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市场情报洞察 >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转载时间:2022.02.19(原文发布时间:2021.09.01)
18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85次

昔日备受市场追捧的顺丰,现在门前冷落车马稀。

8月23日,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中报,业务似乎仍未能扭转颓势,“近利润同比下滑近80%”成了媒体最爱的标题。中报发布次日,顺丰控股股价上涨6%,但第二天又跌了一半回去。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从基金经理,到普罗大众,顺丰几乎无人不知。在一季度业绩暴雷之后,这家“国民品牌”股价先是暴跌腰斩,然后拉出一条直线,市值在2600~2700亿之间已经震荡徘徊了4个月了。

机构投资者一方面认为顺丰仍然深陷泥潭,股价目前仍然不便宜,缺乏吸引力,一方面又在密切关注,试图能找出一丝“困境反转”的迹象和信号,就像彼得·林奇抓住克莱斯勒的反转那样。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但最新的顺丰中报,似乎并不让人兴奋。粗浅看,顺丰中报给出两条信息:一是收入快速增长,但代价是毛利率下滑;二是亏损仍然严重,“增收不增利”。

先看第一个:顺丰中报营收同比增24.2%;业务量超51亿票,同比增长40%;今年二季度行业增速为29%,顺丰则有37%,超过平均——这个增速放龙头身上,就是大象起舞的感觉。

但增收并非来自利润丰厚的“时效快递”,而是来自价廉量大的“经济快递”——顺丰的时效快递增速只有6.5%,而经济快递增速高达69.2%,后者拖累顺丰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7%跌到今年的10.1%。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这也导致了第二点——增收不增利。

顺丰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6亿,其中二季度为17.5亿(一季度亏了9.9亿),但其中包含了接近11亿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置物流地产),因此算下来2季度只赚了6.5亿,同比下滑严重。

因此,市场普遍认为顺丰的中报乏善可陈。但我们通过精读,发现中报里隐藏着大量没有解读出来的细节。本篇文章,我们将聚焦顺丰的半年报,结合部分调研信息,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电子发票,还在冲击顺丰吗?

2. 经济快递,还要亏损多久?

3. 为什么快运板块增长如此之快?

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01 电子发票,还在冲击顺丰吗?

复习一下,顺丰的快递业务分为两种: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前者是以时效为核心要素的高交付、高溢价、高毛利业务;而经济快递便是牺牲时效换得更低价格,但市场规模大,赚钱常需以价换量。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时效快递是顺丰起家的根据地,也是收入和利润的大本营:在2020年,顺丰时效业务收入663.6亿,同比增长17.4%,远超邮政EMS等对手,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市场第一。

但2020年时效业务看起来不错的增长,其实受益于疫情。在疫情期间其他航空快递公司(主要通过租客机机腹来运货)因为民航停飞大受影响,拥有75+全货机运力的顺丰运力供不应求。

由于时效业务是C端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存在,所以直到现在很多人对顺丰业务的理解仅仅止步于时效件。因此,2021年一季报的暴雷后,人们帮顺丰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罪魁祸首:电子发票。

媒体喜欢用“时代抛弃你,往往毫不留情”这句话来形容顺丰的困境: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大量寄送发票的需求消失,导致顺丰赖以起家的时效件营收下滑,最终引发利润的崩塌。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一季报后流传较广的一个观点来源:网络

在年初的股东大会上,王卫是这样阐述的:“顺丰B2B 商务件(工商业快递)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化的普及,包括邮寄发票的需求消失,工商业受到一定的挑战。”

换句话说,电子发票冲击顺丰这个事儿,并非完全杜撰,而是事实,顺丰自己都承认了。

但顺丰一季度的亏损其实很难单纯归咎到电子发票上,巨额亏损的更多原因还在于其主动下沉到“通达系”的腹地展开搏杀的结果。但既然电子发票的确有冲击,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电子发票到底冲击多大?

顺丰从未公开过时效业务的构成,因此我们只能从财报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这需要精读的耐心。我们首先在顺丰的业绩说明会上(大概600多家机构参加),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数据:

时效件“月结”客户中,商务类客户比例由2020年上半年的33%,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24%;而消费类客户占比从47%上升到50%,工业及其他类客户更是从21%上升到了26%。

通过翻去年的中报,我们知道顺丰2020年上半年“月结活跃用户”为147万,2021年同期为155万。如果把“月结活跃用户”等同于“月结用户”,那么结论是:顺丰的商务类月结活跃客户从去年上半年的48.5万,下降到了今年的37.2万。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这里需要声明一下:上述推算均来自于顺丰的公开信息(公开财报和业绩发布会),统计口径的最终解释权显然是属于顺丰,欢迎顺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供大家研究和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作出一个结论:时效件的商务类客户“活跃度”的确在下滑,无论原因是不是电子发票,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接下来的问题就关键了:这种下滑对顺丰的冲击大吗?

