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市场情报洞察 >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转载时间:2021.12.18(原文发布时间:2021.03.12)
51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51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刘洋,36氪经授权发布。

电动化大潮之下,面向电动车的充换电等补能设施需求正在蓄力待发。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到“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的内容。

近期,有关电动车换电模式在私人用车市场的应用前景,更是引发了特斯拉陶琳与蔚来汽车马麟在社交媒体上的新一轮言论争锋。

热度渐起之下,“换电”这块蛋糕,也被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盯上。

3月11日,上海首家新能源车多品牌多车型共享换电站在闵行启用,首批330辆可充换电出租车即将上路。

能源巨头也虎视眈眈。有消息称,蔚来首座第二代换电站有望在4月15日在北京中石化加油站正式上线。3月10日,时代财经就此事向蔚来汽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中石化董事长调研奥动新能源换电站 图源:公开图片

一名接近中石化的资深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换电模式进驻加油站,对于纯电动车的长途出行是一个利好,“新能源车短途出行里程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痛点在于长途出行,这就必须在沿途的加油站和服务区要有相应的补能设施”。

换电在中国“起死回生”

换电并不是什么新业务,甚至一度被判了死刑。

在2013年,Better Place公司宣告破产后,时任日产-雷诺联盟总裁戈恩曾断言,“电动汽车行业采用换电模式是死路一条(A Dead End)”。

Better Place的失败并非偶然。彼时,由于未掌握上游产品开发主导权,也无法获得绝大多数主机厂对此商业模式的认同和在产品开发上的配合,加上高昂的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及难以统一的换电标准,2013年5月,Better Place在成立短短6年后,便宣告破产。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Better Place 换电站 图源:公开图片

随着政策层面的激励以及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去年以来,换电业务在中国迎来春天,不仅是换电服务运营商、车企,传统能源巨头也开始入局。

其中原因,与换电站建设被纳入“新基建”,并获得政策力推息息相关。

3月11日,由奥动新能源运营的上海首家新能源车多品牌多车型共享换电站在闵行启用。目前,共享换电站支持为北汽、广汽Aion、一汽红旗、上汽荣威、长安等品牌换电版车辆更换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奥动新能源换电站 图源:官方

奥动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内,该公司计划在上海新建40座换电站群,服务车辆由B端逐渐向C端私家车用户推广。到2025年,换电站数量将达200座以上,形成规模化效应。

此外,有消息称蔚来首座第二代换电站有望在4月15日在北京中石化加油站正式上线,同时,未来将有望在更多的中石化加油站中建设蔚来换电站。

日前,一名接近中石化的资深人士认为,换电模式进驻加油站,对于纯电动车的长途出行是一个利好,“新能源车充电除了住区外,最需要的是长途开车,这就必须在沿途的加油站和服务区要有快速补能的设施。”

因换电而引“骂战”

换电前景一直充满争议。

同属新造车势力阵营的蔚来汽车与特斯拉,近期更是因换电模式的应用前景产生了公开分歧。

近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充电仍是大规模民用电动车最好的补能方式。她认为,由于目前电池标准尚未统一,换电存在大规模推广的局限。另外,她还表示,由于充电已统一国标充电接口,能极大提升补电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陶琳微博 图源:公开图片

随后不久,作为私人市场换电模式的主要推动者,蔚来汽车传播高级总监马麟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称,“蔚来汽车的出发点是提供多种补能模式,同时,换电是基础设施,也是最受蔚来用户欢迎的补能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马麟回应 图源:公开图片

除了吃瓜,可以看到,业界对于换电商业模式的发展路径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在私人用车市场的应用前景,尚未形成共识。

作为私人用车市场的坚定推动者。2020年8月,蔚来正式公布了BaaS电池租用模式,推动“车电分离”的模式。

为此,去年蔚来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引入外来资本进行推动。

背后,也反映了私人换电站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短板。早在去年,换电模式刚刚兴起,就有业界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私人用车换电站建设,最大困难点还是资金上的问题,因为单一品牌自己投钱去建,成本会非常高”。

彼时,有消息称蔚来汽车为了换电站模式的发展已花费超过了5个亿的资金。

除了成本之外,电池技术标准统一是另一难点。

即使是同一车企的同一款车型,不同的细分版本下,也会采取不同规格的电池。这意味着,即便如奥动新能源,作为换电服务商,也面临规模化推广的难点。

从日前上海开设的首座换电站建设来看,其服务对象仍是以出租车等公共运营车辆为主,方便统一管理和调控。

另外,作为私人用车换电站,私人用车市场的换电需求也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这也对换电站的选址、容量、换电速度、充电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

因此,不少观点认为,在目前私人用车市场,充电仍是补能形式的主流。

不过,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容、长途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换电技术的不断迭代,能够短时间内完成车辆补能需求,降低电动车使用门槛的换电站,随着能源巨头入局,或意味着将迎来更大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之争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市场情报洞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限时免费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