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是飞鹤留给消费者最深刻的印象。
在连续59年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后,2021年上半年,飞鹤录得营收115.44亿元,成为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绝对龙头。
飞鹤奶粉热销的背后离不开消费者对其产品品质的认可。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飞鹤自有牧场的鲜奶乳脂、乳蛋白含量分别达到4.2%和3.4%以上,菌落数目≤10000cfu/ml,体细胞数目≤20万个/ml,安全性和品质不仅远超国家标准,甚至比行业公认的最高标准——欧盟标准还要更好。
图1:飞鹤标准与国内国际标准对比 数据来源:中泰证券、36氪整理
溯源飞鹤奶粉的高品质,其中一个重要的保证就是飞鹤与全球先进企业接轨的制造、生产体系和管理流程,而这与其在2017年引入的世界级制造(WCM)管理体系密切相关。
那么,作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先锋,飞鹤引入世界级制造(WCM)的背景是什么?世界级制造(WCM)又给飞鹤带来了什么?
1984年,美国学者贺氏和威尔瑞特在日本全员生产管理理论(TotalProductiveManagement ,简称TPM)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简称WCM)的概念,随后,施恩伯、杰夫等人对“世界级制造”的内涵和实践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当前的“世界级制造”理论。
所谓世界级制造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系统消除损失为方法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员工与设备之间的了解,不断发现和减少生产流程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在生产安全、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速率。
企业之所以会推广实施世界级制造,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采用世界级制造实践,不断改善自身的生产运营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完善运作绩效,最终达到世界级企业的标准要求。
从具体架构上看:世界级制造由WCM管理委员会所主导;其下划分为基于跨部门合作的八大支柱(EHS管理、质量管理、焦点改善、自主管理、计划维护管理、精益流管理、培训和教育管理以及设备的前期管理),主要负责辅导和审核所有的改善项目,保障生产的持续精进;而在每个支柱之下,则会设立对应的改善项目小组来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从实施系统上看:世界级制造体系主要通过支柱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工作。其中,支柱就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组成,其成立要以价值链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每个支柱负责管理企业的某些活动,比如生产、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支柱的成员通常由相关部门的主要骨干组成,所有支柱构成了WCM的骨架。
图2:飞鹤工厂机械抓取臂 数据来源:飞鹤官方、36氪整理
每个支柱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用成本模型、OEE模型等多类数据模型不断的识别并分解损失,从而聚焦到每项损失产生的根本原因上。
小组是开展世界级制造活动的最基层组织之一。在支柱分析得出损失原因之后,通过小组的活动开展专项攻关,多路径、分步骤的去消除损失,并预防损失的再次出现。
综合来看,相比于传统的生产管理体系,世界级制造体系更强调以结果为导向,是一种全员参与下的自下而上的全流程优化。以结果为导向保证了企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企业从被动的解决问题向主动发现、改善问题再到积极防御问题持续演进;而全员参与机制,则为企业持续培育和输出新型的项目骨干,保证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持续活力。
与此同时,由于赋予了支柱和小组更多的职责,并给予具体参与人员一定的荣誉和物质激励,因此,这样的联动效应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干劲,使其更积极、主动的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持续培训不断改善、防范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线的故障率,提升了公司整体的效率。
图3:WCM与传统制造对比 数据来源:数字化卓越运营之道公众号、36氪整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婴幼儿奶粉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受此影响,进口奶粉代替国产奶粉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为了应对行业危机,重塑消费者信心,2008年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监管角度不断规范国产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标准,提升奶粉企业的准入门槛,加速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随着配方注册制的落地,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准入门槛显著提升,加速出清了一批落后的产能,市场份额不断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集中,国产婴幼儿奶粉品质得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2019 年,《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出台,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从政策上为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政策红利叠加存量市场的大背景下,面对新的竞争格局,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国产婴幼儿奶粉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进入了新一轮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改革大潮,为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的推广提供了沃土。
近年来,头部企业通过购入先进设备、升级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检测、建立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打破自身边界,强化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信赖度,提振行业核心竞争力,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
在此基础之上,飞鹤等企业为了实现国产婴幼儿奶粉的持续突破,保持竞争活力,开始启动了全面的数字化升级战略、并引入了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从制度和战略层面不断优化企业综合效率,进一步保证了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品质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头部企业对全球先进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也为行业内更多的企业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可供参考的路径,从行业层面加速推进了我国婴幼儿奶粉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带动整个行业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17年,飞鹤正式引入WCM管理体系,通过历时四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论,从根本上保证了其向世界级乳品企业的迈进。2020年3月,飞鹤成功摘得全球卓越制造大奖TPM奖,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运营获得了全球制造业最具权威认证机构的肯定。
