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融资几乎是每一位处处哪个企业创始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是究竟应该融多少钱才合适呢?如何才能说服投资者你值得那么多的投资呢?VC TOMASZ TUNGUZ给出了他的经验。
创始人应该为自己的初创企业融多少钱呢?我想几乎每一位关注融资轮的创始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形成一个答案有很多不同的路径。每一位初创企业创始人告诉我的正确答案都是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去融尽可能多的钱。但有什么策略去证明扩大的融资规模以及因此抬高的价格的合理性呢?
我观察到了三个东西是最常见的。
需求分析:融资最重要的原则是融足够多的钱来实现一系列里程碑,从而吸引到后续轮次新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分析技术可以让这一策略付诸实践。
为了在B轮融到更多的钱,公司需要实现大约x万美元的月经常性收入(MRR)。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司需要n位客户经理,y位销售代表,z位工程师以及Q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此基础上增加投资的30%作为浮动缓冲,这样来确定A轮的融资规模。这就叫做你的初创企业成功的逆向工程,而一个财务模型是预测未来的最好工具。
在讨论融资规模时,需求分析合理化是与风投资本家谈判的一个强大工具,因为它与激励方向一致。初创企业的早期投资者跟创始人一样,愿意看到后续轮次融资的大规模。如果每个人对里程碑以及对计划的假设达成一致,则大家也应该同意设定的融资规模。这是对融资规模的一个很强大的合理化手段,因为其中的理性显而易见。
竞争性反应:带把刀来应对枪战这种策略很难影响很多的投资者、候选者、记者或者合伙人。如果你的初创企业进入的市场已经有好几家既有的竞争对手的话,你需要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赢取不成比例的份额。此外,该初创企业需要的资金可能至少要跟竞争对手一样多,尤其是如果你的业务落后于人的话。直面竞争时手头的资金不够的感觉也许是几乎不可能的克服的挑战。所以,一定的融资规模也许是进入优势市场的“必须”。
类似地,以高估值进行大规模的融资透露的是一家初创企业的市场地位,这可以防止进一步的竞争。如果你已经以1亿美元估值融到了2500万美元,并且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所在版块的领导者,则更新一点的初创企业就会面临早期阶段投资者更多的审查和质疑,他们会担心要与(感觉上的)早期赢家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让市场决定:有时候,初创企业会造成大量的拍卖压力,使得市场会抬高公司的估值和融资规模。这种情况很罕见,但如果公司有一些鹤立鸡群的特殊性的话就会出现。我们过去曾经立过其中的一些公司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