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创业者或者创业的观察者,你可能会对这几个问题很感兴趣:那些最好的创始人的创业想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它们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哪些东西呢?Jeron Paul在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剖析和评估之后,对估值排名前100的独角兽的创业故事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了16种创业点子的构思框架。其中的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是:新颖性的作用被高估了。由于文字篇幅较长,我们将分四部分刊出。此为第三部分:创业点子的酝酿框架(上)。
最好创业想法的构思框架(一)
最好创业想法的构思框架(二)
第三部分:创业点子的酝酿框架
创意喜欢约束。
——Marissa Mayer
关于创造力有一个很突出的理论叫做Geneplore,这种理论设想存在着一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创意酝酿结构(pre-inventive structures)。在本节中,我将探索形成创业点子的创意酝酿框架。
由于这类框架太多而我们的时间有限,我决定缩小探索范围,只看任何成功的初创企业创始人是否采用了创意酝酿框架,如果是的话,采用的是哪一种。
独角兽创始人是如何想到自己的创业想法的?
为了进行研究,我列出了最好的100家未上市的初创企业(“独角兽”),研究它们的创业故事,以便识别出他们是如何想出自己的创业点子的。
我识别出每一家公司采用的构思方法的类别,然后给当有公司用到此类方法时就给该类一个分数。一些公司实际上采用了多种办法——这种情况下每一种办法我都会打一个分数。
下面的百分比表示了特定办法被采用的频率。
你可以下载完整清单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在研究中发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类别,那些都是我想不到的:
从现有业务中形成。9%的创始人是受到现有业务启发后想出自己的创业点子的。
Pivot 。8%的创始人的创业点子是从原先的想法转型而来的。只有一家公司明确提到采用了精益创业来寻找创意,但许多公司都采用了精益创业流程的一些元素。
更深入进行研究后,我惊讶地发现导致创业成功的办法如此的多元化。
比方说,谁知道有11%的创始人基本上就是山寨别人呢?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跟避免竞争的传统观点背道而驰。但这11%的避免竞争当中约有一半是把已经在美国得到证明的想法山寨到本国。不可思议。
我还注意到在我们的数据集当中连续创业者创立了这些独角兽公司的30%。我对连续创业者的定义是此前至少有过一次成功的退出。大多数连续创业者在创立自己的独角兽公司之前都已经赚了数百万美元。
在发现这个连续创业者群体后,我决定把他们拆分出来到下面这张表,看看新想法是不是会从这个子集中冒出来。以下就是我的发现:
最大的不同是连续创业者利用自身的行业知识来寻找创业点子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16个创业点子的创意酝酿框架
这几年我编译出了一个创意酝酿框架清单:
#1测试、Pivot、迭代
#2 自挠其痒
#3 做你所爱
#4 刺猬原则
#5 改变世界
#6 解决难题
# 7 随波逐流
#8 山寨(原封不动或者稍加改动)
#9 预测未来
#10 分门别类
#11 找到竞争性优势
#12 移花接木
#13 小众点子
#14 找到被遗忘的想法
#15 在Pivot金字塔中找出有效惊喜
#16 类比推理
接下来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每一种框架,看看从中能不能有所启发。
#1测试、Pivot、迭代
如果我们来看看所有的创造行为,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基本的真理,由于对其无知,无数的想法和辉煌的计划被抹杀了,这个真理就是:当一个人义无反顾决定致力于去做一件事时,那么上天的眷顾也会跟随响应。
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会发生来帮助他,而这些事情之前却是不会这样出现的。一系列的事情就从他的决定中涌流而生,各种各样未能预见的事件、与人的相遇、物质上的援助等等就会以有利于他的方式出现,而这一切没人做梦想得到会发生在他身上。
我学会了要深深遵从歌德说过的一句话:“无论你能做什么或是梦想你能做什么,就开始去做吧! 勇气里有天才、魔法和力量。”
——W.H. Murray,苏格兰登山家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幼稚,但用到创业上面,耐克也许是对的:Just Do It。
你总不能随便想个点子然后就创业吧?实际上我就是这么干的。
在人工智能里面,一些最强大的算法都是迭代的。它们从随机输入开始很快就能得出神奇的结果。
比方说E-M学习算法(最大期望学习算法)利用迭代来识别数据集群。首先,它选择两个随机点作为初始值。然后,再识别最有可能簇拥在这些点周围的点。第三,它再计算每一个集群新的更中心的点。然后不断重复(迭代)。
下面是一幅用E-M算法跟踪出来的老忠实泉的两种喷发模式。
E-M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如果你可以快速猜测,测试猜想的准确率,然后利用结果来做出更好的猜测,那你很快就能变得聪明。这就是迭代试验(iterative experimentation)的概念。结果表明,很多人认为迭代试验是想出创业点子的最强大手段之一。
你大概已经听说过“快速失败”、“经常失败”、“向前倒(fail forward)”、“快速行动打破陈规”这样的创业口号。实际上这些口号鼓励的都是迭代试验。
