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20已经告别,2021正在开启。
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不少公司原本的规划,也催生了新的商机。以商业航天领域为例,空天互联网作为未来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正展现出巨大价值,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也支持民间力量的进入,巨大市场需求显现。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新一轮的空天竞赛即将到来。2021年伊始,36氪浙江特别策划《星际赛》系列报道,与商业航天赛道的佼佼者们尽兴畅聊,复盘2020年的得与失,发现2021年的趋势与变化。
本文是其中一篇。
通过谷歌地球软件中高分卫星拍摄的高清图像,寻找令人震撼、神秘离奇的人迹罕至之地,已成为很多地理爱好者的乐趣。而专家学者们,则会通过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来处理遥感大数据,监测地球地表的资源环境动态。
遥感产业前景广阔,广泛用于监测农林、水文、国土资源等领域,遥感技术通过人造卫星、航空平台等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感应遥测和资源监视,从而更好地实现防灾减灾。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去年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遥感业务已有明显的增幅——光学、雷达和射频测绘的新能力使市场增长了11%。
未来几年,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遥感技术还将会为市场创造更多增长机会。到2022年,全球遥感市场将达到216.2亿美元。
我国的遥感应用产业发展同样迅速。航天宏图,作为国内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科创第一股,也走出了一条中国遥感应用领域的典型商业模式。
2008年汶川地震中,灾区影像监测仅能通过飞机遥感完成,效率低、分辨率低。
就在同年,航天宏图成立。
当时,航天宏图承担了灾害遥感方面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任务,并在项目过程中研发了PIE (Pixel Information Expert)1.0版本。
来源/受访企业提供
航天宏图执行总裁廖通逵告诉36氪浙江,公司一直以来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的机遇和政策的支持。
2010年,我国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即“高分专项”),为赛道打下基础,同样也让航天宏图的遥感产品获得了国土、农业、林业等国家部委的重要客户。
航天宏图的PIE产品,随着不同行业应用的需求,迭代了2.0、3.0版本,技术上更加成熟的同时,积累了行业、渠道的对接经验。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发布,明确提出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星座要实现商业化运营。亚米级以上,特别是优于0.5米分辨率的数据是最主流的消费数据。0.5米分辨率,意味着可以使用遥感对车辆、道路、建筑进行识别,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城市管理和国土管理的效率。但此前,此类数据需要向国际商业卫星数据公司所购买。“规划”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我国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的发展。
航天宏图也在这一年乘上行业东风,承担了风云海洋气象卫星、陆地观测卫星等国家级应用系统的建设,产品的标准化、工程化、规范化得到提升。
13年来,航天宏图的PIE产品已经迭代到6.0版本,成为公司核心的基础产品,也是营收的最大来源。
2019年7月,航天宏图登陆科创板,成为遥感应用中国第一股。
卫星数据处理的行业门槛不低,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技术需要快速迭代和更新。
目前,国际上主流产品有ENVI、PCI Geomatica和Google Earth Engine等,而国内产品大多集中于GIS领域。
航天宏图是国内行业中的先行者,正积极推进遥感领域的“国产替代”。PIE是成功入围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的唯一遥感类产品。
PIE-Engine,来源/受访企业提供
此外,航天宏图也积极参与了北斗三号卫星工程系统建设,开发PIE-Map产品,为北斗产品体系赋能,在GIS应用领域也站稳脚跟。
目前,航天宏图已构建了“软件平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的商业模式。
对于整个遥感产业链来说,最“卡脖”的部分来自于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
民用SAR卫星星座,能够突破天气的限制,对全天候遥感监测有极大的作用,而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数据产品。
为此,航天宏图正积极探索从端到端的服务能力,进行产业链上游数据获取端的布局,探索“宏图一号”雷达卫星星座的可能性。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架构,让航天宏图的商业版图更加稳固。
航天宏图的技术能力、发展历程、未来规划,值得中国遥感卫星领域企业借鉴。
以下是36氪浙江与航天宏图执行总裁廖通逵的采访实录:
Q:纵观这几年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您认为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A:一是应用模式的变化,逐渐从单机应用、集群应用发展成为云应用;
二是服务模式的变化,逐渐从数据服务转化为信息服务;
三是技术水平的提升,逐渐从人工、半自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Q:中国遥感应用领域,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A:近几年,遥感应用有三大趋势:
第一是处理速度更快。在15-20年前,一天处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影像是“天方夜谭”。很多时候,获取数据用3年,处理数据却要用5年。如今,云计算技术、算力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处理数据的时效性加快。
第二是数据精度变高。很多年前,我们采用的是摩斯解密或是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但今天,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已经应用到了遥感处理的领域,至少在某一些目标的精度,可以由之前的70%-80%提升到现在的90%-95%,需求率和召回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我国经过多年来高分、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的场站、场网的建设,使得我国的地面遥感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是服务和应用的多样化。在10-20年前,只能看图像和报告,但目前有了5G支持,更高的带宽和延迟,以及终端的模式更丰富了之后,从静态的传统的文字、报告发展成动态的、3D仿真和模拟。展现形式和服务模式更加丰富。
随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卫星数据量与数据种类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对卫星遥感应用的需求,卫星遥感正处在风口上。
但相较于国外卫星遥感产业,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数据、软件、应用模式未来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Q:对于已进入的领域,航天宏图解决了哪些实质性问题?
