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地区的Uber车主在打开Uber客户端时,应该会看到一个“优步同行”(“uberCOMMUTE”)的欢迎页。这个优步同行是个什么样的产品呢?我们先来看看Uber的官方话术吧:
使用 “优步同行”的车主,可在每次出发前,在司机端选择预设的常规路线,或者手动输入目的地,并发出拼车申请。优步系统将通过算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智能匹配,推荐最合适的一位顺路乘客;双方将按行驶距离分摊油费,从而更好地实现公益绿色出行。
怎么样?这和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51用车、天天用车、微微拼车是不是有点像?对了,这就是顺风车、拼车。
只是优步同行与史上任一款顺风车的产品雏形都不同,其他顺风车需要预设线路,提前预约,而且顾及到“顺风”的属性,因此把选择接单与否的权利交给了车主,也就是需要手动挑单。优步同行把这一概都省了,直接“即时+派单+同路匹配”。
这个产品设计有着重大意义。在我看来,它就像是一个hybrid,是个“快车/低端专车”+“顺风车”属性的混血儿。
你看,“即时+派单”,快车/低端专车属性,是人民优步这个产品的基本逻辑,虽然偶有出现白领车主在夜间收车时想要回石景山,Uber却派单让他去燕郊的情况,总体而言Uber的全局效率是最大化的,Uber也借由人民优步这个产品成为滴滴出行在用车市场的最大制衡力量。“同路匹配”不用多说了,顺风车属性。
那么,Uber为何要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这样一个产品?最近,政府的专车管理意见即将出台,即所有用于运营的私家车辆都需要营运证才能上路,如果坐实,这对Uber 和滴滴专车、快车而言将有巨大影响。而滴滴顺风车这类产品,则由于其公益属性依然是政策照应的红人。
那么就变成滴滴顺风车这样的产品。Uber这次推出优步同行,不仅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顺风车(“同路匹配”),而且还一举升级了顺风车的产品设计。凭什么顺风车非得预约,不能即时发单?凭什么非得让没有效率的人类车主选择接不接单,让卓有成效的机器人派单不就好了?只要单量够大,人民优步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给车主乘客匹配出最契合的线路。
从人民优步到优步同行,对Uber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之前Uber是老美思维,牺牲局部效率,着眼于全局效率;现在Uber更接地气、更亲民、更中式,既着眼于全局效率,也让每一位车主更愉快(理论上绝不会出现要回石景山结果被派去燕郊)。Uber推出优步同行,只是转换了下思维方式,却让整个产品都根正苗红了。
本来就有不少乘客拥趸的人民优步,这次可能由于其对车主的示好态度,再呼啦吸引来一群车主拥趸,从而进一步拉动供给。
这里我还要捎带提下,为什么人民优步从快车产品转向顺风车有可能成功。顺风车从人群定位是白领车主(不是黑车车主),前不久,人民优步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对中国六个城市的优步车主做了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车主都有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超过七成的车主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三分之二的车主已婚且育有子女。也就是说,人民优步的车主大部分是很有价值的白领车主,有潜在的公益拼车需求,且规模庞大。
遥想今年五月初我等待滴滴推出顺风车/拼车(当时尚不确定最后的产品名称)的时候,5月7号,滴滴在从未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在杭州推出滴滴快车项目,而且滴滴当时对快车产品的描述也是“公益性搭车服务”。也就是说,与我之前的预期不同,滴滴的 “公益性搭车服务” 不是只有顺风车这一款产品,快车和顺风车,在当时都符合滴滴对“公益性搭车服务”的定位。
也就是说,滴滴快车和顺风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滴滴快车却不能仿照优步同行的做法,从一款快车/低端专车产品洗白成顺风车,目前也不太可能与滴滴顺风车合并,原因很简单,滴滴快车和顺风车车主完全是两个人群,一批是“从良”的黑车车主/以拉客为营生的,一批是白领车主,这两群人的眼界、谈吐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弥合。这是受众面更广的滴滴必然要承受的。
这也是为什么滴滴快车前两天推出了拼车功能,它的进化方向现阶段只能是人民优步+,而不可能是优步同行。
我曾在《关于滴滴顺风车你们都想错了:它不是什么公益搭车项目,它才是新型出租车公司》中提到,滴滴顺风车是滴滴规避政策风险的绝妙一着,这个在另一种隐蔽层面上类似出租车机制的顺风车,正被些聪明人打掩护,它正在成长为新型出租车公司,并把人人都发展成为 “出租车司机” 。
而现在,滴滴顺风车,又有了一位“亲密爱人”。它是优步同行。
我是 36 氪作者,关注汽车行业,报道切磋请加微信信 KatherineLWong
题图致敬我最爱的《盗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