这种办法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执行就是一切”的思路。因为迭代意味着原先的想法很有可能在学习中改变和修订,所以执行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精益创业使得下面这个概念流行了起来:选一个初步的想法,测试之,根据反馈改变之,然后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取得成功。
精益创业运动的创始人Steve Blank给出的精益创业的3个主要概念是:
通过有意识地进行试验而不是花时间建立复杂但可能不正确的商业计划来形成业务假设。
开发到足以进测试即可。你往往只希望开发最小可行产品。
以冲刺的节奏开发,通过大量客户交互来确保开发的正确性。
为了辅助这一流程,著名的初创企业加速器500 Startups建立了一个叫做Pivot金字塔的框架。
Pivot金字塔是将创业想法的各个方面混合匹配直到所有组成部分能够搭建出可靠创业计划的一种办法。如果该想法一开始不奏效,你就从金字塔的顶部(最容易改变且成本最低)开始改变要素。如果还不行,再向下改变不断迭代直到改变奏效。
假设你可以足够快地pivot和试验,你的创业点子最终将取得成功,这有点类似于玩魔方。随便从某一点开始,迭代,然后往机会最大的地方走。
#2自挠其痒
Dropbox的想法诞生于纽约的一辆长途车上。当时Dropbox创始人Drew Houston正在去往波士顿的路上,在这4小时的路程他打算用来工作,但他忘了拿自己的U盘,由于代码都在U盘上,所以他空有笔记本却无从下手。感到沮丧的他马上开始着手写可以把文件同步到Web的技术。4个月后,他飞到了旧金山把他的想法展示给YC的Paul Graham看。
——Dropbox内幕故事
“自挠其痒”这种获得创业点子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取悦自己。其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产品或者服务,那么别人可能也一样想要。这种办法有一个传奇的历史:苹果、Dropbox、Uber、Snapchat、Spotify等等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开始的。
用这些问题通过这种办法找出创业点子:
我的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
目前哪些产品或者服务还不能令我满意?
自挠其痒还有一个好处。只需要随时注意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未满足的需求就能轻易地把潜在的点子记录下来。
在为本文做准备过程中,我用这个办法练习了一天。下面是我想到的一些点子:
如果你想马上取货的店内选货是很好的。鉴于很多实体店都没有办法自己开发,如果有人开发出一个白标软件解决方案给他们的话岂不是很好?
为什么不在我家院子周围设个地理围栏让我家狗的电击项圈管住它别乱走呢?
一些甜叶菊味道是很好的,为什么不用它来替代一切含糖产品呢?
我想如果我我有这些想法的话,其他人大概也会有,而如果这些想法有市场的话,那么这些想法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好吧,我的这些想法就免费提供给你们了(开玩笑的)。
#3 做你所爱
你的工作将会占据你人生的很大一部分,而真正令你感到满足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你心目中的伟大工作。而做成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情,那就继续寻找,不要妥协。就像与内心有关的其他事情一样,当你找到的时候,你自己会知道的。并且与所有伟大的感情一样,时间越久,它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不停地找,直到找到为止,不要妥协。
——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者注:这个话题也有不同看法:比如做你所爱还是爱你所做?,Jason Fried:你是不是必须爱你所做?
做你所爱已经被说得很烂,这有点危险。Paul Graham定义得更仔细了一些,并提出了一个更实用的建议:
坚持实践是一种启发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喜爱的工作,甄别出那些本以为会做好的工作,最终选择真正喜欢的,就好像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可以找到屋顶的漏洞一样.
唯有做你真正享受的事情才有可能持续产出。所以开始逼迫你自己找到保持生产力的办法吧。
想通过这种办法找到创业点子,问一下你自己这个简单的问题:
我真正喜欢做什么?
我做什么事情能保持生产力?
#4 刺猬原则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阿基洛科斯
1953年,哲学家以赛亚·柏林根据这句话写了一本书。他的想法是作家和思想家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刺猬,透过单一视角看待世界;一类是“狐狸”,会吸收多种多样的经历,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不能用一个想法归纳的。
2001年,Jim Collins把柏林的框架应用到了商业上面。他的基本理论是公司可以用刺猬式的专注来胜过所有其他公司。
这些刺猬型公司专注于三个要素,并基于共同要素(参见下图)来打造出一门生意来。
根据Collins的研究,一个成功的创业点子可以通过询问自己这3个问题发掘出来:
我热爱什么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我做什么可以做到最好?
我做什么可以让我赚到足够多的钱?
