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市场情报洞察 > 印度打出组合拳,中国企业能招架得住吗? >

印度打出组合拳,中国企业能招架得住吗?

转载时间:2022.03.05(原文发布时间:2020.08.02)
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王晓枫,编辑:郝洲,36氪经授权发布。

印度打出组合拳,中国企业能招架得住吗?

图/Pixabay

今年4月以来,原本运转良好的中印经贸往来因为疫情和边境对峙遭遇严重打击,印度政府在多个领域出台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性政策,几乎堵死了从直接投资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中印主要经贸渠道。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政府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很多限制措施仍在酝酿中。

“印度政府出台这一系列政策并非政治表演。”中国工商银行孟买分行副总经理杨绪红对《财经》记者表示,一些人原本认为是印度总理莫迪因疫情压力而出台的权宜之计,但中印边境爆发近50年来伤亡最严重的对峙事件后,风向全变了。印度各政府部门都在出台政策抵制中国项目,一些印度国企也宣布可能取消与中国公司的采购和投标项目。

投资规则骤变

这一系列举措从今年4月就初见端倪,当时印度主流媒体都在炒作中方的一项正常金融交易,即中国人民银行曾略微增持印度金融企业HDFC股票, 根据HDFC提供给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三月底持股比例达1.01%(后减持)。按照印度监管要求,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1%,企业要在每个季度末向交易所披露持股变动情况。

对于该交易,HDFC董事长迪帕克·帕雷克(Deepak Parekh)明确表示,各央行代表各自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买入股票是常见做法。交易所记录也显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持有超过3%的HDFC股份。

 “关于央行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这个没有问题,第一是为了增值,第二是为了保值,因为现在各国的央行都会在全球主要国家采取组合基金投资的方式来配置资产。” 印度大恒竺成(Linklegal)律师事务所顾问李钦对《财经》记者表示。

印度政府似乎并不这样理解,有内部人士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透露,虽然此举在法律上并无不妥,但却令印度财政部感到不安。印度政府带着这种情绪在4月突然出台外商直接投资(FDI)新规,要求来自接壤国家的投资都必须事先经过印度政府审批,变更现有外国投资的印度企业所有权也需要获得政府批准。

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国接壤,鉴于其他邻国基本没有能力对印度企业进行收购,这一新规明显指向中国。这使得中国投资都需要取得印度政府的事先许可,事实上形成了“国家安全审查”。 

担忧证券投资而出台的措施最后指向了实业投资领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大陆资本很少投资印度股市,印度政府只是用此事作为由头,真正意在限制FDI——中印经贸关联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关于印度经济增长对中国依赖程度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印度政府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十几年中国在印度的FDI约为23亿美元,但实际数字可能远不止于此,因为官方数据并未纳入经由其他国家进入印度的中国资金。该报告估算,中国对印度的直接和计划投资远超250亿美元,而印度在电信、制药和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过分依赖中国投资。位于孟买的印度本土智库梵门阁(Gateway House)数据也证实这一点,印度有30家独角兽级别企业,中国在其中18家持股。投资集中在科技行业,中国在这方面对印度有很大影响力。

这项针对中国的投资限制政策并非政治作秀,据悉,约有50份涉及中国投资者的申请正在接受印度方面审查,但印度方面拒绝透露涉及哪些公司和哪些投资。包括印度驻华领事馆在内的多个印度政府机构一直在与投资者及其代表进行沟通,以寻求对这些投资提议的明确解释。印度知名律所Krishnamurthy & Co合伙人阿洛克·桑克(Alok Sonker)表示,近几周,至少有10名中国客户就投资印度事宜向他寻求建议,投资审批时间表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阻碍印度和中国各方照常开展业务。 “实践中这一要求已经对很多中国投资者的项目产生了延误等不良影响,印度政府甚至指示其驻中国的使领馆对投资者进行面试,让不少中国投资者唏嘘。”李钦说。

对于目前接受审核的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杨绪红表示,尚未听说哪家公司项目获批。“赴印度投资的大型中国企业基本上都在我们银行开户。我看了FDI审批政策,走流程基本上要3个月,从四月出台到现在都三个月了,还没有客户通过新政审批的消息,只能静观其变。”杨绪红说。

经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相比还在审核中的项目,中国互联网企业则最先受到冲击。印度是中国手机APP最大国际市场之一,用户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然而,自6月以来,印度政府已经先后分两批禁止106个中国APP,这其中包括影响力最大的TikTok(抖音国际版)和微信。此外,还有275个中国APP已经上了印度政府审核清单,包括广受欢迎的一些游戏APP。上了名单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封禁,这让印度这个中国手机APP主要海外市场的前景很不明朗。 

印度政府此举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仅以TikTok为例,市场研究公司Sensor Tower曾分析,TikTok在被判下架两周时间内损失的新增用户约为1500万,TikTok官方也曾表示两周内的日均损失为50万美元。

由于印度目前民族情绪高涨,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印度政府可能会为了安抚民意将禁令从软件领域延伸至硬件领域。对于这种可能性,一位印度著名财经媒体人对《财经》记者透露,印度不太可能将禁令延伸到手机硬件企业,因为没有强大的印度国内品牌可以替代,但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已势在必行,新冠肺炎疫情和边境冲突让这一切成为优先事务,政府会努力推动本土化制造。 

为了对冲这种担忧带来的影响,印度政府出台补充条例,强调对已经做实业投资的制造业影响不大。印度政府此前为发展制造业,支持在印度建厂的手机产业或家电产业链等投资,会在14天内完成相关审批。

但鉴于边境对峙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仍颇感担忧,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将产业链转移至印度的智能手机相关企业。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印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份额已超过80%,为了生产价格更便宜的手机,中国公司已在印度各地投资数十亿美元来新建设施。

