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36氪经授权转载。
传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大抵上,可以分为三种:
1)关键词。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要点,并标注出处和来源;
2)摘录。把整个句子、段落、知识点,直接抄录或复制粘贴,保存下来;
3)标注。在原文或者摘录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
这三类方法很常规,也很符合直觉,但你有没有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笔记堆积很多时,很难有效地进行整理和利用。
尤其当笔记数量达到成千上百条时,这个问题会尤为明显。
要么,就是堆在一边积灰,再也不去翻看它们;要么,就是在需要时怎么也找不到,甚至根本忘了「自己做过笔记」这件事,白白做了无用功。
你或许会说,可以给笔记分类,用层级和树状结构进行管理。但本质上,这并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复杂化。
举个例子:我今天读到一段数据: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我该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什么分类下面呢?企业?日本?数据?
而当我想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又该到哪个分类下面去找呢?
本质上,树状分类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它认为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被一步步拆解至更小的组成部分。
用这种思维处理文件、思考问题,都很有效,但唯独对知识并不成立。
为什么?因为知识是一种「联系」,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你很难把一个知识「纳入」某个分类,因为它建立的联系不同,类别也会完全不同。
同样,标签看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实际上,它反而增加了认知和记忆的成本,造成大量的冗余。
如果你试过给笔记加标签,你就会发现:标签更适合的,是用在「封闭场景」—— 比如我在不费力不费脑,几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技巧中提到的「待处理 - 进行中 - 已完成」,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针对开放场景,最可能的后果就是,产生一连串层级不明、名称混淆的标签。光是要把它们整理好,都会消耗不少心力。
更别说用它们去管理成百上千、内容繁杂的笔记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背后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本质上,它的问题在于:把「收集」当成了「记录」。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收集,是把散落在外部渠道的资料、信息,汇总起来,转移到其他平台上,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方便我们去查找和搜索;
而记录,是把你的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维。
举个例子:做一个项目,第一步先要收集资料,把它们汇总起来,归类放好,方便我们处理;第二步,再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阅读,提炼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去归纳出结论和解答。
后者才是真正有用的内容,也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我很理解这种想法:读到一个知识点,明明作者已经写得非常好了,文辞优美、表意精确,有什么必要自己重新写一遍呢?
再者,自己写的东西,很大概率是不如作者精确的,甚至有可能会出错。把错的东西保留下来,岂不更加有害?
但如果是复制和摘抄,那就只是停留在「收集」而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总是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我们只是把书上的知识「收集」了起来,根本没有进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何从「收集」转变为「记录」呢?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思考的参与。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无论聊到什么,都能从一个大的体系中拎出相关的东西?如何才能记住那么多的知识?
其实,我根本无需「刻意」去记住知识,我只是不断地对它们进行思考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就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
也就是说,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LOP,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由 Craik 和 Lockhart 提出)。
它告诉我们:是什么决定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呢?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举个例子,像前面这段信息: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单纯读这段文字,摘录到笔记本里面,你是记不住的,甚至会忘记「自己曾经看过这段数据」,因为它属于「浅层加工」,起不到做笔记应有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记住呢?答案是:对这段信息进行分析,让思考参与进来。
比如:
为什么无印良品海外扩张的步调这么慢?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这段数据中还有哪些有用的信息缺失了?比如,无印良品开一家店的成本,是否远高于优衣库和大创?
这段信息可以用在什么场合中?我能用它来说明什么?它本身可靠吗?
诸如此类。甚至,你要记录的,不是这段信息本身,而是你这几个问题和相应的延伸思考。
这就叫做「精细加工」。它是把一段信息揉碎、拆开,强迫它跟我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把这个新的知识点「固化」下来,把它牢牢地内化在脑海中,成为一个节点。
到了这里,具体的数字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节点,从笔记里或原始出处,再次去找到它。
这样,才能真正让笔记发挥起作用,成为连接我们跟实体世界的「联结」。
那么,有什么好的笔记方法,可以应用这个原理呢?
