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丨夏语冰
编辑丨李芊雪
被网友调侃了二十多天薅“洋”毛的瑞幸咖啡,迎来了证监会的重拳出击。
4月27日上午,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中国证监会已经派驻调查组进驻瑞幸咖啡多日,此外,多位审计人员正在对瑞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同日下午3点,瑞幸咖啡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目前,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经营情况相关工作的了解。公司及全国门店运营正常。”
一方面是全国4500多家尚在营业的门店,一方面是证监会的铁拳,瑞幸一步步成为中国最大咖啡连锁品牌,又快速跌落神坛;当瑞幸这只多骨诺米牌倒下,又对中概股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摘掉“民族之光”的帽子,看清瑞幸之耻;倒掉这杯咖啡,中概股将走向新生。
2017年10月之前,在中国现磨咖啡还是星巴克的天下,那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瑞幸是什么。
但是随着瑞幸第一家门店在北京联想桥开业,瑞幸的扩张速度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不计成本的烧钱,让它迅速占领了市场。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瑞幸在全国有超过4500家门店,比星巴克还多出300多家。
瑞幸“烧钱 + 补贴”的互联网式疯狂扩张模式,跟滴滴打车、ofo的打法如出一辙。伴随着疯狂扩张,瑞幸的亏损十分严重,2018年瑞幸净亏损2.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亏损822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2亿。
一直在亏损的瑞幸之所以能维持到今天,自然是依靠背后资本的加持。
瑞幸初创时,便获得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2018年6月获得了大钲资本、愉悦资本、GIC、君联资本2亿美元的A轮融资;到2018年11月获得了大钲资本、愉悦资本、GIC、中金公司2亿美元的B轮融资;2019年4月,瑞幸又获得1.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
三轮融资后瑞幸总计拿到了共5.5亿美元融资,约合人民币37.7亿,估值高达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亿。
在多方投资下,瑞幸也在2019年5月17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咖啡第一股”。从成立到上市,瑞幸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创造了中国最快上市记录,上一个创下记录的是拼多多,用时两年。
瑞幸营造起来的咖啡帝国,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扩张门店给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追加投资,瑞幸继续扩张门店,如此循环,似乎一切都是良性的。甚至在2020开年不久,瑞幸估值一度高达126亿美元,但是很快瑞幸就迎来了一记重拳。
2月1日,著名调查机构浑水研究,发布了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浑水在这份报告中认为瑞幸造假成立,并决定在推特上公开,瑞幸当天的股价大跌20%。
此时的瑞幸还在嘴硬,第二天它们就回应了做空报告:“坚决否认并将采取适当防御措施。”并且在二月中旬连续发布15次公告证明。
两个月后,4月2日,距离瑞幸上市仅过去了11个月,瑞幸自爆财务造假,伪造金额约22亿人民币。当日,瑞幸盘前大幅跳水,跌幅75.57%,总市值为16.20亿美元,较前一日蒸发49.70亿美元。随后,瑞幸的估值迅减,截止到4月7日停牌,瑞幸累计下跌约83%,总市值约11.05亿美元,蒸发54.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8亿。
随着证监局的介入,瑞幸被“长臂管辖”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虽然瑞幸官方发布声明全国门店将正常经营,但能否继续经营下去却还是个未知数,因为目前有知情人士爆料很多供应商取消了与瑞幸的合作。
在瑞幸造假爆出来的第二天,瑞幸app崩了,大量群众涌入门店,随后瑞幸出现爆单。有很多国民称瑞幸是在薅“洋”毛,花美国股民的钱,请中国人喝咖啡,这是在“代国出征”。
这种“代国出征”,是在打谁的脸?
