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 旷世敏,《商业评论》高级编辑,36氪经授权发布。
商业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它每天都是新的。
昨天光芒万丈的企业,今天可能就黯然退场;昨天籍籍无名的企业,今天也许就一鸣惊人。那么,商业世界究竟在奖励什么样的企业?
除了等待时间给出答案,《商业评论》将通过之前深度采写过的3个企业的故事,为你拨云见日,窥得商业世界的奥秘。
1994年,曹德旺突然感觉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仿佛一夜之间,国内一下子涌现出上百家汽车玻璃厂家,曾经一枝独秀的福耀玻璃,生意也难做了。既然国内市场满足不了福耀的产能,曹德旺把心一横,决定向国际市场进军。
同年,在四川简阳一条不起眼的街上,23岁的拖拉机厂电焊工张勇支起了4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当时既不会炒料、又不会选址的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日后将有一个名叫海底捞的餐饮帝国从他手里诞生。
时年21岁的山西学霸贾跃亭正积极准备从财政系统进入垣曲县地税局,领每个月300块的公务员工资。
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加速转动,将他们推向不同的地方。
90年代,“中国制造”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难度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国制造,在老外眼中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这种偏见深深刺痛了远渡重洋的曹德旺,从此,为中国制造正名成了他坚持创新的原动力。
曹德旺首先选择了加拿大售后服务市场,不久却因质量问题遭到投诉,产品被全部退回。他痛定思痛,当即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了与国际接轨的新工厂。
向美国市场进军成了他的第二站。这次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肯定,但公司一直亏损。经过调研,他发现是经营方式出了问题,于是狠下心来,关闭美国仓库,改分销为直销,不久即扭亏为盈。
1999年,福耀玻璃与法国玻璃巨头圣戈班合资,虽然3年后因为理念不同而分手,但是这次合作给了福耀向世界先进企业学习的机会,生产和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一连串的大动作,使得福耀玻璃在海外名声大震,迅速打开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奥迪、大众、沃尔沃纷至沓来,订单源源不断。
即便形势一片大好,曹德旺依然步履不停。从37岁第一次挺身而出,拯救福清高山玻璃厂时,他就明白,要想改变命运,总得有人站出来。
>>相关阅读《一块玻璃背后的信仰》
和曹德旺一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还有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海底捞刚开张那会儿,他不知道窍门,经常会出错。为了让客人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虽然大家都说张勇的东西不好吃,却又都愿意过来。半年下来,一毛钱一串的麻辣烫让张勇赚了1万块。
张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做餐饮,服务是取胜的关键。客人吃得开心,就会夸你味道好,但要是觉得你态度冷淡,就会说好难吃啊。
1999年的一天,张勇的火锅店来了一位西安客人,觉得味道很好,吃完后对张勇说:“到西安开一家吧,西安爱吃火锅的人多。”张勇就这样开了第二家店,海底捞从此走出四川。
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没读过大学,没受过正式管理教育的张勇,在根本不知道差异化竞争为何物时,便在偏僻的四川简阳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差异化战略。
战略再好,执行还得要靠人。张勇琢磨了两个问题:如何让服务员像自己一样用心?那简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他们就会把心放在工作上。那怎样才能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那也不难,把员工当家人就行了。
于是,海底捞就有了那份在网上被疯传的员工福利表:宿舍与门店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宿舍是正式小区或公寓;宿舍内配备空调、电脑、网络,并安排专门的保洁打扫房间;公司还在简阳办了寄宿学校,解决员工孩子的上学问题……
把员工当家人的文化,造就了这群被业界封神的服务员。他们像魔术师一样,时不时给顾客制造惊喜,变个发圈、擦镜布,那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还能顺便给你擦个鞋、美个甲。
张勇对一线员工的信任也让同行匪夷所思。海底捞的一线员工都有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就可以给客人免费送一些菜,甚至有权免掉一餐的费用。在其他餐厅,这种权力起码要经理才会有。
几年前,商界掀起了一股学习海底捞的热潮。百胜餐饮、华为售后、中国电信等行业巨头赫然在列。他们究竟在学什么?
人们都说海底捞的服务“变态”,但这些“异想天开”的服务是怎么来的?我们还是要回到人身上。
当员工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他就是一个管理者了。按照这个定义,海底捞的每位员工都是管理者,现在,海底捞是一个由6万多名管理者组成的公司!你要怎么和这些总想着如何创新的脑袋竞争?
做过火锅店每一个岗位的张勇深知,客人的需求五花八门,单是用流程和制度培训出来的服务员最多能达到及格水平,因为它们压抑了人性。
《商业评论》作者黄铁鹰教授曾给出这样的结论:让雇员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等于只雇了他们的双手。这是最亏本的生意,人最值钱的是大脑,因为它有创造力。
海底捞每一位员工的行为里,都藏着张勇的用人之道:成就他人,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相关阅读《海底捞的管理智慧》
如果人本管理是海底捞看得见的那条明线,那么另一条暗线也早在2005年便开始布局了。
当时,海底捞已在业界小有名气,火锅店开一家火一家,张勇萌生了一个念头:门店越来越多,怎样才能把火锅做成标品?
