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魔铁的世界”(ID:jiangpeiyu0916),作者:魔铁,36氪经授权发布。
航天集昂贵和高科技于一身,历来是大国的角力场,是国家意志支持下的烧钱马拉松,鲜少有私人资本染指。因此,当私人企业SpaceX进入航天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创造一系列奇迹后,迅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
SpaceX的迅速崛起,是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个人打拼的结果,还是另有力量推动?SpaceX凭什么挤上传统航天巨头的游戏牌桌,开创出一个航天新时代?私人太空旅游离我们普通人有多远,会否引发一场产业和技术革命?
为此,“魔铁的世界”推出系列稿件,分别从历史过往、商业模式和未来影响三个角度,尝试解读私营航天这一航天新物种。《市场容量60亿,SpaceX们圈钱58亿,谷歌软银们到底在赌什么?》为该系列第三篇。
本文由“魔铁的世界”和腾讯科技联合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以下为正文:
2020年6月,一个叫埃隆.马斯克的中年男人和他的SpaceX公司,用运载火箭这个“超级烟花”,承包了整月的新闻热点。不过,SpaceX公司的火箭起飞时尽管声势惊人,但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却不是一门好生意,因为整个市场的容量在6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这块2000多亿美元的大蛋糕中,仅占3%左右。
市场不大,以SpaceX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太空公司的圈钱能力却十分惊人。
风险投资公司Space Angels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178家商业太空初创公司共获得了58亿美元风险投资,和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市场容量相当。其中,SpaceX公司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蓝色起源占了整个融资额的40%。
这就意味着,仅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市场来看,风险投资撒在SpaceX公司们身上的钱根本就赚不回来!
要知道,撒钱的都是谷歌、富达集团和软银等专业投资机构,他们根本就没有当韭菜的打算。说白了,他们另有所图。
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沃尔特.布拉顿和约翰.巴丁发明了“点触式晶体管”。到1948年5月初,晶体管被贝尔实验室正式确定为一项机密技术,所有知晓的人都被要求签署一份冗长的保密协议。
“点触式晶体管”以及威廉.肖克利设计的“结型晶体管”,成为贝尔实验室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专利资产,不仅使加利福尼亚那片满是苹果园的土地,先后华丽蜕变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互联网中心,也使一家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日本小作坊企业,花5万美元购买晶体管专利许可,以制造晶体管收音机为起点,成长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它的名字叫索尼公司。
围绕晶体管的故事和传奇多如繁星,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光华灿烂。而半导体能登上产业舞台并牢牢占据C位,离不开芯片(集成电路)的发明和摩尔定律的实践,一系列革命性创新催生了一个万亿级别的新产业。
同样,商业航天这个航天新物种,目前也处于市场、技术和行业革命性转变的关键节点,而商业太空旅游则可能成为一个引爆点。
毫无疑问,如果马斯克用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去圈谷歌和富达集团的钱,很可能吃闭门羹。
在早年,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曾向风险投资机构提出要出售4亿美元股份和股权之后,却仅仅筹到4400万美元,认购额略超1/10,显示出风投不见兔子(盈利前景)不撒鹰(资金)的精明。
现在,SpaceX公司向风投募资时,以前认购不足的尴尬不复出现。
风投争先恐后撒钱,并不仅仅是看中SpaceX公司的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订单,主要是被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和“星船”计划这两个“大饼”吸引。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在星链最初计划里,完成组网需要1.2万颗卫星,导致组网成本高昂,盈利前景渺茫,结果风投向马斯克撒钱不积极。后来,马斯克出面解释,“星链”要达到有实际意义的运作能力,仅需800颗卫星,经济上自立需要1000颗卫星,并不是非要1.2万颗卫星才算成功。换句话说,只要800颗卫星上天,“星链”就可以带来收入。
目前,SpaceX公司已发射500余颗卫星,按计划到2020年底将发射1500颗卫星。也就是说,今年“星链”就可以投入运营,而SpaceX公司的服务报价为每人566元人民币/月,如果等到“星链”全部组网完成(最终需要发射4.2万颗卫星),全球都将是其目标市场,用户数以亿计。
理论上,“星链”会带来每月数千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算明白账后,SpaceX公司股票成为风投疯抢的目标,一下子从认购不足变成超额认购,仅在2019年,SpaceX公司获得的投资就占整个行业的2成多。
