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601601.SH)总裁贺青说过,2019年是集团“转型2.0”从起跑进入途中跑的一年。从刚发布的财报来看,这家“上海金融名片”的成绩单有阵痛,也有收获。
从整体收入来看,中国太保过去一年表现良好。2019年财报显示,集团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854.89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3475.17亿元,同比增长 8.0%;净利润为277.41 亿元,同比增长 54.0%。截至 2019 年末,集团客户数达1.39亿,较去年末增长1214万。
中国太保的业务板块包括寿险(太保寿险)、产险(太保产险、安信农险)、健康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太保安联健康险)、第三方资管(太保资产)、养老金及相关资管(长江养老)以及公募基金管理(国联安基金)。其中,安信农险、长江养老险和国联安基金是近年中国太保整合而来的业务。
在中国太保去年4.26万亿元的保费收入中,人身保险公司贡献2.96万亿元,财产保险公司贡献1.3万亿元,均有超过10%的增长。如果以保费收入计算,太保的寿险和产险业务在国内均排名第三。资管业务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太保管理资产为2.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7%;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为6,238.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3%。
转型阵痛主要体现在寿险子公司上。其收入同比增长 5.0%,达到 2125.14 亿元;实现营运利润221.76 亿元,同比增长 14.7%。但新业务价值同比减少9.3%至245.97 亿元,新业务价值率43.3%,同比下降0.4%。
新业务的下滑与转型中的代理人渠道改革有关。从去年初监管部门拟对中介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代理人队伍进行数据清核开始,中国太保明确提出在代理人渠道“清虚”:培养“核心人力”、“顶尖绩优”和“新生代”三类队伍,同时借助科技赋能推动代理人渠道转型。这些动作的结果在财报中有所体现:2019年月均营销员人数同比下滑6.7%至79.0万人,每月人均首年保费收入下滑9.0%至4212元。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单增速的放缓,个险渠道新单保费395.9亿元,负增长15.2%。
不过,同时能看到的是寿险业务品质有所提升:退保率下降0.3%至1.1%,续期业务保费同比增加14.4%,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单缓增的情况下,寿险总保费有5个百分点增长。
产险方面的表现相对亮眼,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其产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9%,达1346.50亿元。其中,车险的盈利能力有提升,而且是通过强客户黏性实现的续保价值提升。中国太保在财报中表示,由于加强了费用和成本的管控,2019年的综合成本率与前年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非车业务有稳定增长,对于产险整体收入的贡献也有所提升,达到了30.7%。随着新车销量放缓和商车费改政策的深化,车险市场明显承压,险企纷纷转向非车业务发力。中国太保发力非车险业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升农险业务的市场份额,借助对全国首家专业农险公司——安信农险的整合,中国太保近年将上海农险模式扩张向全国。在2019年财报中能看到,2019年集团实现农险原保费收入567.78 亿元,市场份额有提升。
市场分析对于这份财报持看好态度。中信建投证券研报分析称,中国太保注重价值型产品销售,业务走向高质量发展。产险业务进入改善周期,利润有望迎来向上拐点;资产配置稳健,投资收益率表现超同业,具备长期持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