41年间GDP增长了1.4万倍、常住人口增长了56倍,从最初的30万人口到如今的1700多万人,就像是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城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到底是哪里人在建设深圳?
据深圳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01万人,其中外地人(非深户籍流动人口)达到1243.87万人,流动人口占比高达70.8%,这还不包括已经落户的外地人。
以下是全国各城市流动人口排名:
如上图所示,深圳是全国最吸引外地人的城市,本文试图来分析一下深圳的外地人都来自哪里?
01
两湖最多,浙江最少
以下是一份深圳流动人口来源地数据,供大家参考:
数据来自:深圳自然资源与规划局
在深圳的流动人口当中:有30.6%来自于广东省内,省外占到69.4%,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数据,说明深圳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是全国性。
以下是深圳外省人口排名:
湖南占13.9%(占总流动人口比重,下同)
湖北9.6%
广西7.8%
四川7.6%
江西6.7%
河南6.1%
重庆2.9%
贵州2.2%
陕西1.8%
安徽1.7%
福建1.6%
云南0.8%
山东0.7%
甘肃0.6%
海南0.6%
江苏0.6%
黑龙江0.6%
浙江0.5%
数据显示,广东之外,深圳对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河南这4个省份的虹吸力是最强的,占比均超过5%。
两湖人民作为深圳外省人的第一大来源,和大家的实际感受是非常吻合的。
正因为如此,有人调侃说湖南的第一省会是深圳、第二省会是广州、第三省会才是长沙。
以下是贝壳网2020年发布的一项大湾区购房大数据,从中可以感受到两湖人民在深圳强烈的存在感。
值得一说的是,以上被深圳虹吸的省份中,浙江人是最少的,这也说明浙江的富裕程度的确很高,连深圳也很难虹吸到浙江。
02
去年,21数据新闻实验室整理了各省人口外出最喜欢到深圳的20个城市:
外出最爱到深圳的20个城市,分别是东莞、惠州、广州、梅州、茂名、揭阳、河源、汕尾、湛江、赣州、玉林、清远、重庆、邵阳、汕头、衡阳、吉安、韶关、永州、郴州。
其中,广东占12个城市,湖南占4个,江西占2个,广西占1个,还有重庆。
这个数据比较侧重商旅人士,无论如何,湖南在深圳的存在感,仍然是杠杠滴。
03
名校毕业生流向
深圳到底吸引了多少名校毕业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可以从深圳企业对名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来窥探一二。
首先来看清华,毕业生去向:华为第一、腾讯第二。
下面是清华大学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签三方就业20人(含)以上的单位: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0届清华毕业生去到最多的企业:第一是华为(187人),第二是腾讯(80人)、第三是阿里(61人)。
再来看北大,毕业生留京之外,第一去向是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广州。
下面是2019届北京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城市TOP5:
资料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9届北京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城市TOP5:留在北京1229人,去深圳443人,去上海183人,去广州119人,去杭州109人。
再来看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华为第一、腾讯第二。
下面是从2019年度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选取的数据:
上海交大毕业生也是去到华为最多。
根据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毕业生就业去到华为402人,排名第一,其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就业190人。
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深圳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