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只要够努力,就一定会遇到的办公室政治
自我管理类的书有分两种,一种是老板买来发给员工看的,从书名中就可以看出来:《没有任何借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至于他们自己,顺便翻几页,打个了哈欠,就放到书架当展览品了。
这些当然是好书,但老板发这些书给你,决不是让你好好读书那么简单。
另一种是给自己看的,书名也能听得出一些端倪,《FBI测谎术》、《潜规则》、《厚黑学》、《我不是教你诈》……
这类书有优秀的(比如《潜规则》),有扯蛋的,这不是重点,关键是它们不但不能推荐,连让员工看到都很危险,否则你的员工中的形象(你自以为的)会立刻变成一个“周扒皮”。
只要把目的看得比手段重要,管理就很容易变成办公室政治,中西皆是如此,中国有厚黑学传统,西方也有马基雅弗利的操纵人心之术。
办公室政治有个特点,只能知道不能说,我的文章凡是涉及到权术的,比如《为什么明明可以,领导们就是不愿直接把事儿给办了?》《你和领导的差距,首先就在演技上》等等,大家都很爱看。但无一例外,转发率极低——谁希望自己在老板同事心目中变成个“腹黑”的角色?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人总结,没有人推荐,大家上哪儿获取这些知识,特别是职场新人,难道都要到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再自己细数伤口总结教训?
我就曾收到很多新人的抱怨,说老板跟他抢功劳??
为了社交传播,我可以不写这类文章,但作为一个管理者,当你遇到年轻的下属无意中犯了“办公室政治”的错误,你到底是提醒还是不提醒呢?你会不会告诉他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也错在你是个新人?
讲一件我朋友的经历吧,他曾经遇到过的一个非常能干的下属。
2/5、办什么大家都不支持你的工作
小张工作不到一年,平时表现不算积极,开会不太发言,下班不太加班,有任务也不太抢。但看得出,他不是能力差,而是喜欢动脑子超过了动手。
通常这在新人中是比较危险的,公司招新人,主要是让他们动手。论脑,你动得过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吗?
不过,事有例外,一向不显山露水的小张给他的上司,发了封邮件,提了个建议。
上司一开始以为是那种新人特别爱提的“业务大战略、公司大制度”等等大而不当的建议,但仔细一看,不由愣住了。
这个建议是针对业务流程的某个细节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这类项目的作业期缩短10%以上;而且这建议非常接地气儿,如果不是基层员工,如果没有经过大量观察思考,不会想到这个改进方案。
但这个建议有个致命的问题,使得上司不得不暂时将之束之高阁。
问题在哪儿呢?这虽然是个小改进,却是一个跨部门的流程问题,涉及财务、技术支持、人力资源,销售几条线,而且各部门的利益风险不对等,这类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
技术支持部门会想,跟我有个屁关系,凭空增加我的工作量;
财务部门的意见是:这将增加工作出错的概率。当然她不会告诉你,她下半年要生孩子了,这当口不想改变流程;
销售部门有可能会支持,但他们一定会乘机塞私货,主导这类业务的流程,反而会把问题搞复杂;
当然,小张的上司也可以把这个建议再往上呈交,但结果只会更糟糕,总经理岂有看不出其中难度的?顶多开会时口头表扬一下,再把皮球踢回原地。
在了解职场前,至少职场新人都体会过什么叫“权力”,他们很容易从权力的角度,把职场想象成一个“从上往下按命令执行的军事机构”,觉得所有人都会全力推进上面布置下来的事。
他们往往无法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对于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有一千种合法的方法让你办不成。
两个月后,这个新人离开了。
这人肯定是个人才,流失实在是公司的损失,那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
3/5、“职场不公”的真相
最直接的方法,把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跟他说了,就跟我写职场政治的文章一样。
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一写文章的又不欠你们什么,大不了读者觉得我心术不正,掉点粉,我又不是蛾子我怕什么。
可当领导的就不一样了,要注意形象。上司跟下属讲职场政治的利害关系,下属通常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那种心态容易走极端的新人,无法接受领导的这个“新人设”——人怎么可以这样无耻,世界怎么可以这样残酷?
