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市场情报洞察 >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转载时间:2022.02.09(原文发布时间:2018.09.19)
11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1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点财经”(ID:yidiancaijing),作者 刘煜。36氪经授权转载。

生意、欲望、原则三者如何平衡?而当生意违背原则时,原则高于生意,还是生意大于原则?

关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几天前与向上金服CEO袁成龙有过一番对话,他频繁提及的一个观点是,做企业要有跑马拉松的状态和心态,在创业过程中要存有道德心,责任心以及恪守底线的原则意识。

近段时间,国内企业危机正在此起彼伏的爆发。从P2P接连爆雷引致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到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引发医药界的巨震,再到滴滴顺风车再度出事激起民愤,再到自如甲醛疑致阿里员工罹患白血病。

一系列企业危机事件,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中国的创业环境:

为什么中国企业家在创业过程当中屡屡跑偏,甚至达到漠视规律和秩序,枉顾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地步?

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企业都是当中至关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当这一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许是整个企业家导向都出现了问题。

至暗时刻,有必要重提企业家精神。

追本:选择对与错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就曾经在《哈姆雷特》中发出过关于选择的灵魂呐喊。

欧洲政治家莫尔更是慨叹,“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人的一生充满选择,而在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当中,选择更是无处不在。

只是危机频发之下,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中国的企业环境:企业家在做选择的时候,如何才能不跑偏?如何能恪守内心的道德律?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言,假如创业公司是一艘驶向成功彼岸的船,创业团队则是驾驭风浪的crew水手。一叶舢板能够穿越重洋,抵达成彼岸;而巨型游轮也可能触礁沉默,魂断海底。所以,选择加盟哪家创业型、成长型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船大船小,最重要的是船长及其团队。

而根据其近几年来做创业投资和辅导的经验,中国创业者,技术上不差,但他们最缺的就是人文修养。对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等人文知识与素养的缺乏,使得他们在面对客户、市场、以及利益纷争时,没有足够的精神与心灵支撑。技术与商业模式是大楼,而人文教养是地基。地基看不见,但决定大楼的高度与坚实度。

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中也曾经提到过,中国许多企业家的体内潜伏和滋生着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正是这些至今不为人察觉的“失败基因”,使他们始终无法真正地超越自我。

在其看来,这种“失败基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二是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三是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观察近期诸多位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企业——滴滴、长生生物、自如、部分爆雷的P2P平台等,三大“失败基因”无疑正中靶心。

透过“自如甲醛疑致阿里员工罹患白血病事件”可见,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长租公寓助推房租上涨的声浪不绝于耳,但归根结底,在租购并举方针下,民众有以更高房租的支出,获取更好租住体验和租住服务的权利,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但当民众支付了更高的房租代价,获取到的却不是更好的租住体验,而是连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要受到威胁时,这就已经不仅仅是正常商业逻辑的问题,而是关乎资本与利益凌驾下,企业价值观、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失,而罔顾健康与生命的问题。

企业的行为往往由企业家的个人意志所主导,而谈到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归根究底,唯心而已。

撇除外部环境的影响,上述种种企业危机的出现,对社会及民众造成的伤害,极大程度上正是源于企业家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导致的完全功利性行为。

溯源:监管是与非

企业家的个人意志虽然决定着企业的行为,但经济宏观环境的秩序的建立却不能仅仅依靠道德。

1800年,当法国经济学家J·B.萨伊杜撰出“企业家”这个名词时,他是这样下的定义: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

20世纪中期,西方最重要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这样简洁地描述说: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亦提到,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萨伊或熊彼特乃至马克思都没有从道德的范畴来规范企业家的行为。可见,仅仅依靠道德来维护市场秩序,显然并不现实。

是以,在强调企业家企业家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的同时,政府及监管部门所提供的法律法规框架,某种程度上,正是类似于企业家行走过程中底线一样的所在。

某种程度上来讲,近期爆出的一系列民生问题,事实上监管方面都责无旁贷。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按照国务院调查组对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的事件定性,长生生物实际上生产的是“劣药”而非假药或者毒药。

调查说明显示,长生生物并未按照有关规定,疫苗生产应当按批准的工艺流程在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内进行。但该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狂犬病疫苗生产成功率,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包括使用不同批次原液勾兑进行产品分装,对原液勾兑后进行二次浓缩和纯化处理,个别批次产品使用超过规定有效期的原液生产成品制剂,虚假标注制剂产品生产日期,生产结束后的小鼠攻毒试验改为在原液生产阶段进行。

