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经头条”(ID:nbdtoutiao),36氪经授权发布。
“太夸张了!我以前跑车没感觉到,一直觉得北京、上海的人有钱,其实我的理解错了,广东人最有钱。”10月3日,在三亚做出租车司机的梁师傅(化名)一提起免税城就打开了话匣子,连呼刷新了对国人购买力的认知。
自7月1日至10月8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升级恰满100天。尽管目前尚未有官方数据披露离岛免税销售额,但根据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9月29日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平均每天卖1个亿左右”的表述推算,百天百亿可轻松达成。
国内疫情形势稳定与离岛免税升级叠加的优势,使得海南旅游迅速“回血”:进出海南岛最主要的三大门户枢纽机场预计中秋国庆假日期间保障进出港航班近7000架次,接待客流量预计超100万人次,单日吞吐量创疫情以来新高。
疫情终会过去,海南离岛免税还会更有优势吗?“关键是要看海南自己的吸引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旅游也是贸易,疫情影响致使服务贸易转移,海南吸引了较多的客源。
对于海南省而言,离岛免税是建设自贸港的一部分,“头炮”打响,后续是招商引资及配套升级的一系列政策布局。沈丹阳介绍称,海南自贸港近期还将披露三项清单,“门槛不是降低而是取消”,让企业的获得感对标迪拜、香港,进而对来海南落地越来越感兴趣。
一起感受下火热的离岛免税购物
梁师傅是“新三亚人”,早年间将家安在了三亚。多年从事出租车行业的职业经历使他自信对当地客流的掌握程度。在他看来,十一黄金周是继春节后,三亚第二个游客集中出入的时间点,尤其是10月3日至6日,“游客就开始疯狂”。
尽管官方预测,今年“双节”期间(10月1日~8日)三亚机场运送旅客超5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5%,但或许是疫情之下人们选择少去景区“扎堆”,梁师傅并没有觉得单量比往年十一黄金周有所增长。
不过,相较于往年黄金周,今年去三亚国际免税城的单量明显增多。“你看前两天的数据,到9月底结束的(离岛免税销售额)数据(达)81个亿,最疯狂的一天一个免税店卖1.7个亿,太夸张了。”梁师傅对离岛免税相关数据如数家珍,免税购物热潮也是司乘交流中近月来新兴起的热点话题。
2020年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自7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且不限次数。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手机等电子消费类产品纳入其中;同时取消了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
据海南海关披露,今年7月,离岛免税政策升级首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同比上涨约228%,达到24.87亿元;8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同比上涨217%,达30.95亿元。
中国中免旗下企业中免集团等是当下海南离岛免税的主要经营主体。今年3月~4月,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客流减少影响,中免集团方面推出了离岛补购政策,旅客在离岛180天内可在补购线上平台继续购物,商品涵盖护肤、彩妆香氛、腕表等,全场包邮。据中免集团位于综合保税区的仓库相关负责人介绍,离岛补购平台上线5个月销售额达25亿元,未来仓库还将扩大规模,发展成为物流中转站。
“历来海南就是很少有广东人来三亚旅游,可是今年到暑假的时候过来的很多都是广东人。8月的时候我载了4个广东人,4个女的就要把40万(的免税额度)买够,在车上听她们买彩妆类的东西,一买就是成盒的,反正就是特别舍得买。甚至我载过头一天买了,没买过瘾,第二天继续来,从市区打车过来(的乘客)。”梁师傅说道。
不同于位于海南省政府对面的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散落于建筑之中,三亚国际免税城是名副其实的“城”——斥资50亿元打造的钢筋“海棠花”坐落于海棠湾沿线的东部,豪华酒店在其两侧沿着海滨绵延数公里,周边设施尚在完善中,因而好似一片“飞地”,免税品是城内绝对的主角,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
三亚国际免税城正门。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一进入免税城,就能感受到购物的热潮。以10月1日当天为例,从午间开始,三亚国际免税城内人流量加大,午后已是人声鼎沸,免税城内音乐背景音强压过人声,在建筑体内交流必须提高音量,加上戴着口罩,单在美妆产品集中的A座转上一圈就让人疲惫不堪。
免税城内也是冷热不均,消费者们似乎很好地掌握了购物的尺度:越是知名度高的免税商品越有人气,店员常被几个顾客包围,不断回应着关于折扣力度等询问,Gucci等奢侈品店早已摆好了排队引导线,队伍连续数小时长度几乎恒定,而部分优惠力度小的有税品牌店则十分冷清,少人问询。
三亚国际免税城在整个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中占据着可观的比例。券商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三亚市内店(即三亚国际免税城)销售额为104亿元,占海南全岛免税销售额比例为76.5%。
