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东鹏饮料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46.27元,发行4001万股,募资总额为18.5亿元。截至发稿前,东鹏饮料大涨44%至每股66.63元,市值为266.53亿。
公开资料显示,东鹏饮料成立于1994年,是深圳老字号企业。
2003年,濒临倒闭的东鹏饮料年产值不足2000万元,连员工工资都无法发放,也正是此时,现任东鹏饮料董事长林木勤买下公司的品牌和生产设备,东鹏饮料由此完成所有制企业改制。
2009年,东鹏饮料推出瓶装功能性饮料——“东鹏特饮”。四年后,东鹏饮料又签约谢霆锋,布局全国市场,东鹏特饮也成为东鹏饮料的主打品牌。据其董事长林木勤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做功能饮料,使东鹏成为以能量饮料为主、集其他功能饮料为一体的民族品牌。”
据其早前公布的招股书,2018年-2020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业务收入分别为28.85亿元、40.03亿元、46.55亿元。净利分别为2.16亿、5.7亿、8.12亿元。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的营收达到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37%;净利为3.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52%。
在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东鹏特饮一直被华彬红牛压制。
反观华彬红牛的数据,2020年,其旗下“中国红牛”的营销额达到228.15亿,这个数字几乎是东鹏特饮的5倍。且一直以来,东鹏特饮2013年的广告口号也一直被诟病,“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与“累了困了喝红牛”完全雷同。也因此,东鹏特饮一直有山寨红牛的嫌疑。
同时作为饮料产品,东鹏饮料的产品研发投入不高,“重营销、轻研发”也几乎是国内大部分饮料品牌的统一“困境”。
据东鹏饮料招股书显示,在其49项授权专利中,绝大部分是外观设计、工业生产等无关紧要的专利,与配方有关的专利极少。最近三年,东鹏特饮每年研发费用仅为2000万元,但销售费用却高得出奇,其中2019年销售费用高达9.8亿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东鹏饮料与主要经销商的关联。
2018年-2020年,其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7.57%、97.30%、97.38%。单一的营收渠道让外界诟病,且公司还有大量的经销商持股。
天眼查显示,除林木勤持有东鹏饮料55.27%的股份、是实际控制人外。鲲鹏投资持有东鹏饮料7.15%的股份。但鲲鹏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却是林木勤的儿子林煜鹏。同时,东鹏饮料经销商东莞金愉食品及其关联方实控人林景照,持有鲲鹏投资4.5%股份;经销商深圳安尔雅及其关联方实控人郑细强,持有鲲鹏投资1.8%股份。
复杂的交叉持股关系,也很容易让外界猜测经销商与东鹏饮料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
且从销售区域来看,东鹏特饮的营收主要来自广东地区。2017年-2019年,东鹏饮料广东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6.66%、61.1%及60.12%。也就是说,东鹏特饮还是一款区域性的产品。
2015年底开始,泰国天丝和华彬集团爆发红牛商标的争夺。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矛盾对红牛品牌造成了严重伤害。或也因此,东鹏饮料能够率先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成为“功能性饮料第一股”。
但也因为东鹏的上市,市场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
除红牛的地位不可撼动外,乐虎、元气森林所推出的“外星人”都是后起之秀。在新旧势力下,功能性饮料的市场仍充满变数。国盛证券数据也表示,目前我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近500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