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全球疫情让整个旅游业惨遭打击。在疫情过去之后,旅游业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航空公司还能盈利吗?值机的过程会有所简化吗?轮船行业会迎来怎样的改变?解封后游客首先会去哪里?《纽约时报》记者对数十位业内专家进行了访谈,整理的14个问题与回答。文本来自《纽约时报》,作者 ELAINE GLUSAC、TARIRO MZEZEWA等,原文标题“The Future of Travel”.
推荐阅读:在疫情严重的美国,乘务员和飞行员为何要继续工作?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外观。扩建后的机场将为旅客提供更大的空间 |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摄影Lauryn Ishak
这种世界停摆的景象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根据一项全球调查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亿个和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美国航空公司的客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5%,国际航班的客运收入预计将减少超过3千亿美元。此外,美国国内的酒店入住率也大幅度下降,仅为往年的25%左右。
如今,隔离之中的国家和地区先后解禁,但是短时间内,人们还是会保持谨慎,不会像以前那样出行和旅游。
坦普尔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弗兰克·法利(Frank Farley)说:“疫情将会渐渐消失,但它会带来很多后遗症,尤其是心理层面的后遗症。关于旅行,游客们会感到非常不安,他们很可能会不断确认旅行的相关信息,包括逃生窗口在哪里,旅行中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等等。”
不过话虽如此,民众对旅行的热情并没有减少。根据旅游贸易出版机构Skift Research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表示希望在疫情结束的三个月内出门旅游。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行业未来的变化,我们对数十位专家进行了访谈。他们之中包括学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和机场建筑设计师。在访谈中,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强调了在后疫情时代旅行中,消毒工作和隐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想去全世界看看的愿望固然美好,但首先要保证个人安全。我们在这里整理了访谈中最重要的14个关于“旅游业的未来”的问题及回答。
在目前医学界没有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情况下,仅仅让乘客保持距离(即在飞机上空出中间的座位)、希望航空公司能保持盈利,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如果航空公司愿意兜售廉价机票来吸引顾客,还是可以挽回一定的损失。
行业分析师兼顾问R.W. Mann表示:“航空业将会出现一股热销风潮。首先是休闲旅行的人会开始买机票,航空公司由此可以开始盈利。这些进行休闲旅行的人坐飞机的次数更频繁,也更愿意买高价票,而现在他们都出于安全考虑不出门。”
虽然公众和工作人员都自觉戴上了口罩,舱内消毒和清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一些不得不出行的公务人员来说,他们还是更愿意包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一直在美国境内提供这种包机服务。
根据最新出台的美国经济刺激法案《照顾法案》(CARES Act),航空公司将得到一笔资助资金,维持它们的服务。资助会一直持续到10月,所以10月之后这个行业可能会出现裁员现象。作为资助条件,政府要求航空公司像3月1日之前那样营业,但是实际上航空公司只保留了部分航线。
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交通专家兼教授乔·施维特曼说:“小型机场现在非常纠结要不要继续开放。”
在目前的环境下,让公众放心乘坐飞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只有一家航空公司(设在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可以为部分乘客提供病毒检测。飞行员工会及其他团体都在向航空公司呼吁对机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目前没有听取这样的建议,但是隔壁的加拿大航空公司计划从本月起推行大规模体温测量计划。西雅图北部的潘恩菲尔德机场最近安装了热像仪,可以扫描乘客,读取乘客的体温。
根据预测,这种甩卖机票的风潮不会保持很久。一旦病毒得以消灭,很多人会希望(航空领域)在2022年实现复苏。
在后疫情时代,健康检查、给乘客预留的空间比例、客流量控制参数、值机流程等都将发生变化。
位于西班牙的路易斯·穆尼奥斯·马林国际机场是这方面的先锋:它安装了一个热成像摄像机,扫描每一个经过的乘客,一旦出现了高温乘客,摄像机就会发出警报,出现高温的乘客就会被带走进行进一步检测。