一个企业的造假,给中概股企业集体扣上了不诚信的帽子,不仅造成了市场波动,更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形象,增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难度,有这种“代国出征”的国货,是中国之耻。
瑞幸所引起的信任危机,让中概股遭受着集体惩罚。在资本的眼中,瑞幸所代表的并不只是瑞幸,所有的中概股都是一体的,虽然商场上未必一荣俱荣,但是在信誉上必然是一损俱损。瑞幸暴雷后,中概股的信用、金融中介机构的声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4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警告,“因为信息披露的问题,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受此消息影响,4月23日美股收盘,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其中哔哩哔哩下跌7.25%,拼多多下跌5.71%,京东下跌0.11%,百度下跌1.87%,阿里巴巴下跌2.25%,唯品会下跌7.64%,寺库下跌10.59%,品钛重挫12.20%。
除了股价下跌,中概股还陷入了做空机构的围剿。
瑞幸之后,爱奇艺、好未来、跟谁学也被做空机构盯上,三家中概股公司股价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暴跌,累积蒸发市值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18亿。
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遭遇着无差别股价下跌,市值缩水以及“做空潮”,甚至有可能会像十年前绿诺科技造假一样使大批量的中概股退市回国。
中概股回国也许会给A股带来新的局面,让中国股市更强劲,但是中概股的回归并非一件易事,国内上市门槛高,通道窄,竞争激烈的现象还未改善,中概股回国面临的困境不仅是难上市还要在科创板与A股之间挣扎,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是很多中概股都不愿面对的。
而对于那些想要赴美上市的IPO公司来说,瑞幸这杯咖啡浇灭了他们赴美上市的热情。他们要面临更严格的审核,甚至可能会被直接拒绝,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责任保险费率以及中介机构的坐地起价。
首当其冲的就是理想汽车,据路透社报道,2020年1月,理想汽车已申请在美国IPO,计划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上半年上市。现在这一切都没了音讯。
瑞幸这杯咖啡泼掉了中概股的信誉,魅族前副总裁李楠在微博上称,“瑞幸其实不是用美国投资人的钱在补贴用户,实际上是用中概股在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信用在套现。”
中概股形象受损,对于中国经济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证监会在瑞幸暴雷之后迅速发声,4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声明。声明称,高度关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随后,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的两次会议都聚焦了财务造假,并且表明要“从重处理”,虽然没有直接点名瑞幸,但是在这个风口,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前几天,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也就“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坚决支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
前日晚间,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自瑞幸自爆财务造假以来,中国证监会第一时间对外表明严正立场,并就跨境监管合作事宜与美国证监会沟通,美国证监会作出了积极回应。
在证监会强硬的态度面前,瑞幸也许将成为新《证券法》实施以来“长臂管辖”第一案。即便证监会不启用长臂管辖权,瑞幸也将面临美国法律的惩处,而瑞幸事件和由此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可能会力推中美跨境监管合作升级。
虽然瑞幸能否成为长臂管辖第一案还未可知,但是在证监会强势介入下,中概股的境遇已经有好转的迹象。4月27日,热门中概股开始回涨,阿里巴巴涨1.17%,拼多多涨3.45%,百度涨0.83%,京东涨0.80%;优信涨6.9%。
证监会重拳出击不仅是在向资本方释放信号,也是在给中概股企业敲警钟。随着新《证券法》赋予证监会长臂管辖权,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将同时受到上市地与中国证监会两地的管辖,面对这种“无死角”监管,境外企业违规成本被提高。瑞幸不会是个个例,作为前车之鉴,中概股企业先做好自己才是在市场博弈中占取上风的资本。
而在上市地与中国证监会的双重监管下,心存侥幸的中概股企业会越来越少,随着劣币被逐出市场,经得起考验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形象也会逐渐改善。证监会目前对瑞幸的举措只是刮骨疗毒,虽然瑞幸引发的连锁效应很难在短期内消除,但有所为总胜过不作为,不断的清理门户才能逐步挽回中概股的声誉。
中概股企业在法规下做好自己,证监会在法规内执法立威,只有两者共同努力才能让中概股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虽然无法在短期内让中概股焕然一新,但是随着瑞幸事件敲响的警钟,中概股有望逐步迈向更规范的未来,虽然已经不可避免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替瑞幸买单,但在代价后,中国企业必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