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下午进行的“2017中国网络视频秋季高峰论坛暨中国短视频与直播联盟启动仪式” 围绕“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享了讨论。一下科技、西瓜视频、快手、梨视频、新片场等平台和内容制作机构均参与论坛,36氪、二更视频、映客直播等均受邀出席论坛。在此,我们梳理了本次峰会的部分内容与观点。
一下科技副总裁张剑峰从视频消费、视频趋势、受众群、现存问题等维度阐述了短视频行业正发生的变化,以下为相关实录:
消费场景愈加细化
目前来看短视频领域都在切分不同的用户场景和时间,长视频和短视频之间十分钟是一个坎儿,五分钟又是一个坎儿。如果我们俗称的大部分集中在五分钟以内,大家又在对五分钟以内做更细的切分,例如15秒以内出现了一些超短视频。从五到十分钟之间中短视频其实是已经涵盖了原创PGG和UGC,甚至是对接了版权这一块,从时长细分维度来看整个短视频目前呈现出来非常丰富的一个消费场景和发展场景。
出现融合趋势
视频和社交的深度结合:以秒拍为例,在加上了微博这样的一个强大的社交平台后,为短视频产品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向上推动的势能,同时也为微博的二次崛起起到了非常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我们认为主流的影响力对于短视频平台也好,对于其他媒体平台也好,它的价值比黄金都要重要。秒拍已经和上万家的这个媒体和自媒体机构然后建立了深度的合作,这其中就包含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
与一线明星资源的深度合作:短视频的产品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它的泛娱乐的属性非常强。一百家的短视频里面真正获得投资的三十家里面,60%以上也就是19家都是在文化娱乐领域,可想而知娱乐对于短视频,对于视频整个行业它的决定性作用究竟有多大。一线明星的粉丝都是我们的用户。
资源整合:我们称之为组织进化,或者叫MCN的模式,在短视频进入下半场后,单打独斗会越来越难,机构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数据驱动
我们认为好的内容尤其是在短视频这个平台上分发的最好的内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和关键词就是新、热、长尾、原创、垂直,这是在目前短视频平台上能够获取更大曝光机会的内容的特征,那其实对于分发的效果来讲,更精准的还是数据的一个衡量和驱动。
专业价值和二八原则
专业的优质的内容稀缺的价值在凸显,差异化、特色的东西成为内容创造机构乃至于平台竞争力的关键,流量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所谓的二八原则,20%的优质内容产生80%的流量,这样的一个规则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会更加明显。
垂类内容正在崛起。短视频的内容格局里面,依然是泛娱乐当道,但是新的趋向已经显现出来一个端倪,垂直内容正在崛起,多元化内容呈现,IP价值凸显,并且成为视频内容和商业化对接,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和桥梁。
现存问题,主要有五点
内容质量仍然有待提升,细分的领域仍然需要挖掘,创作者的升级需要加快,商业的模式还在探索,直播和短视频的联动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德同资本投资总监唐刚从资本的角度解读短视频行业的最新风口,并阐述了短视频领域的投资逻辑。短视频团队基因大致上分为创作导向型和运营导向型,前者走的是以 IP价值为核心的内容逻辑,后者则是走矩阵集团路线的流量逻辑。只有纵向深挖内容以及横向延伸将IP系列化的内容导向型公司才会走得更远。以下为相关实录:
团队基因
我们看下来整个做短视频内容的公司,它的团队基因大体上分为这两种,第一个是创作导向的,第二个是运营导向的,什么叫做创作导向?这个团队在之前主要从事着是内容创作,内容创作的团队比如说之前可能从事是电影创作,或者是影视的创作,反过来自己在做短视频创作。
那运营导向的基因是说整个团队可能之前主要从事从纯互联网公司出身,所从事的岗位像运营类的,或者是偏流量运行类的岗位,那这样的团队出来跟前面的团队他们选择的发展路径会是完全不同的。
发展路径
我们后来发现偏运营导向这样的团队,它拥有的思维是一种流量思维。它本质上做的不是内容,它想做流量。
有很多公司做自媒体都是这样做的。它们在微信上做了很多的号,对应不同的内容领域有不同的受众。在这种思维上,它们的内容其实没有很高的要求。就是达到一定的线就可以了,然后在不同的号之间互相倒流量,它们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变现,最终发展成一个媒体集团。
它本质上是一种项目制的公司,在单位时间内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是既定的,单个媒体能做到的上限是两千万。所以它们需要通过不断并购来成长,整个公司的收入上限在2亿左右,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投资重点
内容导向型公司采取的是极致单品策略,它们更多的是通过内容本身去变现的,比如说内容收费,内容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开发。纵向上深挖内容,从一个短视频发展为一个短剧,到后面会成为一个网剧、大电影,也就是IP化了,横向则是将单个 IP进行延展成为系列化IP,这个生命周期会非常长。内容型公司在起步阶段会很难,但一旦有单品爆发出来,它的收益将是运营导向型公司的至少三倍以上,这类公司也是我们的投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