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南发布”(ID:CQ-Banan),36氪经授权发布。
6月30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启动仪式暨生物医药院士论坛在重庆雾都宾馆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子和、金宁一、卞修武等院士们认为,建设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是提升重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将促进我国免疫学研究不断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推动相关产业和学术研究加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免疫学是生物产业(BT)的主干学科,其产品占BT产业的80%以上。
据了解,重庆加快推进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建设,研究院以免疫学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为基础,引进国家级人才10人以上,形成约30个课题组长的人才团队,瞄准生物科技前沿打造集理论和技术原创研究、免疫技术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免疫生物制品研发的国内顶尖的免疫研究院和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免疫成果转化平台。
“研究院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集聚国际化免疫生物制品研发团队,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及优化产学研新模式,实现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我国免疫学科及生物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吴玉章教授表示。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建设、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方面给予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支持,推动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助力全市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将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达到国际认证需求的“2+4+X”研发创新体系。“2”:指疫苗、抗体;“4”:指多肽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免疫诊断、ARO(学术研究组织)服务;“X”:指免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中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基因解码中心、细胞解码中心、样本库、大型设备中心等。
“研究院将在重庆已有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平台基础上,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梯次推进国际第一个模拟抗原疫苗FDA、CFDA III期临床试验及产品上市,以及12个‘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的在研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吴玉章教授介绍。
同时,研究院建成后将充分依托国际化研发团队和运行保障体系,研发一批原创疫苗、抗体、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ARO服务中心,汇聚国际、国内专业投资基金等高端资源,为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国内外项目提供国际标准的全程ARO服务。
为加快完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以国际免疫研究院先行先试,推进运行经费包干制度、产权、成果、证书持有人制度、首席科学家与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度,提供有竞争力的企业落地政策和人员待遇,探索保税研发、境内关外、自贸区与电子围栏等的新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研究人员创造力、加速产业成长性。
同时,巴南区持续加大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强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今年,已签约引进了上海交通大学重庆首个数字医学领域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推动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共建成渝药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建国际生物城-重理工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国际生物城-重理工药学院校企人才联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等。
“下一步,巴南区将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为核心打造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为加速全市支柱产业迭代升级做贡献。”巴南区政府区长何友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