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单车疯狂铺量换市场的时间段,“单车围城”现象令人头疼,背后问题直指运营难、用户素质低。如今,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单车的规范使用问题已经得到重视,除了自上而下的监管,单车品牌们也开启了自我觉醒。
近日,配合着武汉新一轮的单车减量计划,哈啰和摩拜推出了禁停区和电子围栏,并建立了相应的用户信用体系,后台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指导线下运营范围调整、单车调度清运等工作。用户若有二次以上的违停行为,若骑行摩拜则将被收取5元管理费;哈啰用户则会面临20分或50分的信用扣分,若信用分过低,用户每小时骑行价格也会上升。
也同样是在武汉,近期首批300辆搭载有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的青桔单车投入测试。一位行内人士告诉36氪,这种芯片的成本会很高,能实现厘米级定位。据湖北日报,该芯片可以帮助单车实现“入栏结算”管理,未将单车停放入规定地,App将无法结账并收取额外调度费。
不止是武汉,深圳、北京等多地近期也开启了严格的监管。
在北京的部分中心城区,也开始要求共享单车停放在指定的道路划线区域内,在规定地点外停车将被收取2-5元不等的调度费。深圳日前对共享单车的运用做出了规定,经营者若未按规定及时清理乱停放车辆的,拟由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配合监管,单车品牌们也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此前ofo也在罗湖区和福田区试行了“有桩”模式,路面上并不设立实体桩,用户在结束订单之后需要找到专用的停放点,否则将缴纳20元的车辆管理费。
除了加强日常使用监管,各地还对单车总量做出了限制,4月份的涨价潮之后,7月份共享单车又迎来涨价:哈啰再次涨了时长费,和最初相比,一小时从1元钱涨到3元,和公交车的优势已经无差;摩拜的涨法更直接,在上海、深圳、太原和成多个城市提高了起步价。
涨价只是共享单车有序生长的序幕,这表明理智下来的共享单车市场开始重视营收。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共享单车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依旧是运营粗放。这也加速了单车的折旧速度和维修难度,拉低了使用率。因此,比客单价高得多的罚款,或许不失为一种颇有威慑力的“自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