A:航天宏图基于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在政府的精细化监管、社会协同治理等方面解决了很多实质性问题。
比如,面向自然资源领域三维实景中国建设,我们能提供从数据到软件到信息产品全链条的支撑,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要素监测方面,发挥空天地一体化优势;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提供大气污染监测、城市黑臭水体监测,切实解决城市环境保护监管问题;
面向精准农业,我们能够提供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精确制导农业种植提高产量。
诸如此类的场景还有很多,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已经在各行各业逐渐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Q:航天宏图在哪些方面是领先的?
A:技术层面,PIE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国内院士和专家的认可。2019年,中国测绘学会认为PIE达到了国际水平,特别是“大区域网规模化平差”等处理方面。
市场层面,PIE目前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
有客户曾经使用的是国外主流的三大遥感软件之一的PCI,测试发现该平台对于国产卫星的载荷和模型的打磨不够好,导致在复杂的地形条件的地区对国产芯的处理质量和精度不尽如人意。后来,他在使用航天宏图的PIE时,质量和精度得到了规模化的提升。这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特别是今年,我们有很多订单来自于这类“国产替代”。客户采购了国外的软件,在应用中发现了问题,不过通过试用我们的软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说明PIE的能力可以对标国际水平。
Q:目前市场痛点是什么?
A:目前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应用更加精细化和复杂化,要求使用的技术手段也更加综合化。
整体赛道来说,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最近三四年,空间信息应用还是处于政府和某些特殊用户买单的状态。非传统商业型的客户,如保险、金融,也开始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这也让我们看到新的市场方向。
Q:航天宏图的护城河是什么?
A:高新技术人才是航天宏图这些年高速发展、上市的关键。航天宏图有员工1400余人,其中博士80余人、硕士500余人,留学归国人才及领域专家有近100人。
Q:2020年,航天宏图在技术上有哪些新的成果?
A:首先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我们从17年开始投入研发,到去年PIE-AI的产品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行业上获奖无数。
其次,是加大对云服务的投入。公司从18年开始制定了SaaS服务的战略。2020年新投资了PIE-Engine平台,对标了美国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可以说是国内卫星遥感领域的跨时代产品。11月19日正式发布,已经积累了2万多的用户量。基于华为云和亚马逊云的混合云架构,给用户提供了云上算力。PIE-Engine除了在线用户之外,已经在给一些典型的企业,如新能源行业、电力行业、保险业、农业等非传统用户提供了SaaS级服务。
Q:2021年,公司将有怎样的行业发展计划?
A:一方面,将借助合作伙伴国际市场渠道,借船出海,逐步拓展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国内遥感云服务市场,将产品、应用场景逐步向云上迁移。
遥感应用市场,将会逐渐从专业化向大众化发展,进一步契合大众需求,如精准农业、保险等;其次,遥感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从对陆、对海、对大气的观测,拓展到对空间的观测、对地球物理场的观测等等。
Q:未来空天信息产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航天宏图如何应对?
A:首先,未来三到五年,随着观测能力不断提高,感知能力提高,处理信息的种类和能力更加强大,市场增速会增加,会出现很多领域的百亿级小型赛道。我们要做好应用多元化的准备。航天宏图作为一个平台型的企业,很早就对细分行业部署了事业部和产品集。对于未来的高速发展,可以快速响应和应对。
第二,用户的采购模式会发生变化。目前还是习惯线下交互的模式,但在5G和通讯网络发展之后,线上交互和云服务的方式会更多。所以,航天宏图也发布了PIE-Engine的服务平台,以更好地应对这个变化。
第三,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信息采集端到最终应用端的整体链条需要打通,所以企业需要提高不同环节的能力。航天宏图以前提供的是偏软件的解决方案,在上市之后则开展了对产业上游的探索。目前在积极论证“宏图一号”雷达卫星星座的可能性。这与目前国内大多数光学商业卫星不一样,航天宏图的星座是SAR卫星星座,目前,国内市场尚未有成熟数据产品。希望能够通过弥补自主数据源能力的提升,增强竞争力,打造一个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平台型公司,更好为空天信息各行各业用户带来更有价值的服务。
36氪浙江「星际赛」系列专题报道,现已开启征集报名。如果您深耕空天产业多年,也希望外界了解公司2021最新进展,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从中挑选优秀的创业公司进行报道,我们与您的距离,只剩下一个二维码。
「星际赛」报名通道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