“星链”抢的是传统通信运营商的饭碗,SpaceX公司的另一重大项目“星船”计划瞄准的则是商业太空旅游,实现人类到月球、火星的星际航行。
SpaceX公司的星际飞船原型已在2019年完成组装。
“星船”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建造浮动太空港。
浮动太空港比现有的载人太空设备大得多,预计最少300米长,100米宽,至少有数万吨乃至数十万吨的重量。
浮动太空港看起来是一个比“星链”更为疯狂的计划,但在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已具备大载荷发射的背景下,浮动太空港已不再是科学幻想。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太空旅游市场早已走过蛮荒期,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
2001年,两个美国富翁乘坐从哈萨特斯坦发射的苏联旧式火箭,飞行到近地轨道后,与轨道上漂浮的俄罗斯宇航员碰了面。这是历史上第一批商业太空旅游者,两人各自花费了大约2000万美元,整个旅行过程一点谈不上美妙,航天舱狭小,两人被塞进去后连动弹都困难,吃的还是冷冻干燥食品。
由于花费太贵、体验太糟,商业太空旅游市场前景因此不被媒体看好。
全球首位太空女游客阿努什·安萨里2006年乘坐俄罗斯“联盟TMA—8”载人飞船在哈萨克斯坦平安着陆,结束了为期10天的太空之旅。
但出乎意料的是,商业太空旅游的需求竟如野火燎原,在超高净值人群中拥有不少用户。《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声称愿意花1.2亿美元来一次绕月飞行。
而在亚轨道市场,需求更为旺盛。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的票价为20万美元/人左右,旅行时长大约20小时,包括5分钟的太空行走,仅到2012年就有500人支付了超过6500万美元的定金,客户年龄涵盖18岁到80岁。
实际上,商业太空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大量私人资本涌入,使得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178家商业太空初创公司共获得了58亿美元风险投资。
其中,提供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服务的公司,在近年来涌现出不少,除SpaceX公司外,还包括维珍公司、XCOR宇航公司、犰狳宇航公司、蓝色起源公司等企业,甚至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也愿意进来分一杯羹,推出太空旅馆服务,还声称可提供淋浴间,以及美酒饮料。
上图,维珍公司用于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的太空飞船2号。
上图,维珍银河公司掌门人Richard Branson与太空飞船2号试飞员合影。
另外,SpaceX公司开展的商业太空旅游业务,不仅局限于亚轨道商业旅游,更着眼于太空商业运输,它希望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发射工具,降低人们进入太空的成本。马斯克的最终目标,是殖民火星。
.科技新泡沫?.
在私人航天公司出现之前,进入太空都离不开举国力量,结果是费用昂贵。在成立SpaceX公司之前,马斯克曾就飞往火星咨询波音、洛马等公司,被告知单趟需要花费60到80亿美元。听到这个报价,马斯克差点晕过去,他刚把Zip2和Paypal卖了18亿美元,这笔钱竟然买不到去火星的单程票。
他打算买一枚二手的俄罗斯洲际导弹改造,但经销商一再提高价格,想痛宰他一把。马斯克不想当小肥羊,于是创办SpaceX公司。
不到20年间,由于大量风险投资涌入私人航天领域,使这个行业看起来泡沫充盈。可以看见收益的商用航天发射服务市场容量有限,每年60亿美元,而且被传统航天巨头和SpaceX公司把持,大量私人航天企业连喝汤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风险投资是真的在烧钱。
另外,风险投资押注的商业太空旅游业务,离不开发射载具的制造,而具备这一能力的私人航天企业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包括SpaceX公司和蓝色起源等,连维珍公司也只能借助飞机发射航天器,大量的私人航天企业的业务还是纸上的画饼。
不过,私人航天行业肉眼可见的进步是,个人进入太空的费用确实在呈指数级下降,以亚轨道为例,过去要数千万美元,现在只需20万美元左右(维珍公司报价),客户从政府和军方拓展到个人。
而市场一旦拓展到民用消费级市场,行业就可能发生嬗变。
芯片能成为信息社会的硬件基础设施,行业嬗变的临界点即是军用市场切换到民用市场,催生了两次重大发明和一次商业模式创新。“平面处理工艺”的发明使晶体管进入大规模“印制”时代,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明使电路小型化、高可靠度,两者结合使单个晶体管制造成本低于一个字母的印刷花费,摩尔定律的提出又明确了半导体行业的商业模式。三位一体,互相推动,最终使芯片成长为万亿级产业。
上图为电影《太空旅客》剧照。要达到电影中的太空旅行水平,人类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目前,商业航天也可能复制芯片发展路径,目前也具备了行业嬗变的条件:技术上,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回收技术迈过从0到1的萌芽阶段,使发射成本大幅下降;航天市场从政府、军方向民用切换,商业太空旅游已成为新兴产业,吸引了更多私人资本进入,整个市场池子进一步扩容。
市场扩容后,下一步就是在财富效应的推动下,发明新的太空旅行技术,建立整个行业的自我成长循环链条,新的经济生态开始运作。
星辰大海,正成为人类的下一个芯片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