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遇西安”(ID:xaic2018),作者:刘军伟,36氪经授权发布。
随着一季度西安经济数据的出炉,西安市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西安社会经济系列发展报告。
其中,从工业、交通、企业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西安经济发展的基本层面。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西安同样表现亮眼。
《2020年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显示,西安新成立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六位。
那么,具体到企业自身发展上,信心如何?
一季度,西安市统计局针对全市529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企业景气指数129.3,较去年四季度提升8.2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33.2,提升9.7点。
按统计标准,100为景气临界点,120到150为“较为景气”区间,往上为较强景气,一季度西安市企业景气继续向好。
这得益于近年来,西安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日益完善的产业结构及投资、发展机会的增多。
一季度西安市企业景气状况报告显示:
从企业规模来看,全市大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49.3,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1.0;中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33.6,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7.0;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23.8,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8.7。
不难理解,规模越大的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越大。去年疫情之下,大型企业更能在市场中沉着应对,企业发展信心相对较强。随着疫情的控制,经济复苏之下,最明显的是小型企业的成长。
西安市2020年度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9235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27547户,占了“半壁江山”。
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升幅最大,景气指数为105.8,较去年四季度提升20.1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20.0,比去年四季度回升32.7点。
其他依次为规模以上服务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
住宿餐饮和旅游产业关联度最高,疫情之后,西安的文旅产业复苏最快。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假期,西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81.6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61亿元,西安跻身国内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
旅游业的火热,也极大推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今年,这一趋势仍会持续。以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为例,西安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接待游客1690.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1.6%,旅游总收入106.62亿元,同比增长686.9%。
此外,调查中的4643家非工企业认为盈利状况持平的占46.3%,减税降费是企业受益最多的政策措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疫情之下,西安密集出台税费减免、纾困解难等政策措施,共计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280亿元左右。
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当地的营商环境、产业机构、人才资源等紧密相连。
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开展了“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专项调研。
在调研中,71.4%受访企业对当前西安营商环境评价总体“满意”,其中42.9%的企业表示“比较满意”,28.6%的企业表示“非常满意”。
受访企业对西安市政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生活条件”满意度最高,为85.7%;
其次是“简化税务管理程序,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占78.6%,“优化提升公用事业服务水平”占64.3%。
事实上,营商和招商,在西安已经被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实行招商优惠政策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做到诚信招商、服务留商。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西安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主体。
比如,大幅提升企业开办、土地供给、水电气报装、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办事效率,试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等。
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发挥“市长特别奖”等激励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产业结构优化上,西安以“6+5+6+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让各个领域的企业,在西安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西安也在为相关产业发展,积蓄相应的人才。
今年以来,西安创新人才引育激励机制,设立5亿元市级人才发展基金,发放硕博人才奖和求职创业生活补贴,年内预计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以上。
在过去几年,西安在城市“抢企大战”中不断领跑,但企业引进来,发展才是关键。让企业有发展的信心,更需要一个包容、开放的市场环境,这也是眼下,西安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