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都说今天的印度就像5年前的中国一样,是一片尚未开采的宝地。那么,新的一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创投动向呢?本文编译自Sid Talwar在Tech in Asia上发表的题为“VC picks: The 3 hottest trends for startups to watch in India in 2018”的文章。
这是我第4次为Tech in Asia写预测类的文章了。坦白而言,作为一名印度居民、消费者和投资人,相较于过去几年,我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期待。许多初创企业都在努力将印度建设成为一个更为宜居、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并且科技也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试图将支离破碎的印度社会重新聚合在一起。
新的一年,我将高度关注以下3大趋势。
2018年,一切与“健康”相关的产品都将大卖。
2015年,焙乐道公司(Puratos)旗下的《品·未来》杂志(Taste Tomorrow)刊登了一篇关于“印度消费者饮食偏好预测”的文章,几乎半数受访者都希望,在未来10年内,食品能变得更加天然、充沛和新鲜。
今年初,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展开了一项调查,接受调查的印度消费者当中,半数希望未来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印度成为了第五大“天然”食品市场。
然而,更广为人知的是,印度著名板球运动员维拉·克里(Virat Kohli)宣布不再担任百事公司(Pepsi)的品牌大使——这不仅是一个出于道德层面的决定,更是在响应其粉丝群体秉承的价值和理念。
无须多言,保持健康已经是印度人心中的头等大事。并且,你最好相信今年的话题将被“健康”二字所垄断——我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饮食结构,以及锻炼的频率。
那么,谁将从中牟利?
大量初创企业进军食品产业,提供更加新鲜、有机和健康的替代品,包括新鲜果蔬、健康食品罐头、冷榨果汁、即食便当,种类繁多,应有尽有。随着这些公司找到价格点,采取多渠道的分销系统,我认为这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它们将给我们提供前所未有、丰富多样的选择。谁不想来一盒低脂的牛油果呢?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因为汗流浃背不再是运动健身的全部。你可以去健身房打卡,也可以下载记录软件来辅助锻炼;你可以在线上接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在线下报名私教课;你可以摄取蛋白粉,也可以服用维生素补剂。在这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过去20年内闻所未闻的。
在运动健身行业的背后,有一整套零售的生态系统,提供瑜伽裤、动感单车、内容消费,一应俱全。期待这类产业成为2018年的领军力量。
在印度,慢性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它也是最好预防的疾病,许多初创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预防保健初创企业正在运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人们战胜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这类患者需要在脱离医生监护的一段时间内,采取无创的方式,逐渐改善病症。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得到不断的支持,这十分必要,又极度稀缺,科技公司致力于改变现状。
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饰我们共有的难题。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表示,问题无处不在:传粉者数量减少,危及粮食安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剧,降低人类生活质量;耕地短缺和土地退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多样性。
这些担忧和疑虑终于在过去几年内逐渐得到了印度人的重视。有趣的是,印度文化所坚持的哲学和价值一直都强调一种永续的生活方式,然而我们却与这种理念渐行渐远。一切都变了。
相较于去年,我今年碰到的印度人明显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许多初创企业都将“地球”视为优先考虑的事物,并且他们在经营和营销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他们从无到有,逐步搭建起供应链,因此在源头就能注入环保理念;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时机恰到好处,因为相较于以往而言,消费者愈发注重环保。
我最近接触到了一个服装品牌,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可持续性,包括采购材料、制造产品和节约能耗;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计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用了多少水资源,以及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和废料。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生产的服装无懈可击。
假设其它条件均等,你会选择哪一个品牌:有环保意识的,还是没有的?
对零售业而言,2018年将成为突破性的一年。我们将见证更多品牌和创新的出现。作为消费者,我们将得到多种多样、前所未有的产品选择。
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儿,每一个对2018年做出预测都包括“品牌”二字。原因很简单:“印度不存在品牌”,或是“市场过于碎片化”,亦或是“机会太多了”。我当然同意这些说法,但这早已人尽皆知,绝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秘密。真正该给2018年画上的问号是:“一个品牌该如何成功?”。
想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我认为需要意识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意识到,主掌品牌生死大权的刽子手其实是消费者。曾几何时,哪个品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买它——无关质量、价格或用户体验。品牌也抓住了这一点:只要提高广告预算,拓展分销渠道,就能取得成功。
如今,由于社交网络的出现,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基于产品质量、价格公道和用户体验,进行选购。各大品牌当心了,我们不会再任凭你们胡作非为了!
其次,需要重视民族文化和消费者决策风格的关联性。去年,我曾说过,“为印度而造”的产品才能取得成功。我错了,应该是“为印度人而造”。
我们需要产品反映自己的情感诉求,也希望它们能够提供一种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二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今大多数产品都忽视了这一点。现状在改变,虽然缓慢,但无疑在改变。在印度,皇家恩菲尔德(Royal Enfield)过去3年的销量,每年都能超过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Raymond公司曾将一名衣装革履、鉴赏羊毛的白人男性作为广告牌的内容,现在则变为讲述“印度土布的故事”。Patanjali(名同印度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是印度发展最快的消费者品牌。
可以预见,未来胜出的品牌将秉承这些理念,消费者也能获得质量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量身定制,符合我们的审美情趣。
编译组出品。
编辑:郝鹏程、王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