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唆麻”(ID:techsuoma),作者:科技唆麻,36氪经授权发布。
各位同学大家好啊,我是罗翔老师,今晚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案件。
张三因为公司拖欠工资,合同违约,且在多次提出和平解除劳动关系时被拒绝,因而只好提出仲裁,谁知道公司也提出仲裁,并反向张三索赔3000万。
问:公司的行为损害了张三的正当权益没有?损害了没有?肯定有。
但公司的行为构不构成违法?构不构成?构成。为什么构成?
因为之中有一个小插曲大家注意到没有,张三在收到公司寄给他的案件材料里,震惊地发现里面有自己在中信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那这就非常值得研究啊!
……走错片场了好像。
好了,言归正传。上面案件中的张三,就是池子(本命王越池),是在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中怼天怼地无所畏惧,敢在吴亦凡最火的时候“善良”地提醒粉丝再继续刷榜凡凡的双眼会永远被蒙蔽;
也敢直怼汪苏泷假吹笛子而在对方拉下脸面寻求和好时微信压根不给人通过的暴躁吐槽团成员。而他的公司,就是签约了李诞、思文、庞博等脱口秀演员、编剧的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0年5月6日下午15:39,池子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长文,直接甩出一封给笑果文化的律师函同时,还发长文对其违约行径,乃至违法行为进行了控诉。
如果说这件事仅仅停留在合约纠纷的层面上,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员工和公司撕逼大戏。但是,回到我们的开头,池子表示“在笑果文化寄给我的案件材料里面,我竟然发现了我在中信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之后我们打电话给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说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划重点,个人账户交易明细,大客户。
所以意思是说:隐私很重要,银行替你保,若有大客户,底线随时抛?
除了感叹一句中信银行牛X,我们还需要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情发生背后的逻辑。
首先,明确一点:如果池子所言不假,那中信银行此举的确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那么是不是说,假如笑果文化要证明自己没有违法,就需要证明从中信银行拿到池子近两年的流水并打印出来,是通过了执法机构才达成的正当行为?
玩笑归玩笑,必须提出的是,关于调取他人银行流水,各地已经有过先例了。
按照相关法律,如果确有需要查询某人的银行流水,比如是法院指定查询,那么就需要两名法院工作人员携带两证工作证和执行公务证,以及法院盖章的查询文书办理。但目前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很多大城市只要律师持有法院签发的调查令就可以到银行调取当事人银行流水,武汉,北京,上海都有过相似案例。比如,2012年引发的这样一份试行规则:
昨晚中信银行晚间回复表明正在内部核查。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应有的共识是:要在纷繁的信息中保持理性。所以,任何人在核查结果出来之前,直接给中信银行扣上必死帽子是不负责任的。并且从刚才角度来看,可以合理猜想池子口中提及的“大客户要求”会不会是沟通不当导致的呢?如果池子缺少确凿证据,之后若被中信银行反咬一口,告他诽谤,那池子可能要赔的就不仅仅是3000万了。
而且大家有没有好奇,笑果文化和他扯皮就扯皮,要他银行流水干嘛?看他买了几双球鞋?有没有偷学时间管理法?不,事实上,我们或许可以“不怀好意”地猜测,因为银行流水能摸清池子的收入来源。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这或许是在这场合约撕逼战剧本杀中的搜证环节,你池子告我违约?好哇,你也不看看你做了什么!明明说好了签了约你就是我的人,我来养你,不能和其他公司私会,那如果你银行卡里有其他公司给你打来的钱,这算什么?算接私活,算违约。
猜想归猜想。7号凌晨00:56,中信银行连夜发了一封给池子的致歉信。表示王越池先生的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被调取调查属实,已经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看起来好像回应很及时,公关很迅速。但是这封道歉信实在槽点满满。
第一,这封致歉信足够正式吗?仅是发了一条微博,没有纸质版,甚至没有落公章。
第二,将此番行为归咎于“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对不起,这好像应该是“没有遵守法律”,刑法第253条,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条例,建议中信好好研读一下。
第三,对王越池先生的赔偿只字未提,避重就轻;
最后,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根据相关规定,所谓撤职,是撤销现任职务,一般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从新任职,如,原为司法厅长,职务层次为厅局级正职,撤职处分后,撤销司法厅厅长职务,按照副厅级及其以下职务层次安排工作。所以真把观众当猴耍了吗?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就在上个月,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涉嫌受贿,被决定逮捕。对他罪行的指控中,条条令人跌破眼镜。
“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向贷款客户借用房产,由他人支付应由其本人承担的费用;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工录用中违规为他人谋取利益;价值观极度扭曲,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违规经商办企业,为本人及亲友攫取巨额利益;贪欲极度膨胀,把贷款审批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在贷款授信、审批等方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行长、支行长接连出事,这就是中信银行上行下效的企业文化吗?
可预见的是,中信接下来不仅股价跌到骨折,储户也将大批流失,等着关门大吉吧。
说完事件本身,我们还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和笑果撕逼的是池子?
