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一个好的创业或投资品类吗?
众所周知,中国有深厚的茶文化,也被视为产茶大国,但尚未产生影响力足够大的茶品牌,为人熟知的多数是康师傅茉莉花茶等食品公司旗下的即饮产品线。
如果看一下世界各国的茶叶出口和进口数据,会发现国际上交易量最大的茶是红茶,年进口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英国(18 万吨),巴基斯坦(11 万吨)和俄罗斯 (约 9 万吨)。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著名茶品牌以红茶为主。
不过,是不是生产或消费大国,并非产生好品牌的必要条件,来自新加坡的 TWG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今天,我们想以茶这个品类的世界著名公司作为例子,梳理一下茶品牌的成长路径。如果你是这方面的创业者或投资人,不妨看看一个好的茶品牌会如何成长。
茶既能出现在女王的午后甜点旁,也可以是普通人的醒神饮品。茶品牌的定位一般也分为高端和大众两种。
定位高端市场的品牌,以散茶为主,包装精美,定价高,主要在直营店和高端酒店销售。上面提到的 TWG 就是一个典型的茶叶奢侈品牌。
TWG 创立于 2008 年,第一家沙龙兼精品店开在新加坡共和广场。为了做茶界的 LV,TWG 称他们把欧洲最顶尖,最老牌厂商的调茶师、品茶师、品牌设计师以及米其林主厨带到了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国家,为了让品牌显得更加历史悠久,TWG 在商标中写的是“始于 1837”,这是新加坡岛成为茶叶、香料和高级享乐主义产品贸易港口的年份。
TWG 的门店只开在国际顶级城市的时尚中心,店内全部采用古典欧式富丽堂皇的装修风格,茶品的包装兼具巴洛克式的华丽和洛可可式的年轻。在店内还销售马卡龙等精美的佐茶甜点。
茶品丰富是 TWG 的另一大特点,他们从 40 多个国家选购茶,店内有超过 800 个SKU,从中国的龙井到南非的宝茶,都出现在店内。而且他们宣称,店内有一半的茶是你在别的地方喝不到的,因为他们会调配出很多新品。
其他比较有名的奢侈品茶还包括 Harrod’s,英国高端百货 Harrod 旗下品牌;Harney and Sons,成立于 1983 年的美国公司。
走大众路线的茶品牌主要销售纸盒装的茶包,以较低的价格和中端品质切入大众市场,主要布局在各大连锁超市。
大众茶品牌里最有名的是立顿,立顿源自苏格兰格拉斯哥,从同名杂货店自营的茶品牌逐渐发展成全球最有名的茶品牌之一,至今已有近 130 年历史。创始人立顿把原本只有上流社会喝得起的锡兰红茶,引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立顿红茶成了很多国人第一个知道的红茶品牌,在红茶之后,立顿也近年相继推出其他花果茶。
Tetley 是另一个英国超市中最常见的大众茶品牌,创立于 1837 年,是世界第二大的茶叶生产商和分销商。和立顿主打红茶不同,Tetley 提供 60 多种不同口味的茶包。
大部分茶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选择重模式。因为从长远来看,自有茶园能够更好地控制品质,减少采购成本。立顿在发展初期,就在斯里兰卡购买了茶园,并在美国设立加工厂。
当然,也有些品牌选择采购,TWG 由于 SKU 众多,大部分茶品都是从各地采购。
Teavana 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不拥有、运营任何茶园和生产设备,由专业采购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的茶园和茶商采购茶叶,这些茶叶大多来自,东南亚、中国和日本。Teavana 的团队主要负责分辨茶叶品质,和当地茶商和种植者建立关系,并监督运输。
茶叶的供应和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天气、政治经济环境和当地汇率等。大部分茶叶交易是在期货市场,但 Teavana 与全球 100 多个供应商建立联系,在协商的基础上以高于期货茶叶价格来购买高品质的散装茶叶。
高端定位的茶主要在直营店和高端酒店销售,除了门店, TWG 主要与机场店和航空公司头等舱合作。Harney and Sons 主要向四季酒店等高端餐厅、咖啡馆、酒店分销。
大众茶包则主要在超市,便利店,以及火车等渠道销售。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品牌,Twinings 的定位是中端市场,以红茶为基底做调配茶,既有精美的实体店,也能在超市买到他们的茶包和散茶。而且,Twinings 还在近几年推出了热巧克力等非茶类饮品。
当然,现在茶品牌基本都会有线上销售渠道。
抱上大腿并不是扩张的必要条件,但约等于一个充分条件。
早在 1892 年,立顿就开始了全球化之路,打入美国、远东市场。80 年后,立顿迎来了一个转折点,联合利华收购了立顿的全线品牌,从此立顿开始更为强势的扩张之路。结合立顿和联合利华的营销经验,立顿茶叶类产品如今在全球 110 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立顿均是全球第一大茶叶品牌,比第二大品牌 Tetley 的销售额高出一倍。同时,立顿如今也是全球消费者选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饮料,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五年后,立顿即成为为中国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茶包品牌。
Tetley 在 2000 年被印度最大的饮品集团 Tata (有种历史的轮回感)收购,成为其子公司。目前,Tetley 的生产和分销业务分布在 40 多个国家,最大的消费市场是英国、加拿大,美国。Tata 集团还拥有英国茶品牌 Teapigs,后者以小手工作坊的形象切入市场,但背后其实有巨额资金加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大集团以独立、小众品牌占有市场的例子。
被星巴克收购的著名茶饮品牌有 Teavana 和 Tazo,前者大家都很熟悉,已经出现在星巴克的货架和饮品单上,但是 Teavana 本身的门店却多次遭遇关店,有观点认为,当消费者在星巴克能喝到咖啡又能喝到 Teavana,可能就不会再去 Teavana 了。Tazo 则是来自波兰的茶、草药品牌,在 1999 年被星巴克以 810 万美元收购,目前以美国、加拿大市场为主。
没有背靠巨头,自己慢慢向全球发展的品牌有 Dilmah,这是一个来自斯里兰卡的锡兰茶品牌,创立于是公认口感较好的品牌,目前在 100 多个国家销售,包括东南亚,土耳其,英国,波兰,澳洲,新西兰等地。其中,澳洲是 Dilmah 最早重点推广的国外地区,在 1988 年,Dilmah 说服墨尔本的连锁商店 Coles 销售他们的茶,并在澳洲投放电视广告,目前澳洲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 10%。
根据以上这些茶品牌的成长路径,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茶品牌中不乏历史悠久者,在茶还是贵族饮品的时期,能够利用供应链优势抢占大众市场,是品牌成功的关键;而在现阶段,年轻品牌用高端或者个性化的品牌定位和调性更容易切入市场。
在老品牌已经建立单一品类与品牌的强关系之后(比如红茶之于立顿,乌龙茶之于 Zealong)
新品牌用多元口味和快速迭代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同时,老品牌也在尝试推出更多新品类以满足多元需求。
自有茶园和工厂能能够增强对产品质量、成本的掌控权,否则需要和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关系,降低风险。
高端茶品的销售渠道以实体店、高端酒店、航空公司为主,大众产品的关键在于铺设到连锁超市。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想迅速扩张,茶品牌能够并入饮食类大公司;对于投资人来说,有退出的可能性。
以上只是一个较为粗略的梳理,之后我们会针对具体的品牌进行详细的解读,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