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市场情报洞察 >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转载时间:2022.02.10(原文发布时间:2016.09.05)
19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8次

今日(2016年9月5日),IDC发布《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增长依然迅猛;小米的市场份额仍居国内市场首位,但与上一季度相比,其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下滑。

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954万台,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81.4%。其中,以手环、儿童手表、智能跑鞋为代表的基础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92.1%,以智能手表为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3.4%。

在去年四季度的报告中,IDC就预计,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保持52.9%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8300万台,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28.5%。IDC在报告中称,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虽然没有智能手机市场如此大的规模,但也可称为未来5年“新风口上会飞的小金猪”。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经理肖晶认为,海外市场的可穿戴设备功能以健身追踪为主,而中国市场的产品形态和功能更为丰富,这使得中国基础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同时,对比其国际厂商,中国厂商对本土化细分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入,更容易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肖晶的分析在具体厂商的市场份额上也有所体现,二季度中国市场前三位厂商,都没有出现国际巨头苹果的身影。相反,本土厂商小米,一直是中国榜单上的“王者”。

然而,小米的市场份额却在二季度有明显下滑。此前两个季度,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四成左右,但在二季度却仅有三成,对比上一季度下滑了十个百分点。同时,其出货量也下滑了将近两成。而二、三名乐心和小天才,则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肖晶认为,中国可穿戴设备本土厂商的综合实力有了快速成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由硬向软的转变:不管是以小米、乐心为代表的健身手环,还是以小天才、360为代表的儿童手表,厂商都已经逐渐将关注点从硬件性能转移到应用和软件平台的开发。

其次是功能由小到大的成长 :从小范围的创新开始,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必备功能”越来越多。2015年,中国厂商推出城市公交支付手环,如今支付已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一项重要功能,包括通过NFC支付,和通过智能手表安装APP进行扫码支付。这使中国厂商成为可穿戴支付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还有是渠道由点向面的覆盖:2016年更多的厂商选择线上线下全平台发售,而在2015年,大多厂商首发新品通常选定单一电商平台。

最后是市场由内向外的扩张:肖晶认为,中国可穿戴设备厂商除了在本土市场深耕外,已陆续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IDC发布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小米市场占有率从2014年的4%上升到了15.4%,同比暴增超过九倍,排名仅次于老大Fitbit,领先于苹果、Garmin和三星。这可能与小米手环在印度等海外市场获得成功有关。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今年,出门问问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众筹,一个月内获得9955人的超过200万美元的支持,超越pebble等智能手表在该网站的众筹成绩。中国手环厂商bong拿到泰国电信旗下子公司380万只运动手环的采购订单。

肖晶认为:“以小米、乐心、小天才为代表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厂商在经过本土市场快速、残酷的洗礼后,其所积累的产品功能、软件技术、渠道策略等优势正使其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继手机出货量下滑之后,小米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跌近两成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市场情报洞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