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税务筹划 > 国旅更名,押注免税搏明天? >

国旅更名,押注免税搏明天?

转载时间:2021.12.20(原文发布时间:2020.07.28)
221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21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鲤财经”(ID:jinlifin),作者 锦鲤内容组,36氪经授权发布。

继A股异动之后,免税板块再次回暖。

中国国旅为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突出公司免税主业特征,提高公司品牌辨识度,将公司证券简称由“中国国旅”变更为“中国中免”。

伴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出台、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免税生意迎来了新的高潮。

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实施的首周,成绩单十分瞩目——据海关总署披露,7月1日-7日,离岛旅客累计购物已达到6.5万人次,购物总额4.5亿元,免税6571万元,日均免税939万元,较今年上半年日均增长58.2%。

如今,中国中免市值为3673亿元,相较于3个多月前,市值暴涨近3倍。6月12日至7月13日,短短一个月内,A股免税概念指数上涨近60%。今年以来,因为一张牌照,王府井股价累计上涨超400%,市值净增基本覆盖去年全年营收。

政策对免税行业的扶持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本市场对免税概念的追捧彻底爆发。拥有三张免税牌照的中免能否傲视群雄?

国内免税的星辰大海

免税本身就是个赚钱的生意。

根据统计,2019年中国居民在境外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到1800亿元,足以看出我国居民对于免税商品的需求量之大,反观中国境内免税市场消费仅占比18%。免税店是奢侈品销售的重要渠道,2019年中国境外奢侈品消费超过七成以上,试想如果将这些消费拦截在国门以内,将会带来多大的收益,所以中国的免税市场将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国旅更名,押注免税搏明天?

整体来看,我国免税业销售规模逐年增长。2016年,中国免税业销售收入281.5亿元人民币,超越英国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二的免税大国。此次政策调整力度大,将大幅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释放政策红利,提升群众获得感,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7月1日,海南岛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正式实施——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放宽至10万元,并在此前38类商品的基础上扩大到45类商品。在国内的免税市场中,中免和日上免税合计的市占率达到了82%。现在政策风口的到来,同时又鼓励竞争,大批的公司自然不会错过。

中国免税业市场实行垄断经营和集中统一管理,这导致中国免税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于世界竞争格局相对集中。目前我国免税行业维持垄断内有限竞争格局。

6月9日,王府井股价异动大涨200%,后被证实公司已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也就是所谓的免税牌照。还是同一个月内,格力地产也被曝出将收购珠海免税,集团股价被连拉8个涨停板......

众家为争当第二个王府井纷纷申请免税牌照,截至目前,广百股份、百联股份及鄂武商A,均发布公告称,正在推进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相关工作。虽然申请能否获批尚不清楚,公司股价却已收获涨停。

在多方发力和消费进一步需求升级的情况下,想必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免税经济会成为关注的热点。 

根据贝恩咨询的预测,2010年-2020年期间,亚太地区免税销售额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将从37%提升至53%。根据当前政策放开及免税行业增长态势,我国有望成为全球免税消费大国之一。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预计2025年国内免税空间突破1500亿元,长期或突破2000亿元。

作为一个暴利行业,免税像一个巨大的蛋糕等待分割。

国旅业绩看中免

作为免税业的龙头,在这股风潮下,中免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中国国旅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旅行社业务和免税业务,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3.3%;最终控制方为国资委。

公司于2009年在A股上市,当时旅游服务收入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大头。不过,长期以来,跟免税的业务相比,旅游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和营收增速都在逐步下滑。

所以在2018年底,中国国旅表示将退出旅行社业务,旨在聚焦免税主业。

这些年国旅的免税业务逐步扩大,2017年,公司收购日上免税行(中国)51%股权,同时投资建设三亚海棠湾核心项目,加快免税商品销售的发展。这一年,公司商品销售收入首次超过旅游服务收入。

今年6月份中国国旅正式收购海免的51%的股权,无疑成为海南新政的最大赢家。

现在,中国国旅主营业务为免税商品批发零售和以免税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投资建设。

前者主要由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免公司负责,具体经营方式为中免公司统一负责免税商品采购,再把商品分配给公司旗下的免税店销售。后者主要由全资控股子公司国旅投资公司进行运营。

国旅更名,押注免税搏明天?

中国国旅在完成多个收购后,公司在免税行业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目前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等200多家免税店,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免税物流配送体系。

疫情导致国人出国受限,因此中免放宽了出入境时间限制,自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回国的旅客,如有未使用过的出入境记录,可在2020年12月31日前到店购物,同时大部分产品进行打折促销,销售额实现大量增长。

6月29日,中国国旅正式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中国中免”,以此突出免税业务,连续两日涨停,市值创新高。

消费回流带来的契机

搭上关系就能起飞。免税究竟是个多大的蛋糕?又吃到了多少?在疫情和我国政府促进消费回流的双重影响下,免税市场格局又会如何重塑?

免税品已经成为中国国旅收入的重要支柱。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首周:日均免税销售额近千万元。

从目前来看,各路资本虽跑步入场,却很难撼动中免的江湖地位。

2020年1月19日,海口市内日月广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正式开业,与此前海南已有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城和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共同形成了新的离岛免税格局。

具体来看,海口免税店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首期开业面积1.3万平方米,博鳌免税店经营面积4200平方米。有消息称,目前,这两家新开业的免税店已引进的国际品牌总量近200个。所有货品由与海免同属于中国旅游集团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公司统一从原产地直接采购。

如今,中国国旅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已在中国和柬埔寨设立了涵盖机场、机上、离岛、市内等九大类型的200多家免税店,是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

所有流通行业一样,免税店规模效应明显。免税店规模越大,在与上游品牌方合作过程中拥有主动权越大,毛利率和入驻品牌的数量、质量等都能得到提高。

这是中免作为国内免税行业龙头的优势,也是未来我国免税行业应该追求的方向。

中免公司公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66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49.58%,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国内免税品零售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鉴于环比强劲提升的经营表现,叠加离岛新政的带动,认为中免下半年将实现更加强劲的增长,有望维持估值溢价,免税市场持续扩容,格局利于头部的背景下市值将向上进一步打开空间,建议积极配置。

中金发布的最新研报表示,国内外免税业均存竞争,但仍能形成高集中度。如韩国免税牌照总数约60张,但两大龙头合计市占率仍达约65%。中国一直对免税品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在王府井获得免税牌照之前,中国已有7家公司拥有免税牌照,并且免税是全球市场,竞争来自于全球,而非仅国内。

免税消费的回流、行业中清晰稳定的一家独大的局面,和受到政策严格管控的牌照,都让中国国旅的盈利增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支撑其未来多年利润增长保持在更高水平之上。

免税这个少数人的游戏,中免在国内免税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将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国旅更名,押注免税搏明天?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税务筹划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税务筹划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