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拿出iPad开始读纽约时报的头条“
愈加令人分心的数码”。读完了大概几百个字后,我在
推上说我在读这篇文章。然后我意识到,这篇文章大概有4000字,于是我停下来查看了一下Twitter。然后查看Facebook,然后我的邮件。然后Yammer。然后我又继续读,大概又读了1000字后Instagram的推入通知弹出来。我查看了一下。然后回来读完了这篇文章。
现在这基本是我阅读的标准方式。这花了我好一阵才习惯,不过我现在都适应了。而且不管喜欢不喜欢,这种方式将逐渐统治这个世界。
这篇文章没有提到两个潜在的现状:1)17岁的Vishal Singh实际上通过他对科技的痴迷所展现的东西是很有教育意义和思考价值的。2)最终有人会解决这种数码膨胀的解药
现在没有对症的解药。这种趋势只会愈演愈烈。所以我们要不对这种形式大骂三字经,骂它如何毁了我们的社会。或者我们可以适应和改变我们对学习的基本定义。
后者并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轻松的接收的。尤其是为人父母,我可以想像。我没有孩子。我也还没有完全脱离一个孩子的身份。我没有在一个每人都有一个电脑在他们口袋里(智能手机)的世界长大,但是我希望我是。我的高中经历了传呼机让路给第一代移动手机。但是那时候基本每个家庭都有了个人电脑并且可以连接上网。
网络在那个时候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仍旧是。事实上,现在有如此多的途径来连接到网络上,它更神奇了。我尽量谨慎措辞,但是我想不出一个真正的理由这样做,所以我决定我要说:我的确在网上学习了比我在高中更多的知识。
高中,至少在我在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学习社交能力大过于知识的地方。所谓学习知识都是瞎掰的。你的知道怎么瞎掰才能进到好的大学。比如如何在考试前背下所有的知识然后考完一周后忘记,还有想像怎么在上课前的可见把作业搞定。高中的记忆基本都是关于如何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读的高中。
高中学习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被逼着学习很多你不喜欢的课程。我理解这背后的意思是想让学生成为更全面的人材,而且你有可能会喜欢上你以前并不喜欢的课程。 但是那只是从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角度出发。我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很小就已经知道他们真正热衷于什么,这多亏了网络。像之前所提到的Singh,他热爱视频编辑和电影制作,并不是通过高中的学习,而是通过网络和技术。而且他的高中学习并不能满足他的兴趣爱好。取而代之,他想让他学习拉丁课程。没错,拉丁。
拉丁语老师当然会非常认同科技令人分心的观点,这也不足为奇。他教的课程应该更适合公元10年而不是公元2010年。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其他的老师,似乎对利用科技来支持教学更加认同。在我看来,这是唯一前进的一步。你可以进制课堂上科技的使用,但是科技总会找到切入点。或这年轻人会找到出路。抵抗科技是徒劳的。
更可笑的是这一切听起来都像是“电视会腐蚀你的心智”的老掉牙的论调。或者在电视之前的广播。新科技的出现将会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假装它不存在,或者自动假设它是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想法是极其可笑的。拥抱改变。我实在想不出来任何一个原因这些伟大的发明不能更多而是更少的帮助我们。
这让我想起在过去的八月召开的
Technomy大会上比尔盖茨的讲话。他提议把从网络中学习也延伸到大学中。“未来的五年后你将会在网上看到最棒的课程,会比所有的单独的大学都要好。”他说道。对大学退学然后紧接着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来说,说起来是很容易。但是他很可能是对的。
一些人为了能够访问这些机构不得去到高等学府,不然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些资源。当然不可否认好老师/教授的重要性。一些人绝对会从社交环境和规范学习的结合中获利。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学习的。
如果你自学能力很强,为什么你不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教育?因为有太多令人分心的东西?拜托,这些分心的东西似乎对Singh来说不是个问题,因为他在做他爱做的事情(电影制作),他只有在做他被逼着做的事情(拉丁语)的时候才会分心。
Via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