“在边境对峙后,风向全变了,政治限制使新投资进不来,原有投资也不愿扩大规模,再加上疫情影响,他们会将产能收缩。”杨绪红说,不久前,一些中资企业员工因为疫情搭乘包机回国,目前还有至少2000名华人滞留印度,目前印度疫情很严重,每日确诊病例增幅达5万(仅次于美国),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在疫情严重的大城市,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开工率不足,销售低迷,再加上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敌视,中国企业未来可能在此举步维艰 

中企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著名智库威尔逊中心亚洲项目副主任迈克尔·库格曼(Michael Kugelman)认为,当在新闻上看到印度人将中国电视机扔出窗外时,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标,表明公众希望政府做些什么。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斯里拉姆·乔利亚(Sreeram Chaulia)也指出,如果边境僵局不降温,印度可能会采取针对涉及所有中国贸易和投资的新措施。

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商品实施进口限制。根据《印度时报》和印度《经济时报》两家媒体报道披露,玩具、钢管、钢条、消费电子产品、电信产品、重型机械、纸张、橡胶制品和玻璃等物品将于2021年纳入印度的强制性标准(BIS)体系,BIS将在2021年3月前为371个产品项目制定强制认证标准。今年4月份,印度政府已经宣布10月1日起对照明、键盘、蓝牙耳机、USB外部硬盘驱动器、电磁炉、电饭煲等12大项产品实施BIS强制认证查验,此次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实施进口壁垒被一些印度政界人士认为是印度最有力的经济武器之一,因为印度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国之一,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总值是6395.2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5156.3亿元,自印度进口1238.9亿元,贸易顺差达到3917.4亿元。印度方面在边境对峙后一直就拿清关做文章,虽然放行一部分,但总是不通畅,最近又暂停与中国的EMS等国际快递服务,使跨境电商遭受打击。

印度政府部门也出台政策抵制与中国相关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项目,印度公路及公路运输部长尼丁·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表示,印度将不允许中国公司参与该国高速公路项目,即便是合资公司也不允许。不仅是交通项目,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印度一直依赖中国设备来发电及输电,以提供廉价电力,但电力部门也出手了,规定印度企业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和部件将需要得到政府许可。电力部将检查所有与供电有关的进口产品,看是否构成网络威胁。涉及印度电力部门招标的中国企业大多是国资,将受到很大影响。 

在部门规则中最重磅的就是财政部在7月23日对印度公共财政规则进行的重要修正。新规要求凡与印度接壤国家的企业,在参加印度公共采购项目招标之前,须向印度工业和内部贸易促进局(DPIIT)登记,接受安全核查,能否通过是个问号。但享受印度援助的邻国不受此规限制,因此事实上受到限制的就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也就是相当于在新规之下,印度所有政府机构不得从中巴两国采购商品和服务。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前五个月中印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仅为283.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3.1%。华经产业研究院为一家市场化研究机构。

如何招架印度的组合拳? 

“我们与印度服务贸易主要是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服务,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筑公司和安装企业。这部分企业深受上述新规定打击,印度政府大项目都采取招投标,中资企业在新出台限制规定下会很难做。”杨绪红说。

对于印度政府部门最近针对中国的密集行动,李钦认为,目前印度政府对中资企业的限制,更多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行政行为,尚未上升到印度从内阁层面全面对中国投资的抵制。但不排除未来印度从整体层面出台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系统性限制。 

如何避免上升为系统性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关键在于两国能否尽快恢复互信,消除边境对峙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像当年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会晤,迅速弥合洞朗事件带来的分歧,因此未对中印经贸带来实质性影响。

目前中印双方也在进行积极对话,7月24日,中印双方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17次会议,双方在表态中释放积极信号,即充分肯定两国一线边防部队脱离接触、缓和现地局势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妥善处理现地剩余问题,推动边境局势进一步降温。将继续举行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和两国边防部队军长级会谈,加强边境地区信任措施建设

在两国政治对话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风险信号。印度在很多领域对中国是结构性依赖,例如,中国在印度原料药进口中占比68%,在某些原料药进口中占比将近100%。很多印度商务人士和专家均表示实施限制措施给印度造成的痛苦不会比带给中国的痛苦少,但印度政府一些官员则坦言印度有承受巨大经济打击的心理准备。

更有分析认为印度可能会借机倒向美国,推开中资,拥抱美资。谷歌近日宣布未来5年在印度投入100亿美元设立数字化基金的举措可谓初见端倪。 “如果印度倒向美国,那么两国很难像以前一样对峙后迅速修复,如果这样就对中国企业比较悲观。”杨绪红说。

互信若得不到修复,那么中国企业头上悬着的剑又多了一把,那就是印度《敌国资产法》。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曾在文章中指出,1962年中印爆发边界冲突,印方在无法律支持背景下,仅依据“印度国防规定”这一行政命令,便将在印中国公司与公民财产全部没收,交由所谓的“印度敌国财产监管局”(CEPI)保管,失去财产的中国公民或被印度政府抓起来或被迫移民他国,失去财产的中国公司则被迫撤离。

恢复互信仍需时间和时机,但中国企业亟需解决限制措施带来的损失,印度政府也尚无收手趋势,对于是否有应对的权宜之计。杨绪红认为不乐观,因为权宜之计几乎被堵死了。他举例说,针对投资限制,原本有人建议可以先去新加坡开公司,然后再来印度投资,但投资新规强调要看公司最顶层实际控制人国籍。又如,有人说将下架的APP换马甲重新进入印度市场,这根本不可行,因为法院已经给这些公司下通知,如果继续经营就涉嫌刑事违法,换马甲后若被查出,就面临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印度打出组合拳,中国企业能招架得住吗?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市场情报洞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限时免费的市场情报洞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