我们就是用这个框架找到了创办Capshare的点子的:
我们对帮助创业者充满热情
我们非常熟悉股权结构表(cap tables)、估值理论以及风投
我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卖软件服务来赚钱
通过这三个要素,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因素:面向创业者服务的股权结构表SaaS解决方案。
刺猬原则非常好,因为它混合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其他框架的要素:头脑风暴、做你所爱、利用专业知识。然而,这也限制了初创企业的可能数量,头脑风暴是广撒网随机挑选一个想法,而刺猬原则是把选项收窄到做一个成功的初创企业。
#5 改变世界
毫无疑问,圣经是哥伦布的一大灵感来源。甚至连名字都是从里面取的,“基督的信使(Christopher Columbus)”,他是认真的、有信仰的,认为自己有一个神圣的使命要完成。
——Thomas C. Tirado谈哥伦布
听到哥伦布的名字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创业者”,但事实上,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业者之一,而且无疑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但哥伦布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创业者,我称之为“神圣使命创业者。”他有着不可阻挡的内驱力,还有自己肩负神圣使命的信念,这些都推动着他要发现新世界。再加上一点疯狂,我们就得到了一幅完美定义当代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创始人的画面。这些“神圣使命创业者”认为,赚钱只是第二要务,须从属于以某种非常积极的方式改变世界这第一目标,就像哥伦布所为一样。
“神圣使命创业者”最明显的例子也许非Elon Musk莫属。SpaceX、Tesla还有SolarCity(已经与Tesla合并)都是从拯救人类的想法开始的,正好又碰巧变成了取得巨大成功(且赚钱)的公司。
如果你有一个创业点子,且自己认为能对世界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那你也算是“使命驱动型创业者”。
问问你自己这些问题:
我确信什么可以极大改善我所生活的世界?
我受到了什么事情的召唤?
我的目标是什么?
#6 解决一个困难问题
成功的创业者都与解决问题有关。此前我们已经以各种形式讨论过这个,无论是自挠其痒,还是具备认识到行业内需要解决方案的问题的专业知识。
可以很肯定地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创业点子是出自于难题的解决方案,或者甚至是难题的潜在解决方案。
为了采用这种办法创建企业,你要问问自己知不知道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已经做出了一个难题的解决方案。甚至通过跟大学的技术转让办公室交流可能也可以找到这类解决方案。
问问自己:
我或者认得的任何人是不是已经做出了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是不是意识到某个尚未市场化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可以解决一个大问题?
我能找一个吗?
但创始人要当心。创业者用了一个贬义词来形容这种办法:“追逐问题的技术。”一些技术也许新颖或者有趣,但却缺乏一个基本要素:有用。
# 7 随波逐流
人生潮起潮落,若能把握机会乘风破浪,必定能马到成功。若不能把握机会,他们人生的航行就只能受限于浅陋和悲苦之中。我们正漂流在茫茫大海。当浪潮涌来时,我们必须把握住它,否则就会使我们的冒险失败。
——莎士比亚
我的一位前麦肯锡顾问朋友经常会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这个问题也许是评估一家初创企业潜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时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显然很重要。也许最著名的例子当属苹果的Newton与Palm Pilot。Apple Newton的失败引人瞩目,但仅仅几年后Palm Pilot却取得了成功。
原因是在1993年的时候,这项技术还没有准备好,好到足以做出一款大家渴望购买的PDA。似乎在当时世界也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台一体化的掌上电脑。几年后Palm Pilot却取得了成功,这可以说是“随波逐流”,站在苹果开启的趋势上顺势而为。
这种办法是有效的,如果你对趋势有嗅觉并且有必要的手段的话就能在潮起时抓住机会。
抓住上升趋势并创办企业的最好办法之一,是留意一下Gartner炒作周期曲线。
Gartner炒作周期曲线展示了某个创业想法的炒作时机。一般开始都会有大量炒作(第一个波峰),然后就是质疑(陷入炒作低谷),之后再逐步受到赏识(慢慢得到采用)。
如果你认为现实不是这样的话,那可以看看这幅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图。
Joseph Schumpeter曾经讨论过创造性破坏的创业精神。这是对不断让旧方法过时的创新过程充满诗意的描述。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下面这些领域的创新已经让此前的创新变得过时:
互联网
社交媒体
移动
AI
Salesforce基于互联网的方案(SaaS)摧毁了非web型的Siebel CRM。像LinkedIn这样的社交平台干掉了ACT和SalesLogix。几个以移动为核心的平台现在正在挑战eBay和Craigslist。你可以打赌AI引领型的工具将开始取代没有AI的那些。
这种跟上潮流并将趋势应用到现有技术上的做法是利用新想法扩张的手段。比方说,现在你能想象没有社会化手段的CRM吗?
能迅速把握这些潮流的公司可大获全胜。
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注意到了哪些大趋势?
我预测未来会出现哪些趋势?
我能围绕着这些趋势做什么样的业务?
我如何才能把某种潮流应用到我的行业?
#8 山寨(原封不动或者稍加改动)
不成熟的诗人善仿;成熟的诗人善偷。
——艾略特
如果你还没看过的话,好好看看Kirby Ferguson的《一切都是Remix 》。他说所有的创意都是抄袭、转换以及组合,而且理由还很充分。你可以把Ferguson的话当作一条线索,在现有业务上面找灵感是产生创业点子最容易的方式之一。
商业里面的山寨想法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专门写一篇文章都写不完,而且没人有时间去看完。所以我们就拿最出名的一个来举例:苹果。尽管苹果是最具标志性的创新者之一,但别忘了,它的第一个创新基本上就是山寨施乐的计算创新(GUI图形用户接口)。
想采取这种办法的话,问问你自己这些:
现在什么业务比较火?
我能做一个类似的吗?
我如何才能把一个已有的想法做得更好?
如何才能把两个商业点子结合起来做出一个更好的点子?
最好创业想法的构思框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