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两件事情。美国的一位作者John Locke购买Amazon书评,另一位作者Stephen Leather则用马甲账号来炒热自己的书。这两件事在图书出版界激起一股漩涡。此前一两个月一些在线点评网站也曾因离谱的好评、差评等问题引发混乱。
不过根据Gartrner的一份
报告,这样的事情还只是开始。该公司预计两年内10-15%的在线点评将是由公司购买而来的。随着消费者在点评网站上花费时间的增多,以及这些点评网站对其购物决策影响的不断增加,企业也会越来越倾向于控制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认知。
Gartner的资深分析师 Jenny Sussin说:
随着互联网人口半数以上都加入了社交网络,组织开始用新的办法来抢夺粉丝群、视频点击数以及正面评价,请求给予Facebook主页上的“like” ……许多营销人员已经转向给访客付费、提供赠券等手段来获得好评,以期通过社交网络的“口碑营销”来提高销量、提升客户忠诚度,并实现客户利益代言。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三年前已经做出规定,为热评付费却没有披露评论者得到补偿的公司其行为将构成广告欺诈并会被起诉。因此Gartner认为企业会主动监控差评,同时会给网站制造压力让其删除这些差评。专门从事删差评的“声誉保护”公司因此将会冒头。实际上在我国,职业差评团和职业删差评的组织个人也已经不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点评与被评方的战争也许很难分出高下。Google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检测假冒点评的算法,这家公司总结了假冒点评的行为特征。一是假冒点评往往是集团作战,类似的点评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The Group Time Window)内成批出现;二是评语往往使用相似的语言(Group Content Similarity)。但是Google的算法对于欺诈性的假冒还是束手无策。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赖于网上信用体系的建设以及身份认证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