标准化和自动化生产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快,公司就建立起第一条火锅底料生产线,为所有门店供货,这就是颐海国际的前身。
后来,张勇索性决定把这块业务独立出来,为产品多元化做准备。颐海也不负所望,相继推出各种底料、蘸料、调味料,还研发了网红级产品自热小火锅。目前它已是中国第二大火锅调味料生产商,市场占比超过30%。
有了颐海国际的成功样板,张勇向火锅产业链上游进发的意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时至今日,海底捞已涉足了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包括食材供应、底料供应、人力资源、装修等,每一环节都成立了公司独立运作。这些供应链公司不光服务海底捞,还完全对外开放。
在谈起过海底捞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时,马云曾一语中的:“海底捞是强大的制造业,它只是终端在餐厅,端到桌上的那一刻是服务业,它背后的配菜等整个流程都是制造业。”
2005年对制造企业福耀玻璃来说,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进入了汽车玻璃的上游材料产业——浮法玻璃的生产。解决了原片玻璃的供应,中国就从此不再依赖原材料进口,这标志着福耀完成了从汽车玻璃的生产大厂到强厂的转变。
《商业评论》曾问曹德旺:“做制造业究竟有多苦?”
他答:“创业以来,我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来,晚上十二点睡觉,连生病都没时间。这些年来,我没有休过一次周末。”
“这么苦,为什么还要扎根在制造业?”
“我们要证明‘中国制造’一样可以成为世界一流产品、国际知名品牌。”
向海底捞学习的公司,除了百胜、华为外,还有贾跃亭的乐视。两人因为商学院同窗而结识,2015年5月,贾跃亭邀请张勇前往乐视跟数百名员工交流,平时很少参加公开活动的张勇因为贾跃亭,破例前往。
然而,同样是做全产业链,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2012年3月,乐视在北京举办了乐视峰会,第一次发布了全产业战略。
从此,“平台+内容+应用+终端”成为了乐视的标配,出现在各种场合和几乎所有的产品发布中。此后,乐视开始了一路狂奔,忙的时候,一个月的发布会就多达28场。
2013年5月,超级电视正式亮相。2015年4月,乐视推出手机。就在这一年,乐视网的市值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BAT和京东,成为排名第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2016年4月,乐视智能电动车正式登场,引得一片欢呼。镜头拍到了贾跃亭落泪的画面,这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至此,乐视的七大生态系统已经成形,分别是:大屏生态、手机生态、汽车生态、内容生态、体育生态、互联网及云生态、互联网金融生态。按照贾跃亭的设想,它们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例如,乐视影业、乐视体育等可以为终端用户提供内容,这会增加终端的吸引力。终端也会把内容推荐给用户,让某些用户养成付费习惯,为内容买单。
在乐视看来,不同生态之间是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共同进化的。
云的研发是由内容决定的;硬件性能是由用户能否有极致体验决定的;内容是以七个场景下能否愉快地消费来生产和发行的。任何两者之间,都是由另一方来定义对方,自己不能定义自己。
《商业评论》曾在梳理乐视的逻辑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
第一,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购买版权和自制。第二,采用收费模式,而非免费模式。第三,很早就涉足产业链的整合——当时的手机电视业务,需要将网络、内容、终端这三个要素打通,才能发展起来。
>>相关阅读《乐视的逻辑》
超前的战略眼光和生态圈意识,让贾跃亭拥有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但接踵而来的资金问题,很大程度在于乐视汽车等业务的战略制定脱离实际运营。动人的故事容易讲,但实际落地又是另一回事了。
仅仅1年后,乐视就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生态链崩盘的窘境,贾跃亭无奈割舍了自己一手打造的乐视,出走美国,留下近200亿的债务。
同样做全产业链,为什么张勇要比贾跃亭稳妥得多?究其原因,张勇的全产业链业务是谨慎而克制的,主要围绕火锅主业展开,并未涉及完全陌生的领域。而贾跃亭的业务就相对分散,进入的行业跨度非常大,一旦超出能力范围,失控就在所难免。
同样身在美国,曹德旺与贾跃亭的心境大不相同。他投资7亿美元盘活的美国工厂正源源不断地为他带来收益,虽然经历了中美文化对撞和公会事件风波,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2018年,美国工厂贡献了34.12亿元,在海外营收中占比超过40%。
企业所有的问题,都是领导者的问题。如何找到专注与扩张之间的那个平衡点,是领导者需要思考的。
如今已73岁的曹德旺,把福耀带到了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位置。
张勇的海底捞也风生水起,在全球开店466家,年服务客户1.6亿人次。
而46岁的贾跃亭则有些落寞,能否杀回战场,还犹未可知。商业的魅力正在于此。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任何一种商业上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
曹德旺与福耀玻璃、张勇与海底捞、贾跃亭与乐视,透过这些独立的个体,《商业评论》试图找出隐藏在商业世界的密码—— 一个个真实的人,影响了一桩桩具体生意的成败,是非功过,财聚财散,说到底,人才是生意的灵魂。正是这千千万万企业里的每个个体构成了这个精彩纷呈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