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0年的首个大瓜从天而降。不过,今天咱不谈八卦,聊一聊让罗老师出圈的“时间管理”。
来源:网络
没错,这是一篇正经的教学文。在这个生活和工作都在追求效率的年代,用更短的时间,事半功倍,几乎是我们所有人追求的目标。
学好时间管理,下班不加班、生活美滋滋,你也可以!
俗话说,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还是有的。
来源:网络
但是如果漫无目的、任由事情发生,则很容易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什么都没做好的情况。这时候,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时间的灵活与有效运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而规划时间的第一步,就是先列清楚,你今天到底要做什么。
左键发现,我们每天都会面临“中午吃什么?”“下午点什么?”“晚上吃什么?”三大灵魂拷问。可是人生哪里只有吃吃喝喝,还有deadline、deadline、deadline!
想要不被deadline束缚,减少加班频率,日剧《我,到点下班》是个很好的范例。
在剧中,女主总是第一时间下班,并极速赶往吃小笼包现场,一句“比起升职,还是朝九晚六吃小笼最幸福了”虏获大批网友点赞。
来源:网络
女主能准时下班,是因为她已经掌握了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上班第一件事,她拿出便利贴,将今天所要做的事都罗列出来,并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搭配不同颜色,贴在电脑上。
每完成一个,便撕去一个;没有完成的,也在时刻提醒着自己准时完成。
当然,当你开始罗列时,发现事情特别多,根本做不完该怎么办?
那就删点掉任务,只聚焦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市面上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很多,其中斯蒂芬柯维的《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让人印象深刻。
他在书中提到,如果人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任务,那“紧急”的任务就会越来越少,而不重要的任务就可以授权他人或直接放弃,个人效率就会大幅提升。
不过,不少人也会产生一个困惑“什么才是重要的事?”
来源:网络
如果将做事比喻成造房子,那么可以将整个造房子拆分成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5个层面。
战略层:即我们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范围层:做这件事要涉及哪些内容,板块?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哪些?
结构层:有了这些内容,又该如何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框架层:信息排列,事件整体架构等
表现层:即最终的呈现形式,最能直观感受的部分。
不难发现,这五个阶段逐级递进,只有先做好下一层,上面一层才不会跑偏。因此重要性也是越早的阶段越重要,比如战略层,就属于最高级任务。
时间管理这件事,初级选手拼体力,终极选手拼智力。
想要平衡好工作、生活、休息,高效做事很有必要。不过人总是有惰性的,当我们在面对大事情时,繁复的细节和压力会让我们变得焦虑。什么都要做,反而什么也不想做了。但是如果将大事分解,变成一个个小动作,那小动作将对简单且具体,更利于我们专心工作。
来源:网络
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番茄钟”训练我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番茄钟,指的是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定一个番茄时间(25mins),在番茄时间内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钟声响起,休息5mins。以此往复,4个番茄时间后,可以有较长时间的休息。
这种短时的全力冲刺,再间歇性休息,和运动上的“hitt”核心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来源:网络
最后,祝大家日日都能准时下班,小笼包在等着你!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