另一种下属的反应是有所醒悟,慢慢地蜕变成一个“腹黑”的角色。这下麻烦更大,领导宁愿要不会做事的“傻白甜”,也不要能干的“腹黑”。
由于不能直接跟下属讲潜规则,所以大部分管理者都会采用第二种方法:把你叫来,鼓励一番,并授权你和其他部门协调出一个方案。
这个方法,说得好听点,是让你自己去体会这其中的利益纠葛,理解流程并不完全是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说得不好听,是让你冲在前面挡子弹。万一你千辛万苦居然把这事儿推进到了一半之后(这种情况极其罕见),你会突然发现,所有人都来关心你,帮助你,接下来的流程一路绿灯,除了最后一点让你非常不爽——在结案报告上,你连个“项目实际执行者”都不是,顶多是“对本文亦有贡献”。
你以为是遭遇了“职场不公”,其实是你没有搞清楚每条线、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在逆水行舟。知道每一类人的利益,比知道他们的职位、性格更重要,因为人们会做份外的事,会隐藏自己的性格,却很少违背自己的利益。
难道职场政治对新人真的就无解吗?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困难,又相对比较正能量的办法,那就是带着新人一起做这个项目,让他亲身体验到人们是如何为了自己利益而努力的。
4/5、想干的事和能干的事
杜润生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当年,他把犯政策禁忌的“包产到户”包装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不太刺眼的提法,才能在中华大地上推广出去,当后来人认为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时,杜润生回应道:
“中国的事,不在于你想要干什么,而在于只能干什么。”
职场也是如此。想干事,就一定要把 “你想干的事”一步步变成 “你能干的事”
比如说那个流程改造方案,如果上司真想帮你推进,也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设想说服高管层,把这个流程改造变成来年的公司战略中“优化流程效率”的一部分。
有人要问 ,你前面不是说,光跟大老板说没用吗,为什么进入公司战略就有用呢?因为进入战略,各部门就有KPI,有了KPI,就跟各部门的利益相关了。大家就成了利益共同体。
如果没能力走高层路线,也进不入KPI,那就只有第二种办法——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利益交换了。
部门之间总有配合,其他部门总有请你的时候,把两件事捆绑在一起,也是推进工作的好办法。
这个方法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明明是这了工作,为什么还要搞那么多暗箱操作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年轻人如何对待办公室政治。
5/5、年轻人如何面对职场不公
去年有一个电影制片人,自曝他的处女作的“业绩”:成本2个亿,最后票房几千万,投资方亏得连裤子都没了。
起初他担心再也没有人找他拍电影了,没想到第二天就又接了一部大制作,薪酬也涨了一大截,道理很简单:他现在已经是操过2个亿盘子的制片人了,根本没有人在乎是赚还是亏。
这件事告诉职场新人们一个重要的道理:身处大公司,做什么层次的事,比做没做成更重要。
大公司虽然办公室政治严重,但你也有更多机会参与重要项目,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过程要上心,对结果要有平常心,参与第一,成绩第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职场上到处是坑,你不可能先学会避坑再做事。
而且,你的努力领导们都看在眼里,未必都让你知道。官僚主义虽然是大公司的普遍现象,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喜欢官僚主义,在提拔下属时,还是会倾向于那些充满工作热情的下属。
当然,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工作成果,不如到中小企业去,到员工人数少,可以直接向老板汇报的公司去。
既然讲到职场政治,最后必须提到底线,因为一谈到利益,人们很容易忘掉自己有没有穿底裤。
职场政治的道德底裤有三层:
第一条是“说真话”,当然,这一条大部分人在职场政治中,很容易突破;
第二条是“不说话”,不能说真话的时候,不说话、不做事,自我保护也是一个办法;
第三条就是“说不害人的假话”。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前两条道德底裤都要丢掉,那最后一条,是万万不能突破的。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与“职场政治”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明明可以,领导们就是不愿直接把事儿给办了?
你和领导的差距,首先就在演技上
职场装疯秘笈(100%成功,看之前一定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