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作者:建国,36氪经授权发布。
疾风知劲草。2019 年是华为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一年,但重压之下,这家以强大生存能力著称的中国科技公司仍然取得了稳健增长。
3月31日,华为发布了 2019 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 85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1%,净利润为 62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正向增长:华为运营商业务销售收入 2967 亿元,同比增长 3.8%;企业业务销售收入 897 亿元,同比增长 8.6%;最受人关注的消费者业务则保持了稳健增长势头,全年全球发货智能手机超 2.4 亿台,销售收入达到 4673 亿元,同比增长 34%。
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致辞中说道:“2020 年,华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既要克服长期‘实体清单’限制的挑战,也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未来一年的发展,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面对未来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唯有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聚焦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开放创新,才能抓住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2019 年 5 月,华为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华为智能设备无法继续搭载海外用户长期使用的谷歌移动服务,华为智能设备在海外的使用和销售受到冲击。
重压之下,华为仍然在 2019 年取得了 8588 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成绩,净利润 627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91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 22.4%。如果将净利润平摊到一年的每一天,华为一天净收入为 1.7 亿元人民币。
这成绩背后,消费者业务功不可没,4673 亿元的总营收占到总销售收入的 54.4%。与之形成对应的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在 2018 年仅占总收入的 45.1%。已然撑起半边天。
华为的智能设备并不仅限于智能手机,还包括 PC、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等等设备,这一切均建立在“1+8+N”的全场景战略之上。
华为智能设备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协同关系。以华为手机与华为笔记本的交互为例,前者搭载了 Android 系统,后者则是 Windows 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系统屏障,但华为工程师巧妙地通过 NFC 标签搭配自研传输协议,使得两者之间的文件图片传输、文字复制粘贴以及屏幕协同等操作,形如一个系统。真正意义上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屏障,让二者互联互通。
这样的例子存在于华为其它各个产品当中,依靠设备间的协同关系,华为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服务生态。打通电脑、平板,甚至智慧屏之间的连接,目前只有华为做到。
▲华为 Freebuds 3 和 Mate30 Pro
各个领域相互促进,使得华为智能手机在 2019 年发货 2.4 亿台,位列全球第二,PC 发货量则同比增长 200%,智能穿戴业务发货量同比增长 170%。
华为抓住了核心技术,仅是芯片领域,2019 年就发布了多款芯片,包括消费级别,用于智能手机的麒麟 990 5G、可穿戴设备的麒麟 A1 和用于智慧屏的鸿鹄系列,还有商用级别,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以及面向 AI 计算的昇腾系列等等。
取得这些成果,离不开华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础研究允许“浪费”,并非做出来卖出去,就叫“成功”,“成功”是多路径的,要宽容失败,科研上的不成功也培养了人才。
因此华为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华为有一条铁律,即研发资金投入要超过总营收的 10%。2019 年华为研发投入达 1317 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销售收入 15.3%,同比增长 29.7%。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 6000 亿元人民币。
2019 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 96000 名,约占总人数的 49%。其中约 15000 人从事基础研究,包括 700 多位数学博士、200 多位物理和化学博士、5000 多位工学博士。
授权专利方面,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 85000 件,90% 以上为发明专利。
尽管三大业务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但在具体业务,仍然透露出一些问题。
除中国市场之外,华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欧洲。年报显示,2019 年欧洲中东非洲市场总收入同比 2018 年增长仅 0.7%,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在亚太地区,出现了同比下滑 13.9% 的情况。