答案是可能没那么大。从结构上来看,商务类客户占比只有24%了,不到1/4;而消费类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因此可以这样说:顺丰的时效业务早已从主要送文件,变成了主要送高端消费品。

比如你从小米商城上下单一个新款手机,负责配送的就是顺丰。而由于消费品的体积、重量通常都比商务文件要大的多,因此单价会更高。而生鲜的线上渗透率提高,也给顺丰带来了新的增量。

工业品也是这个逻辑。中国制造业向海外和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价值的工业品也有中长距离时效运输的需求,比如电子产业链的关键元器件如芯片、镜头、传感器等。

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增长,这也解释了中报里的这段话:

截至报告期末,月结活跃客户约155万,2021年上半年月结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2%,月销售额万元以上客户数量增长23%,月销售额百万级客户收入占比逐步扩大,电商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固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第19页)

翻译过来就是:在月结用户增长不多的情况下(147万→155万),月结客户收入增长却超过了32%——这显然是客户结构变化的结果。

在8月23日的业绩发布会上,顺丰高管也这样阐述:“随着产业、消费升级,商务件需求逐步被新技术取代,而延展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中去。价格分部通过产品分层实现逐步优化。”

邮寄发票的需求萎缩是一个确定的趋势,但高端消费品和工业品使用顺丰来邮寄也是一个确定的趋势。在消费类客户只占“月结”用户的1/4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电子发票对顺丰的冲击仍然存在,但多亏消费品和工业品的迅速补位,顺丰时效件业务远没沦落到“被时代抛弃”的地步。

当然,投资者也不要对这块业务抱有太高的预期,因为消费品在疫情后的大环境下,高增长也未必靠谱,而能用得起顺丰的工业品也没有那么多,所以顺丰这块业务如果未来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

顺丰肯定要打造增长的“第二曲线”,他们选的方向是主动下沉,跟“通达系”肉搏经济快递(大部分都是电商件),这部分做的怎么样了呢?

02 经济快递,亏损还要持续多久?

顺丰拓展经济快递业务,与其说“下沉”,更准确的其实是“产品分层”,因为单一的产品结构无法应对多元的市场需求,毕竟买8000块一台的iphone12可以用飞机送,8块3双的袜子用飞机送,那就是高射炮打蚊子。

因此,顺丰一手握着“现金奶牛”的时效件业务(虽然奶速增长不快了),一手推出新产品开拓经济件业务,只是现阶段情况是:经济快递虽高速增长,但要想盈利甚至打平也是臣妾做不到啊。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顺丰速运的黄河三角洲分拨中心

2019年5月,顺丰就推出了特惠专配来切入经济快递业务,目前该业务板块已推出三大产品:电商标快、特惠专配、丰网速运,区别如下:

1. 电商标快:直营制,价格约为6-7元,送货上门,是顺丰直营品牌下的电商主打产品,时效较好,“相较于特惠专配,电商标快83%的线路时效标准提升1天”。

2. 特惠专配:直营制,价格约为4-5元,送货上门。主要使用“填仓”策略,时效低于电商标快,地位其实有些“不上不下”。

3. 丰网速运:加盟制,属于专门为“下沉”搞的品牌,价格在3元以下,在义乌甚至1.6~1.8元发全国,至于送货上门嘛……就不能保证了,跟“通达系”一样。

三路大军齐发,兵峰直指莫斯科,就问你通达系怕不怕?

按照经营模式,快递公司可分为直营制和加盟制,前者有顺丰、中国邮政领衔,后者则以四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百世、韵达)等为代表。顺丰90年代做过加盟,后来则变为纯直营。

直营模式意味着自己掏腰包买米,加盟则是自己买一部分、加盟商买一部分,企业的资本开支相对较轻,规模扩张快,但时效不能保证。这次顺丰重拾“加盟制”,可见“下沉”决心之大。

当然,在6月份《快递的最后一战》这篇文章中,我们揭露了顺丰“下沉”的一个小心思:主动杀入“通达系”腹地,封死他们向上做时效件的企图。目前来看,这个战略至少部分成功了(唯一部分突破封锁的是圆通,这个我们以后可以再写篇文章来讲)。

今年上半年,顺丰的经济快递业务增速达69%,单量增长了107%,如下图: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但要想把经济快递领域的中通、韵达等公司“拉下马”,顺丰必然要“舍得一身剐”。目前盈利情况如下:

