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25日晚公布了其第一季度财报,基本符合预期:营收高速增长,亏损继续扩大。不过我还是读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境外跟团游的收入增幅大于境内跟团游;比如目前自由行产品创造收入能力不佳;比如高速扩张带来人工成本的激增。
我们将财务指标要点归纳如下:
- 2015年Q1营业收入达到12.48亿元,同比增长115.9%;其中跟团游收入为12.01亿元,同比增长116.8%,自由行收入4040万元,同比增长77.3%。
- 营业成本为11.97亿元,同比增长123.4%,
- 毛利率为4.1%,较去年同期的7.3%下降了3.2个百分点。
- 运营费用支出为2.94亿元,同比增长170.0%,其中研发费用4350万元,同比增长156.3%,销售费用为1.90亿元,同比增长158.1%,管理费用6200万元,同比增长214.2%。
- 净亏损为2.3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650万元也大幅扩大(去年四季度,净亏损为1.68亿元,因此去年至今净亏损的规模是一直在扩大的)。
途牛的财报还提及了以下这些亮点:
- 包括跟团游和自由行产品在内的产品总预订数量达到了19亿,同比增长116.9%。
- 出境跟团游产品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54.8%,自由行产品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00.2%
- 移动端流量贡献了总计70%的流量,共有55%的预订来自移动端。
途牛的管理层认为,途牛能通过提高市场壁垒的行为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例如地推扩张,更多的产品选择,更好的品牌推广和服务改善上。去年途牛地推的大规模扩张已经初显成效,去年所设立的地区服务中贡献了2015年一季度产品订单的12%,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供应链管理、移动端技术开发。
财报中解释,成本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旅游顾问以及其他员工人头数的增加、呼叫中心的建设扩张以及新建地区服务中心所带来的成本。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品牌大战(Branding campaign)和用于推广移动端所投入的广告支出,另外管理费用的增长率已经超过200%,财报解释主要是因为人员扩张所致。
不过,财报中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比如:
- 跟团游产品和自由行产品失衡:在全部12.48亿元的营业收入中,跟团游的收入贡献了其中的12.01亿元,虽然自由行的产品增速远快于跟团游,但比例失衡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似乎买跟团游产品找途牛,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也是途牛的标签。
- 出境游和境内游失衡:跟团游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欧洲、北美、日韩和部分国内目的地产品的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出境游产品的营收增幅达到154.8%,而境内游的增幅仅不到其一半,是77.7%。境内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途牛是否会继续开发?
- 自由行产品收入创造能力不足:除了自由行产品在营收贡献上微不足道之外,自由行产品的收入创造能力也有待考验。根据财报数据,自由行产品订单数量的增长是非常可观的200.2%(马尔代夫、韩国和海岛目的地是主力军),但实际上自由行产品所带来的营业收入金额上的增长只有77.3%,有点叫好不叫座的意思。
此前携程发布一季度财报,净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46%,净亏损为1.26亿元。一年之前,即2014年一季度,携程还是唯一一个不亏损的OTA。因此亏损不是问题。途牛依靠高速扩张不断在拓展自己创造收入的能力,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正在逼近行业一哥去哪儿。而且途牛的产品主要以跟团游为主,至今仍然是OTA中经营跟团游产品最强势的一家,因此产品层面仍极具竞争力(自由行还是小众人群)。同时移动端的流量和转化数据,从今天看来也很不错。获得了京东投资,也让途牛有资本继续烧钱扩张。只要跟团游市场稳定,短期内途牛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
值得关注的是,途牛在跟团游市场大幅扩张,会不会在自由行市场爆发的时候陷入被动,到那时候如今重金投入的呼叫中心、地区服务中心反而可能成为转型的负担。
本文由「
尧异
」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