本次超级黄金周开始前夕,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9月29日曾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上介绍,海南离岛免税“平均每天卖1个亿左右”。10月7日,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据海口海关统计,10月1日~5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3亿元、旅客8.2万人次、件数5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36.9%、34.8%和86.2%。照此估算,截至10月8日海南离岛免税升级百天之际,销售额应超过百亿元。
海南离岛免税今年的目标是300亿元。“现在离岛免税今年要卖300亿……很快离岛免税可能做到1000亿,接下来还会有本岛免税,消费类商品免税业务。”沈丹阳介绍道。
根据国家赋予的离岛、离境免税政策,免税商品的价格仅为国内有税市场价格的65%~85%,物美价廉是免税品备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
海南离岛免税的主力——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共有A、B两座,其中A座的1层~2层集中了“美容/个人护理”商品,人流也最为密集。
一个月前,免税城方面在A座的2层~3层设置了“自助购”区域,顾客可以在该区域内挑选商品,但需要线上自助下单。这一区域仅限三亚机场离岛旅客购买,集合了主流香水、化妆品品牌,以受欢迎的产品为主,部分商品折扣力度较专柜更大,一位美妆品牌专柜工作人员介绍称,专柜与自助购重合产品的差别主要在于积分能否当下即用。
10月1日下午,三亚国际免税城内自助购区域人头攒动。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除了推广线上购买渠道,“自助购”区域对减轻线下服务压力也有不小的作用,普通消费者“扫货”的热情基本可通过线上下单解决,除了至少提前12小时下单的时间限制需要注意外,线上购物免去了实地购物的场所限制。
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高绪江今年9月初接受《海南日报》的采访时曾介绍称,新政策7月1日实施两个月来,进店客流量超180万人次,同比增长60%,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高绪江说,为让消费者有美好的免税购物体验,免税城积极优化店面服务流程、增加市内展示店、扩大离岛提货面积,在三亚凤凰机场T1航站楼新增一处提货点,机场提货窗口由原来的18个增加到38个;为解决消费者排队结账等问题,免税城特别新增多个临时收银台。
10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三亚凤凰机场T1航站楼观察发现,离岛提货点消费者排队结账问题并不突出,但由于提货点需要工作人员人工翻找已打包好的对应商品,消费者等候时间加长,有时消费者之间还会为此发生口角。
没有到现场,可能很难想象人工翻找的场景。在开放面向消费者的柜台后,是一排宽度约1人~2人宽的纵深入口,入口内是高度近两米的货架,货架被分为小方格,里面放置着打包好的免税品。如果顺利,工作人员很快就能翻找到对应商品,但如果不顺利,提货的消费者需要到侧面的提货窗口找工作人员仔细翻找,耗时将翻倍增长。
“找不到货是因为场地问题,场地小、货品太多,像国庆假期这种时候,货太多了根本就放不下,机场就给规划了这么大的地方。”提货点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一位在提货点等候提货的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航班即将起飞,但提货点工作人员最开始告知其下单的货还没送到,后来得知其即将离岛,才告知需要到侧面提货窗口翻找,排队和翻找货品大概耗时20分钟。
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仓库的自动化水平也有待提升。9月30日,记者在该仓库内看到,消费者在补购商城下单的货物仍需仓库工作人员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先人工拣货,再流水线包装发货。
离岛免税购物另一重要问题在于缺货严重。“我都很难凑够5件8折优惠,太多东西售罄了。”10月3日,一位准备通过“自助购”下单的客人抱怨缺货严重。据央视新闻报道,节前,10吨免税品就已运抵海南。但显然,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很快将一些商品一扫而空,尤其线上下单时,补货不及时消费者就时常会遭遇“售罄”,这无疑会影响购物体验。
三亚国际免税城“双节”期间以抽奖活动调动消费者购物热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免税是旅游零售产业链的一环,与旅游业紧密相连。离岛免税的火爆,必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9月29日,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荣延松表示,海南计划今年将在三亚再新开三家免税店,并从省外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中择优选定一家企业作为离岛免税的经营店经营主体。结合“十四五”规划,海南正谋划在海口、三亚、儋州、万宁、陵水等市县规划建设高端免税项目。