华为并未回避净利润增速下滑和海外销售收入下降的问题。年报中提到,亚太地区负增长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运营商市场投资周期波动、消费者业务不能使用 GMS(谷歌移动服务)生态”。
同时,徐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道:“净利润下滑是肯定的, 5 月 16 日被纳入实体清单后,华为加大研发,努力‘补洞’,致力于重构供应链。”他估计华为智能设备海外销售损失了 100 亿美元左右。
如果从产品周期上来看,华为上半年发布的 P30 系列旗舰手机,并不在限制之内,因此在海外的销售未受到过多影响,上市 8 个月出货超过了 2000 万台。
理论上受影响的旗舰主要是下半年华为 Mate30 系列手机,然而在上市不到 100 天时间里,依靠其强大的产品力,Mate30 系列仍然出货超过 1200 万台。2019 年全年,华为发布的 5G 手机 占据5G 手机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名。
然而 GMS 的空缺,仍然是华为亟需弥补的。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在 GMS 无法使用的前提之下,2019 年华为仍能保证收入基本持平,已非易事。
徐直军提到的“补洞”主要体现在华为在海外大力推动 HMS(华为移动服务)生态发展上。
2019 年 8 月,华为在深圳召开 2019 华为开发者大会,宣布全面开放 HMS 核心服务。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华为采取与当地知名信息、网络服务商等供应商建立合作,目前 HMS 已拓展到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AppGallery 月活用户数超过 4 亿。华为还拿出了 10 亿美元的资金与资源,启动“华为耀星计划”吸引和扶持全球开发者,至今已有超过 170 万的开发者加入到了 HMS 生态建设当中。
这一措施最终目的便是为了用 HMS 代替 GMS,建立起自身更好的软硬件生态。徐直军直言:“华为 5G 手机的海外销售,取决于 HMS 系统的建设。”
对于华为来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是一件无法预测的挑战。国内疫情已受到控制,华为复工复产已全面恢复。但由于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华为无法确定供应链是否受影响,同时由于“实体清单”影响,产业界预测华为的零部件储备也快要用完了,2020 年将是检验华为供应连续性能否保证的关键一年。
在华为长达 140 页的 2019 年报当中,“开放”这个词语出现了 103 次。例如开放透明、全球开放合作、构建开放生态、华为云对外开放等等。
华为甚至将“开放透明”做成了一个单独的板块,放在年报的第七页。该板块之上,是“2019 年关键业务进展”。足见华为对“开放”的重视。
其实不仅是在 2019 年年报当中。3 月 26 日,华为 P40 系列海外发布会开场,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发表了简短的演讲,重点便是在“开放合作”上。他表示,让合作伙伴、消费者和开发者们一起合作共创,将一切变为可能。
“开放合作”成了 2020 年华为的发展基调。在年报中,华为强调将坚持全球化运营,与伙伴合作共赢。
不管未来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华为都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产业生态,与全球伙伴合作共赢。华为不会走向封闭和狭隘的自主。我们坚信,合作才能 共赢,开放才能先进,这是世界趋势。
事实上,细化到具体业务上,华为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开放合作。例如 IoT 生态,华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它坚持做自己能做的产品,而更多的产品,则交给合作伙伴,并提供 HiLink 让其加入华为 IoT 生态,使其与其它产品联动。又如 HMS 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全球合作伙伴与开发者的支持。
再如全球 5G 的建设,需要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和运营商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
而 5G 恰好是华为未来的方向。截至 2019 年年底,全球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60 多家运营商发布了 5G 业务。目前中国的 5G 部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 2019 年全球 5G 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未到规模部署阶段。因此 5G 占华为运营商业务和整体收入的比重都非常小。“2019 年 5G 收入只有 30 多亿美元。”徐直军表示,“但 5G 在全球的热度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这样一个技术让全球消费者熟知。”
在 B 端市场,华为在全球全力推进着 5G 的落地。一方面,华为与其它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5G 标准的演进,完善 3GPP Rel-15 等相关协议,另一方面则推出了 5G 超级刀片基站等解决方案,使得运营商在 5G 网络的铺设上更加方便灵活。
同时华为推出全栈混合云方案,构建 5G+云+AI+边缘的混合云服务,支持运营商提升 IT 效率,加速面向 5G 2B/2C 业务创新。截至2019年底,华为在全球已和100多家运营商开展深入的云服务合作。
华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5G 网络覆盖率将达到 58%,这给予了华为很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风险与受益共存,在实体清单和全球疫情双重影响之下,华为还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徐直军坦言:“2019 年对华为是最有挑战的一年,今年是华为最艰难的一年。2020 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