我在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中,提到过一个自己总结的技巧,叫做「知识卡片」。
文章发出后,陆续收到许多留言,都说:试用了这个方法,感觉很赞,能否就这个方法再多谈一些?
所以今天,我会系统地拆解这套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是「知识卡片」的模板:
我们一项项来拆解。
很多人做读书笔记时,喜欢一股脑把信息全部放进来。
比如这么一条笔记:
汤姆·彼得斯在写作《追求卓越》时,研究了43家优秀公司,从中找出8条共性,写入书中。该书因而一炮走红,成为商业管理经典。然而从图书出版至今,这43家公司里,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于市场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这个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会把这一整段都复制下来,放进笔记里。但如果到此为止,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很快就会忘记它,忘记自己曾经记下过这段轶事。
为什么呢?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主题。
一段缺乏主题的材料,是没法在你的记忆里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的 —— 它没法成为一个单独的节点。
用认知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你没法给它一个编码。
所以,第一步,是给每一条笔记一个明确的、具体的主题,告诉你的大脑:
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是哪一点吸引了你?
它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比如,像刚才这例子,就可以赋予这样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成书过程;
商业管理的书未必靠谱;
一个关于选择性观察偏差的实例;
……
诸如此类,按你的兴趣而定。
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在记忆里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会藉由不同的触发点被联想到、提取出来。
但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储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优于没有编码。
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它相当于对这段笔记进行提炼,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其实,从这一步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精细加工」了。
明确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对笔记进行剖析和分离。
每一条笔记,吸引你的点可能都不一样。它可能是一段精辟的断言,一个巧妙的观点,一则重要的数据,一个浓缩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进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信息提取出来。
什么是新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的东西,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者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观察视角。
如果一段笔记没有新信息,那它其实就是无价值的。就算写得再精彩,也不过是把你知道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绝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这是我们渺小的生命,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发出的光。
这段话,有必要记下来吗?没有。因为它没有告诉你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它只是把你已经知道的内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这一段: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这里,「集邮式笔记」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新信息。那么,你或许就可以进一步去发问:什么是集邮式笔记?它有哪些特征?它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它?诸如此类。
这就可以构成一条有效的笔记。
它会在你的脑海中,创建一个新的节点「集邮式笔记」,并把它跟其他节点联系起来。
这才是我们通过做卡片,需要达成的效果。
对一段内容进行「信息分离」之后,你脑海中一定会自然地产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对这条笔记的共鸣、感触,也可能是进一步的问题、疑惑、联想到的其他信息,甚至天马行空的灵感火花,等等。
这其实才是阅读时,最有价值,也最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把书看完」,或者耽于传统教育「被动灌输」的惯性思维,忽视了这些想法的价值,一心埋头于书中去寻章摘句,任由它们转瞬即逝。
这实在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实际上,我自己读书时,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选择大脑活跃的时段」。因为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法。
我的读书笔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在读书时闪现出来的思维碎片和灵感,而不是书中的知识点。
可以说,我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收集想法的过程。
相比之下,书里面讲了什么,提供了什么信息,只不过是催生和支撑想法的土壤而已。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著),这本书是研究唐代官僚体制的集大成作。那么,我有必要把书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官员体系等记录下来吗?没有。因为这本书已经帮我整理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查就行了。
我要记录的是什么东西?是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和结论。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岗位。只在有需要时,才让其他官员来兼任。这更像我们所说的「智囊」和「议事会」。
像这条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思考」一栏中,然后从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客观事实,记录在「信息」一栏里。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没有品级,也没有人员编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担任过宰相的记录;
……
当然,更细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注明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结论,还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会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个符号「#」表示,以作区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比如:
#这种制度是只有唐代如此,还是其他朝代也有?
诸如此类。
这不仅仅是在记录知识,也是在不断训练和强化你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