那么在过去的四年中,飞鹤是如何通过WCM管理体系实现质的飞跃?在推广WCM体系的过程中,飞鹤究竟做了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以WCM体系下的AM小组为例展开详细分析。
AM即自主管理,是指通过让操作员参与到设备的清洁,点检,养护标准制定、实施和改善,来实现操作员对设备的管理,攻克生产线上设备出现的短停现象,从而改善设备的综合效率,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最终目的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WCM体系下,飞鹤的AM支柱下设具体的小组,小组由6-10名核心成员构成,这些人员均为来自生产一线的操作管理者。小组的核心工作就是在三个月的周期之内,根据方法论在生产线上通过开展路径、使用方法,去实现设备短停的降低和损失的消除。
在具体执行上,主要包括几个关键环节:
A. 为了有效降低生产线的短停问题,企业对生产线可能存在的18类短停现象进行相应整理和优先级排序;
B. AM小组选出发生概率较高的三项,进行短停原因的具体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小组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因此需要生产线上所有操作人员参与,包括设备操作工、维修人员、工程师、厂家的工程师等,大家针对以往的数据来分析产生短停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小组还会采用一些辅助工具,例如摄影机的拍摄,通过慢速回放去排查原因;
C. 小组根据不同短停原因,进行相应的跨部门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备的改造和短停的消除,恢复设备的基本状态。与此同时,也会根据具体原因做更深入和持续的精进。例如,如果是人员原因导致的短停,会对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深造,从根本上降低再次发生的概率;
D. 持续更新、完善临时标准(CALT),形成标准化流程。短停的彻底解决需要对执行标准、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并在后期岗位培训中,使用最新的标准,确保整个过程的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环节可以看出,看似简单的一个短停问题,背后其实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线的方方面面。短停问题的解决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结果,但从企业层面,想要彻底消除损失、解决短停的问题,不仅需要相关业务人员对设备操作、生产流程的熟悉和认知,也需要业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支持和促进,同时还需要跨部门的高效沟通与积极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闭环。而正是通过WCM管理体系对这些细节的改善,是飞鹤从优秀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关键所在。
图4:飞鹤实验室工作人员 数据来源:飞鹤官方、36氪整理
2017年引入WCM管理体系后,飞鹤的产品品质、整体效率、管理流程都出现了持续的飞跃。在全面接轨世界级企业标准后,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品质、更安全的产品带动飞鹤的营收规模从6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86亿元,年化增速超过了30%。
1、产品品质不断精进
WCM管理体系带来的高效运作、精细化管理和高标准要求,从新鲜、安全和更高标准三个维度,持续带动飞鹤产品品质的升级,提升了国产奶粉龙头的核心竞争壁垒。
在新鲜层面,产品的极致新鲜,是乳品企业追求的目标。
引入WCM体系前,飞鹤奶粉依托于“2小时生态圈”和完善的渠道能力,是国内外奶粉企业中,为数不多能做到“最快28天新鲜到家”的代表。
2017年引入WCM体系后,在原有“2小时生态圈”等锁鲜战略的基础上,飞鹤通过打通多部门的高效协作,持续提升生产和物流环节的效率,进一步将锁鲜标准升级到了目前的“N+10”战略。
“N+10”的实现,使得飞鹤从“采集鲜奶到加工成粉,再到送达消费者手中”整个链条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保证了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飞鹤奶粉都是极致的新鲜。
图5:飞鹤自有牧场的奶牛 数据来源:飞鹤官方、36氪整理
在安全层面,食品安全,是乳品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引入WCM体系后,飞鹤对于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各个击破,进一步降低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强化消费者对于飞鹤奶粉的信心。
例如,对干粉项目布置的几个关键检测点:包括灌装检验,即用特殊仪器对罐装奶粉进行透视检测;用粒径分析仪检测产品的造粒状况;在出口安装在线粉体检测仪,实时检测成品的脂肪、蛋白、水分等各种指标的成分含量等,全方位密集的检测体系,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干粉产品的瑕疵。
在标准评价层面,更高的标准,是乳品企业实现国际一流产品品质的基石。
引入WCM体系后,飞鹤实施的是传统质量管理体系与WCM管理体系并行的路径。相当于在原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之下,飞鹤还要遵循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WCM管理体系。
在多重管理体系的共同约束下,飞鹤从生产、设备、流程管理、成本控制、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多个角度都要明显高于行业一般企业的标准要求,从综合效率上为其产品的高品质保驾护航。
2、企业效率持续提升
引入世界级制造后,飞鹤的整体效率在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改善。
短期来看,飞鹤效率的提升首先体现在设备效率改善上。
以包装车间大听线为例,2017年开展WCM前,设备效率(OEE)是66.34%;到2020年年末,OEE已经达到了83.2%;而截至2021年5月,OEE已经超过85%,设备效率持续改进。
另一个反映效率提升的指标是人员效率的改善。
通过WCM的改进和优化,飞鹤的人员效率明显提升,从过去每班次生产奶粉27吨,提升至35-38吨。
此外,短停次数的降低,损失的减少也是飞鹤效率提升的另一个可量化指标。
从短停次数的对比来看,2017年刚开展WCM时,生产线上,一个班次(12小时)每一条线上的短停可能会达到120-150次,到目前为止,设备短停每班次(12小时)已降至6-10次。世界级制造大幅优化了飞鹤设备的短停问题,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从长期来看,在WCM倡导的全员参与机制下,企业成功打造出了高水平的、跨部门协作的学习型组织,有效打破了部门的边界,实现了企业整体的高效运转。
与此同时,在相应的激励政策下,基层员工的工作态度也从被动操作改变为主动关注及参与优化:以AM小组为例,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从最开始简单的开关机,逐步参与到一些设备的小型维修、零件更换,并进一步拓展至自主维护和控制设备的操作标准,及时去应对设备操作标准的偏离状况。
有效的参与力度,推进了骨干成员的技能提升,实现了人才的内部培育,为企业长期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稳定的人才基础。
综合来看,无论2012年以来持续完善的全面数字化战略,还是2017年开始引入的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都是飞鹤自我升级、向国际一流乳品企业迈进的有效手段。而随着先进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应用,飞鹤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标准,带动企业整体效率持续提升。
受益于精细化管理下对细节的重视与把控,飞鹤在高品质发展和高质量服务的道路上不断精进,成为其赢得消费者信赖、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法宝。而正是这种专业、专注、专心的精神,也将带领飞鹤在未来的发展中披荆斩棘,向全球顶级乳品企业的愿景不断靠拢。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