一方面,有“暴躁95后”标签的池子近几年光芒太盛,性格缺陷也显露无疑
在节目中怼天怼地、不管不顾,在今时社会这或许算是一种“刚”的魅力,说不定有一大批迷妹排着队想被池子喷到狗血淋头。但是,没有大学学历、过早遭受毒打的他,是不是在社会中过度放养和纵容了自己?怼吴亦凡和汪苏泷时有人说他蹭热度,但其实不是。
他发表任何言论时都不考虑话从口出会遭致什么后果,从来如此。
当年他参加传媒大学的艺考,结果“面试都他妈没过”,直到后来去到该学校办脱口秀,他站在台上抬起下巴说“听说当时面试我的两位老师也在场,呵呵,你们也有今天!”
他也曾在姜思达的采访中说过:“公司只有李诞能管得住我!”而当谈及喝酒这件事,他说,“我也不管对方是谁,我也不找理由,酒不好喝,我就不喝”。
这样的性格难免在圈内树敌,也不难想象在当一个脱口秀社畜时会和老板撕破几次脸皮。
另一方面,脱口秀大火后,行业发展迅猛,资本迅速涌入。笑果公司基本垄断了整个脱口秀产业链,为了持续圈钱,圈更多的钱,就无法避免要不断捧一批批新人。
脱口秀至今仍是小众事物,笑果要在在国内打响“脱口秀”的概念,就需要有池子这样有个性独特、天赋异禀的脱口秀演员来吸引观众、压住场子。所以那会儿池子是什么?是公司的香饽饽啊,他前脚四处撒完野,后脚公司就会提着小罐茶(狗头)四处赔不是、给他提裤子。
但是,随着《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的爆火,脱口秀这种舞台艺术想要持续发展,就不得不向娱乐圈的资源和涌入的资本低头,笑果文化旗下有李诞、池子又如何,市场和流量才是唯一导向,不断更新换代的明星嘉宾阵容才能不断保证收视率。
这种唯商业趋势带来的后果也很快显现出来了,前有池子退出吐嘈大会、张博洋退赛,再到王建国决赛中的怨怼丛生。显然,相声圈、脱口秀圈就是娱乐圈的子集,遵从着同样的生存法则。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当今年 1 月解约事件甚嚣尘上之时,池子发文说:“希望大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我知道很难清醒,领导很精,用所谓喜剧的梦想牵着你们走,带你们天天做大梦。公司要赚钱是没错的,但是自上而下的肮脏,自己人搞自己人。”
“我做脱口秀的朋友们,我心疼你们,因为脱口秀内核的那个东西,我们知道是什么,还要被逼装作不知道,这很可悲。不要被驯化,不要放下,得奔着去。咱们的路还很长,要是走错了,就更长了。”
有人可能会问,李诞情商这么高、如此明事理的人难道就不能从中调和一下吗?还真不能。在资本之下,谁还不是个打工仔?明星的话语权真没你想象的那么大。
李诞曾经就在播客“车间访谈”中无意中发过牢骚:我的工资不高,但老叶(叶烽,笑果文化创始人、董事长)的工资是真高。听听,这句话像极了你我平时对着朋友吐槽,我工资不高,我们老板工资才是真高!
这还真不是调侃,这就是事实。虽然名义上算是联合创始人,但贺晓曦(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通过笑果文化股东之一笑乐,在笑果文化的持股数是李诞所持股权 5.04% 的两倍,超过了10%。而池子在回应此前关于是否与李诞不合的微博的截图中也显示,李诞表示“我就不打听了”,显然对于池子与笑果彼时的纠葛并不完全知情。
最后不得不提,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脱口秀行业也半残了。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连《歌手》这种致力于打造最佳舞台、乐队效果的节目都改成了线上录制,虽然仍有话题度,但节目效果大打折扣。而脱口秀这种最为看重现场感染力、追求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艺术,要维持热度和曝光量,就真的太难了。
当然,大家都看准了如今大火的直播平台,赶鸭子上架开始直播脱口秀,但是说实话,效果不好。
一是形式仍属小众,话题度有限;二是一旦脱离了线下售票的变现方式,脱口秀的盈利和发展遭遇了凛冬。如果没有疫情,笑果文化今年在国内外都有相当规模的巡演计划,所以损失应该是相当大的。如果池子了解这一点的话,就应该清楚自己维权之路比较坎坷,毕竟公司已经举步维艰,要再从他们嘴里抠点钱出来比登天都难!还不如干脆把事情摆在明面上来说,舆论的压力或许能为自己的吆喝添几把火。
随着笑果文化和中信银行的后续回应,这件事情可能还远比此复杂,或许还有更大的瓜,或许还有反转。但这件事拿出来撕,不论结果如何,终究是难看的。把资本圈中的残酷现实再一次暴露在了大众面前:没有知遇之恩,没有兄弟之情,有的只是无尽的利益纷争,尔虞我诈的商业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