熟悉疫苗行业的人士向笔者透露,监管部门对于类似长生生物这种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行为的处罚,是一经发现,罚没违法生产所得的三倍,但这与长生生物违法生产所得的巨额利润空间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也是为什么医药行业违反生产工艺组织生产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因为违法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洛克在《政府论》中就提到,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缺失了公平和正义的秩序引导的经济发展,也必将陷入混沌之中。

格致:企业短与长

我们强调企业家要有自发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这是从生而为人的角度出发的理想要求;我们强调监管和经济秩序的建立,是要构筑经济行为的行为底线。

但企业家需要深刻意识到,经济规模和人文道义,二者之间绝非互相对立和矛盾的所在,从本质和长远的角度上来说,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更大程度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一个企业,只有当你的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你才会思考“今天我存在是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也只有当你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的时候,社会才更好地反哺于你。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在与袁成龙交流过程中,他就提到,自己挺认同马云的一句话:一个真正卓越的领导,一定不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

哪种是个人英雄呢?一个企业出了危机之后,力挽狂澜,泰山崩于前而不变,拯救企业于水火,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一个真正卓越和优秀的领导者,他应该在太平盛世时,就尽力避免这种危机的发生。

这也就意味着,在行业处于繁荣或爆发期时,他已经预先想到了风险和责任,不盲目跟风。

袁成龙和马云所说的,其实就是企业家精神中远见精神的所在。一个真正卓越的企业家,其所应该着眼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而应该是企业更加长远和美好的未来。

曾几何时,P2P行业确有许多平台因为走捷径、钻空子而快速做大,但在时间的长河中却最终消失殆尽。

“你要说这些业务有没有时间窗口,它确实有时间窗口,但是从长远来看的话,你真的是想做那一两年的业务吗?那是挣快钱的事情。我们看到好多,比如说现金贷,好多公司一时风头无两,但最后不是也不让干了吗?过去所挣的钱不都要吐出去吗?”

“当你想清楚了这个事情的时候,慢慢发展难道不好吗?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你非要像蹦极一样,上上下下把自己颠散了。”

在袁成龙看来,金融这个行业跟其他传统行业有非常大的区别。其他行业,一买一卖,买卖结束的那一刻,风险和收益,收获和损失可能都已经很明确,买卖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结束。但是金融业务恰恰相反,当一笔交易促成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有没有风险,能不能获得收益,都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后才能得知。

“对于客户,对于出借人的财富安全的担心,可能比担心自己的财富安全还要更多,因为那是你从事这个业务最关键的东西。”

“我们希望跑完马拉松全程,我们不希望在前面一百米、二百米就力竭了。”一番交流中,这样的话不断的在我耳边提及。

也确实,一个企业唯有怀抱着对于风险的敬畏和危机感,“不求快而求稳,不求大而求强。”,夯实综合素质,才能成为长距离赛跑中的剩者。

而剩者,乃是最终的胜者。

论道:企业家精神

在和袁成龙交流过后,我一直在思考,企业家精神到底是什么?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美国著作《基业长青》一书中,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通过潜心研究18家卓越不凡、长盛不衰的世界大公司——包括宝洁、强生、索尼、福特、IBM、摩托罗拉等的成功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高瞻远瞩的公司几乎都虔诚地保存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基础稳如磐石,不会随着时代的风潮变异。高瞻远瞩的公司的基本目的、生存原因可以作为千百年的指路明灯,就像地平线上恒久闪亮的星星一样。由此,它们基业长青。”

为什么在同样条件和同样水平下,经过几十年发展后,一些公司会得到长足发展而另一些却逐渐衰落?《基业长青》的研究结果给出的最终结论是:核心理念的坚守。

这与我们所提到的企业家精神殊途同归。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

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

而从此前爆发的系列企业危机上看,我国企业家在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提升上,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日本寿命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有20000多家,寿命超过200年的日本企业有3000多家;在德国、法国,也都有将近1000家,美国尽管自独立以来才200多年历史,但美国百年老字号也有1000多家。相对而言,据一些统计,中国企业中超过150年寿命的老字号大概不到10家。

当然,造成这样的结果,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在政局稳定的当下,将企业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考验,都应该成为每一个创业者的终极目标。

结语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这是个会学习的系统,所以它身上无可避免有设计者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某些烙印,因此,我们在价值取向上需要非常审慎。今天我们眼前的这些血淋淋的案例,都将成为影响监管走向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

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激活了最初的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有了释放才能、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与自由,让这些人变成了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创新活动的实践者。

今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同样需要、甚至比以往更加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存在。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致中国企业家:除了利与欲,还需恪守心中的道德律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市场情报洞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限时免费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