“三亚今年确实比以往火爆很多,一个是政策利好,自贸港的建设,另外主要是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出不了国,来这里的游客体量比较大。”嗲嗲的椰子鸡是三亚本土知名的餐饮品牌,其创始人何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三亚地区的餐饮行业自今年6月开始回暖,离岛免税政策升级带来的客流也刺激了收入增长。
出租车司机梁师傅也认为,三亚在暑期比往年更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外疫情影响,例如广东的游客此前多是去港澳地区“扫货”,但疫情加上离岛免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海南在这些游客的目的地备选单上的排位快速提升。
“贸易产生增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贸易转移,从某地转移到另一地;另一种是贸易创造,即‘无中生有’,未来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要更强调贸易创造因素。”白明认为,海南发展贸易创造因素是有条件的,中国人口众多,海南是当前内地唯一的自贸港,海南自身的椰风海韵风光又是难以复制的,如果海南用好了上述资源,发展便是可持续的,关键是能不能达到对标国际城市的发展水平。
海南省的政府官员显露出了建设“国际岛”的自信。“香港的简称是HK(HongKong),海口的简称也是HK(HaiKou)。”9月30日上午,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待“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考察活动的企业及媒体代表时,以“谐音梗”做开场介绍,一下就活跃了座谈会的气氛。
沈丹阳则介绍称,海南对标迪拜、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正在制定服务业准入清单、外商投资准入清单、国内市场准入特别清单等,预计在今年内披露。“让大家觉得(在海南)做什么业务都比别的地方要宽得多。金融、运输、服务业的门槛不是降低而是取消,全国流行秒批,我们刘书记(注:海南省委书记)说什么秒批,我们不需要批。”沈丹阳表示。
海南正迎来一波企业注册热潮,这种创新创业的热潮鼓动人心。在蜈支洲岛做水上项目教练的小王(化名)不是三亚本地人,他喜欢骑着摩托到处跑。2017年,他曾到三亚游玩,今年又听说海南“搞了个自贸港”,就来找找发展机会。“你觉得现在在海南最适合搞什么事业?”小王喜欢和顾客谈论这样的话题。
海南商务厅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自贸港方案公布以后,海南新增企业主体同比增长了62%,落户的外资企业同比增长78%,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翻番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长将近一倍。
“新三亚人”梁师傅似乎对这样的数字没有感同身受的激动。“如果不是家安在这里了,我早就跑了,物价贵,教育也不好。”梁师傅抱怨三亚本地公立教育质量欠佳,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咬牙送私立学校,而过万的学费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大压力。
“教育一定要起来的,医疗一定要起来的,零售服务业一定要起来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起来,大家是留不下来的。”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海南招聘需求最强烈的行业是教育。
“从GDP上来讲,海南不一定达到上海浦东或者深圳的规模,海南更多是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角度,强调和谐发展。”白明认为,海南应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软环境,如服务质量和吸引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9月29日公布了《海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规划期限为2020年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另外,海南也在近期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的分类和认定办法。
离岛免税政策升级后,房地产终于不再是海南的标签,自贸港的建设落下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脚印,这是弥漫在椰风海韵中令人格外兴奋的信息。对未来的憧憬不仅吸引着大企业布局海南,也吸引着普通人来寻觅商机,海南的政府官员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传递着同一种声音:“来吧,欢迎你。”
政策利好下,热潮涌动。海南的发展令人遐想连篇,我们期待看到一个“国际岛”的建成,筑巢引凤,招大引强。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个对岛内现有居民更宜居的国际岛,公立教育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期待多年以后,当人们提起海南时,不仅因自然风光而热爱它,更因旺盛的生命力而向往它。
记者:李少婷
编辑:张海妮
视频编辑:祝裕
视觉:刘阳
排版:张海妮 陈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