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作者:Synced,参与:一鸣、张倩,36氪经授权发布。
「大学毕业要不要读研?」「硕士毕业要不要读博?」每到毕业季,这些话题就会被顶上热搜。与其空想,不如先来模拟一下读研的生活。为了满足大家对科研生活的好奇心,Steam 上线了一款模拟游戏,成功激(quan)励(tui)了一批热心于科研的有志青年。
游戏介绍界面。
微博网友反馈。
在大学或者研究所搞科研是「岁月静好」还是「狂修福报」?你信仰科学,希望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还是仅仅只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论是系统内的吐槽还是外界对科研工作的认知可能都不够清楚。那么,要不要自己来试试?
这是一款休(kong)闲(bu)游戏,在游戏中,你来到了一个叫做星礼研究所(Signchology Research Lab)的地方。你需要做的工作很简(gui)单(chu)——写论文,发 paper!
游戏地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187030/__Sighchology_Research_Lab/
春暖花开,岁月静好。你来到了这个研究所,从事心理学的研究。
一切都很美好,你的朋友们也鼓励你。嗯嗯,「像我这样阳光乐观的 girl,一定能够早日发 paper,拿到教职,走上人生巅峰。」
然后「和颜悦色」的老板看着「naive」的你布置了任务:「找文献、看文献、招被试、做实验、分析数据、写论文、发论文。」
听起来很容易的嘛,你蹦蹦跳跳去找文献了。
看起来很容易的样子,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文献,就算找到了?
读完找到的文献,你感觉头有点冷。
没关系,接下来就该招被试了。需要很多受试者才能收集数据做研究呢。
受试者可没那么好找,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崇高的科研事业,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听你在这里 BB。你需要磨破嘴皮子,动用 A++级别的口才,终于网罗到那么一些人接受一下实验。(顺便一提,现实中你可能要花钱,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找到了两三个受试者,他们开始做实验。终于有数据了!你看着可怜巴巴的几个数据点,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分析分析吧,说不定能找到某个假设的显著性结果呢。
均值、中位数、众数,这是常规操作。
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卡方检验,这是基础分析。
要不要来个聚类,要不要来点机器学习?听说神经网络挺火的,能不能把数据喂进去它直接给我出个文章?然而并没有。
是数据的问题吗?可是没有那么多受试者啊。要不试试「高级分析」吧。强大的算法一定能挖出来什么统计学规律的!
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漫长的建模过程中,那个可恶的 p 值就像永不收敛的损失函数一样蹦来跳去。过了不知道多少天,抓掉了不知道多少头发之后,你决定去看看别的文献。
更多的文献,更多暗无天日的补充研究,更多的被试和更多的数据分析!脱发如同秋后的落叶般「秃」如其来。终于,你在某一天发现了某个「统计显著性」。好了,投稿吧!
期刊的选择是个问题,你看着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结果,《心理学前沿》这种就算了,被拒了科研就要打水漂。《搞笑的研究》或者《失败的论文写作》成功率大一点,但是要毕业这点期刊影响力可不行。
最后你还是投了顶尖期刊,然后重复这个轮回。至于科研理想什么的,那是啥,能发表吗?
玩过这个 Steam 游戏的玩家进行了讨论。基本上所有玩家都对游戏打出了好评。
当然,作为如此有话题性的这样一个游戏,玩家们自然也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谈到了搞科研的心得体会。综合起来只有这么几个字:「我太难了。」
某评论指出,搞科研不仅有发论文的压力,还会因为长时间的疲劳、社交隔离和其他原因导致自闭。
另一位玩家表示,搞科研直接让他/她抑郁了。
还有玩家表示,如果你玩游戏的时候就感到不适,最好不要做科研。
不管怎么说,这款真实而扎心的游戏,映衬出了科研人无奈的生活。
这些经历与《Nature》针对博士生的调查基本吻合。调查显示,1/3 的博士生存在心理问题;发论文、学历贬值、导师缺位等种种原因压得博士生喘不过气;此外,由于时间成本过高,多数人宁愿忍受煎熬,也不愿中途放弃,有些甚至为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在踏上科研之路之前你要想办法弄清楚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
虽然只是一款游戏,但正如过来人所说,「如果玩这款游戏让你觉得不适,那就要小心未来的科研生活了。」
封面图来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