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每经网”,作者:任钢;36氪经授权转载。
中国民航局官网前不久公布了2019年中国机场吞吐量数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毫无疑问,再次超过上海虹桥,位列全国第七。
单看这一数据,已经不新鲜了,但如果结合今年初,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报告获批的消息一块解读,空港未来对于西安的意义,相当于让西安站在了“世界中心”。
其实看看上海虹桥便知,十几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是对外的窗口。
反观西安,在房地产红利减褪,全球经济遭遇“黑天鹅”的当下,依赖土地财政的老路越来越窄,挖掘自身优势,借助政策机遇,吸引前沿产业才是西安重回巅峰的必由之路。
未来,围绕咸阳国际机场建起的“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就是发到西安手里的好牌。
资本早已闻风而动,一个依托超级交通枢纽的“世界中心”,正在西安酝酿……
原上海市长应勇调任湖北之前,曾三个月内两次专程调研虹桥商务区,以致于第二次调研时,很多媒体的标题都是“应勇再赴虹桥商务区调研”。
至于“再赴”的原因,大概率是当时即将召开的进博会。但应勇的讲话,显然还有“再赴”的深层意义。
从国家战略维度,虹桥商务区是上海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
从功能定位维度,要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从城市发展维度,虹桥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要打造高效绿色的国际交通枢纽区、开放引领的国际会展贸易区、创新共享的世界级商务区、生态宜居的主城片区。
从一个机场发展到如今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交通优势是虹桥成功的主因——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长途、地铁等八种交通方式于一体。
便捷交通带来的信息、资本以及人才,让虹桥在短短十多年间,就成为了可与浦东等肩的区域。
可虹桥是人家的虹桥,西安除了羡慕,有没有机会呢?
去年谈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今年再看,西安空港已经在朝着虹桥的路子走了。
1月,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明确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以打造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的航空物流枢纽、西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三位一体的枢纽机场”为目标,建设“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构建五洲相连、陆空联运、无缝衔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
一句话,重塑新门户。
待三期扩建工程全部完工交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成为拥有4条跑道、4座航站楼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阎良机场城际、西安法门寺城际)、地铁(14号线,且拟规划12号线、16号线)、捷运、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超级交通枢纽。
交通禀赋不相上下,为何不借势在西安造一个“虹桥”?
资本的嗅觉已经查探出商机。
2016年,上海虹桥世界中心在虹桥商务区拔地而起,这个不同于市中心超高层写字楼的商业综合体,汇集了甲级总部办公、创意办公、生态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商业中心、娱乐中心等多种业态,同时还是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的主功能区,全方位对接和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旁边就是国家会展中心,十五分钟就可到达虹桥机场与高铁站,高速公路两小时内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
绿地当年把世界中心建在这,就是看中了虹桥的交通优势和未来市场机遇。
而市场的回报亦非常可观,两届进博会就带来了一百多个国家,近百万的境内外采购商,虹桥已然成为世界中心。
再看西安,2018年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虹桥,且同样获批临空经济示范区,加上三期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推进,西安的机遇早就被资本盯上。
此前绿地230亿重仓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就是要以同样的逻辑,同样的功能结构,在西安打造一个“世界中心”。
而且,项目已经启动,绿地希望复制上海虹桥的成功。
当然,得承认城市能级不同,国家定位也不同,但西安也有自身独特的时代机遇。
关中平原城市群获批后,西安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
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提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的重要枢纽地位,这是西安当下发展的国家站位。
年初,国家发改委再次表态,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的投资力度。包括推动城镇落户、着力提高重点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等。
也就是说,未来围绕空港的航空、铁路、高铁、捷运、公路、地铁的交通枢纽优势还会被进一步放大。
西安东西互济,陆海联通,正在成为可能!
如果仅是盖住宅楼,建综合体,一般的开发商早就趋之若鹜了,因为太过熟悉——无非是买地、盖楼、卖房。
但房地产红利过去,国家调控趋严,还走那条老路,无异于浪费资源,错失机遇。
上海虹桥世界中心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产业导入,企业聚集,让一个偏远的区块,快速成为可与市中心CBD比肩的商务区。
在西安,绿地同样希望这里能发挥出区位价值,让产业主导,产城融合。
这是绿地的强项,也是绿地作为城市运营商的理念。
当年在西安高新区锦业路,从荒郊僻壤到高楼林立,从最早的绿地世纪城,到后来的绿地笔克会展中心、绿地假日酒店,以及都市之门、领海、蓝海、智海大厦和绿地中心,可以说,绿地一手打造起了高新区的锦业路板块。
但建起了高楼大厦,更关键的是要把产业、资本、人气带来,所以后来绿地又发挥集团的资源优势,引入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锦业路。
现在的锦业路片区,汇聚了浦发、中行、华夏、建设、工商等20家银行机构,保险、期货、资管、会计机构上百家以及阿里巴巴、中建八局等世界百强企业。
仅绿地中心A座就入驻了超过200家企业,世界500强企业7家,增加区域就业人口8000多人,每年创造税收超过12亿……
这给一个区域带来的价值,早已超越房地产企业,而是实实在在的城市运营商。
绿地将此概括为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产城融合。
此前,绿地集团已经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房地产业务扩展到大基建、大金融、会展、进口贸易、旅游设施、进口商品直销、酒店等多元化的业务。
在绿地,造城模式也已经进入了4.0版本,造城的同时,通过导入自身产业资源,链接外部尖端企业,在做大做强自身产业的同时,也提升了所造之“城”的物质价值,使房地产主业和综合产业相互促进、互相增值。
也正因为如此,西安未来的“世界中心”,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