在911恐袭之后,美国国内的机场采取的都是军事化措施:增加了不少路障和安全检查站。在国外,如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进行了扩建,以适应旅客在机场长时间停留的需求。
跨国公司Gensler的建筑师帖伊·奥斯博(Ty Osbaugh)说:“很快将会出现以樟宜机场为模型的新型机场。” 奥斯博曾经设计过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韩国仁川机场的航站楼。在提到新型机场时,他这样描述:“机场的空间会变大,以适应疫情等突发状况。你不会觉得自己被困在航站楼中。”
他还预测,以后的机场不会仅限于长长的通道,而是会向纵深拓展。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潮流的到来,以后停车场可能就是办理值机手续和安检中心,这样做是为了“利用好每一处空旷的空间”。
垂直的空间让乘客们挤着排队成为历史,通过网络连接,乘客的手机会自动提示机场该乘客到达了安检处,然后会有人在路边对乘客进行检查,并将其带领至安全的通道。这种听起来像是科幻故事的检查流程,最终将由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和卫生局合作完成。
登机口的大门可能会设计得更大,行李将有机器人提上飞机,防止乘客在抢行李舱的时候挤成一团、堵住通道。
奥斯博说:“911之后我们开始注意检查乘客的身份。我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将变得非常注重安检和登机流程。”
游轮从一个港口驶向另一个港口,旅客们被迫关留在自己的客舱内隔离,穿着工作服的急救人员来回穿梭……邮轮行业在疫情中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如今根据官方发布的禁令,几乎没有游轮再继续航行了。邮轮业的头号公司嘉年华表示它们的游轮将在8月1日恢复运行。
分析家认为,像是嘉年华或者皇家加勒比游轮这样的公司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可以活到2021年旅游业恢复,但是它们不得不推出折扣优惠和更加灵活的退票政策,从而留住更多的乘客。
推荐阅读:邮轮业的悲伤“逐浪季”:全球停航,三大公司500亿美元市值蒸发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副教授罗伯特·科特尼克(Robert Kwortnik)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对邮轮业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降低乘船风险,这就需要邮轮公司改变他们以往的运营条例。”
在新的运营计划中,他列举出多条应急计划,旨在帮助乘客进行安全检查、控制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要求邮轮公司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检测轮船上的疫情,定期进行抽查和消毒,以及为乘客提供防护用品。
拥有多条航线的香港公司圆水晶邮轮集团近期发布了最新标准:禁止自助餐,登船和下船时至少要做一次体温测量,每天对工作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检测,为服务人员提供口罩,等等。此外,70岁以上的乘客需要医生开具证明,证明该乘客的身体状况适合旅行,才能登船。
纽芬兰纪念大学的社会学家、游轮行业专家罗斯·克莱恩(Ross Klein)从2002年开始就运营CruiseJunkie.com的网站。他预言船只航线也会发生变化。他表示,未来的游轮将不会仅限于从一个口岸驶向另一个口岸,如果真的出现疫情,船只可能会临时停靠在别的海岸,人们可以下船然后坐飞机回家,这是一种旅馆模式,随时可以“弃船而去”。
美国旅行协会公共事务和政策执行副总裁托里·巴恩斯(Tori Barnes)表示,随着美国一些州放松了管制,“人们会陆续出门旅游,但同时保证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由此可见,公路旅行又会成为一种新潮流,这类旅行社和代理商也会火起来。
州旅游局加州旅游局Visit California正在酝酿一场州内的活动,鼓励加州居民开车旅游和消费,以支持当地的小企业。南达科他州希望公路旅行者可以享受户外空间,希望可以趁着这股热潮建立州立公园,并扶持当地房车公司和餐饮业。
加州旅游局总负责人卡罗琳•贝塔塔(Caroline Beteta)对记者说:“公路旅行潮对加州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自由的感觉加上全程可控的旅行,公路旅行给人们带来了必要的安全感。”
国际旅游业则需要更久的时间来恢复。国与国之间解封的时间并不相同,这可能会给旅行者造成出行困难。穿越国境的行政手续将比原来更复杂,安全检查也会更严格。疫情恢复的初期,这些跨国旅行者由谁来管尚不明确。
国土安全部前助理、游说公司Monument Advocacy执行总裁斯图尔特·韦德里(Stewart Verdery)说:“目前没有硬性规定禁止大家从俄克拉何马州飞到新墨西哥的阿尔伯克基,但是如果你想从巴黎飞到纽约,可能还真的会被拦住。但是这种‘禁止’的规定到底是由谁定下的呢?很多国家都推出了相关政策,国际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也尽了一份力,但是我们会坚持这些政策吗?我们会像禁止非法移民那样禁止国际旅行吗?”
译者:Mich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