电商标快:今年二季度实现正毛利,但增速似乎并不比行业快;特惠专配:目前没有正毛利,顺丰预计会对增量客户进行迁移管控,要么网上迁移到电商标快,要不往下迁移到丰网。

而目前亏损的大户其实是丰网,业绩发布会上高管这样表示:“丰网是公司长期坚持发展的新业务,在坚持投入的同时,下半年要守住亏损,优于行业服务质量,小幅提升业务量。”

目前全国性的加盟制快递网络要想达到盈亏平衡,至少需要达到2000万单/天,而顺丰想通过增加品牌认知度,提供“优于行业”的服务质量,把盈亏阈值拉低,进而提前实现盈利。

笔者预计,丰网的亏损还至少要持续1~2年,但市场一定会在盈亏平衡来临之前提前反映。密切跟踪单量和行业价格战,是能够判断这一拐点的基础。这方面我们会持续跟踪。

03 为何快运板块增速如此之快?

物流这个行业,其实不止送快递。

异地送的包裹叫“快递”,20公斤以上的货物叫做“快运”,同城送的就叫“同城急送”,食品配送通常需要“冷运”,医药物流则需要“精温”,还有为大客户专门定制的“供应链服务”等等……

顺丰是唯一可以提供多元产品的主要玩家,它非快递业务的收入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已提升至近31%,这一比例在业内绝对领先。其他主要玩家如四通一达,目前在收入端仍严重依赖电商快递。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顺丰所有业务一览

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是仅次于快递的业务:快运。

简单来说,20Kg以上包裹都可以称之为快运;复杂来说,其具体可以包括四种类型:① 重货包裹(单票20-100公斤)② 标准零担(单票100-500公斤)③ 整车直达(3吨以上)和 ④大票直送(单票500-3000公斤)。

顺丰快运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0%,达115亿元。收入增长非常快,但亏损高达5.08亿(主要亏在一季度),同比去年多亏了4个亿左右。但恰恰是这块业务,是目前顺丰最具突破性的业务。

从8月23日的业绩发布会便可见到端倪:尽管快运业务上半年亏损加剧,但顺丰快运的CEO黄偲海(德邦11年工作经验)仍然是出席发布会的高管里唯一的垂直业务负责人。

快运市场规模高达万亿,目前头部企业集中度较低,顺丰从2015年开始布局重货运输,很早就实行了“直营(顺丰快运)+加盟(顺心捷达)”的双轨制,这比快递领域的双轨制还要早。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尽管上半年出现亏损(去年同期高速路桥费免费),但顺丰在业绩发布会上这样表示:“我们做了货源结构的调优,Q2利润(同比)基本打平,6月实现半个小目标(5000万)的转正。”

另外,顺丰在8月份推出了一个重磅产品:快运标准达。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顺丰官网上的快运标准达介绍

这个业务把重货包裹(单票20-100公斤)和标准零担(单票100-500公斤)两个产品打通,并提供时效保证,属于在业内“首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目前周复合增速为11%,高于其他产品。

因此,在顺丰迷宫一样复杂的中报中,目前占比只有13%的快运业务其实是最大的亮点。在经济快递业务目前还处于战略投入阶段的背景下,快运最有可能成为顺丰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

04 尾声

今年4月,顺丰季报暴雷,我们在《顺丰怎么了》这篇文章中,回答了快递行业的基础问题:民营快递靠什么赚钱?顺丰市值为何大起大落?中国民营快递的规模对标美国是否合适?

结论是:民营快递行业的赚钱根源,从早期的躺赢城市化红利,变成了必须加大投入、主动塑造行业格局,而顺丰在做的就是加大资本开支,以洗走对手来获得更强竞争力,一季度亏损的主因,也是它正处于资本开支周期顶峰。

这是王卫的主动选择,他在年初业绩暴雷时这样说过:“如果短期的利润承压能换来长期的竞争力,有机会将顺丰打造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那我愿意调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这是重要的战略。”

所以投资顺丰,核心是抓住市场重拾其长期竞争力的时间点,时效件的企稳、经济件的盈利、快运的突破、鄂州机场的投入使用……等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速这些时间点的提前到来。

快递不是特别好的生意,但顺丰无疑是一家好公司。远川将持续跟踪,为您带来更多的财报精读。

参考资料:

[1] 产业互联网时代,谁在重写供应链,产业家

[2] 围攻“怪兽”兴盛优选,腾讯《棱镜》

[3] 卖个菜而已,用得着996吗?,远川研究所

[4] 涌动2020| 社区卖菜的隐喻和终局,远川研究所

[5] 社区团购突然火爆:十几个平台抢一团长,月收入轻松过万,第一财经

[6] 全景生态流量半年洞察报告,QuestMobile2021

[7] 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商务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余佩颖,编辑:李墨天 戴老板,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顺丰的水逆结束了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市场情报洞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限时免费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