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ID:readabroad),作者:ReadAbroad,36氪经授权发布。
出品 | 远读重洋
前几天,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发布了一个青年宣言片《后浪》。
著名演员何冰老师的动情演绎,精彩有力的文案,层层递进的背景音乐,让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视频,很快就在朋友圈刷屏了。
很多人说,此次的刷屏是B站的一次出圈行为。
在很多人的眼中,B站一直都等同于二次元文化,贴着 “萌妹子”、“番剧”等标签。
这些标签吸引了很多年轻人,B站自己也以 “Z世代社区”和“下一代的文化乐园”自居。
但仅仅靠着这些二次元文化,吸引到的年轻人还不够,还需要更多元、丰富的内容。这些年B站也一直在尝试,试图吸引更多年轻人。
2020年的B站自制春晚,已经收获了一波好评,但依然算不上出圈。但这次,B站的出圈无疑是成功的。
后浪视频,不但成为了微信、微博和知乎上的热门话题,甚至还在黄金时间登上了央视一套。
不过,这个视频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在不同的平台上,网友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比如说,在B站,主要的声音都是夸赞的。
B站评论
而在知乎,则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和嘲讽。
知乎评论
不同的观点,并不是像后浪演讲中说的那样“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反而有种不相容的对立感。
就连白岩松在接受采访,谈到对于后浪的看法时也表示:“不要变成撕裂、对峙和各说各话。”
这种对立感,在互联网时代并不陌生。网友们经常对同一个事件,表达完全对立的观点,互相攻击对方。
那这种对立感为什么会出现呢?这可能跟“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有关。
· 01 ·
2006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R·桑坦斯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首次提到了“信息茧房”的概念。
在书中,作者提到: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的选择想要关注的内容。
依据喜好定制内容,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人日报,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见过的信息脉络中,生活就会变得程序化和定制化。
而且在信息传播中,个人的需求是不全面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适合自己预约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将自身禁锢于像蚕茧一般的建房中。
简单说,信息茧房就是我们只会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信息。
举个例子来说,《纽约时报》曾经专门写过一篇关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的人物专访。
扎克伯格
这篇文章提到了扎克伯格被困于信息茧房之中。
有一次,扎克伯格和一位专业的摄影师在一起旅行,摄影师记录了他的很多状态,包括喂牛、订餐以及在装配线工作。
这些照片被传到网上以后,网民嘲讽说:他(扎克伯格)看起来像是一个外星人第一次探索人类。
面对这样的批评,扎克伯格自然是不会理会,因为网络上关于他的负面声音太多了,他会屏蔽掉这些声音。
但实际上,在扎克伯格出行前,他的一位高管就曾对自己的朋友说过:没有人想告诉他,也没有人真的告诉他,这看起来真的很蠢。
也就是说,网络上的嘲讽并非空穴来风,他身边的人也有同样的看法。但身边的人不会向他传递这类信息,扎克伯格自己也不会接受这些批评的信息。
用文章的话来说:在Facebook的园区里,扎克伯格就是国王,高管对他过度赞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扎克伯格正生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被隔绝在了外面,他不想看,也看不到。
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人都是“扎克伯格”,因为茧房效应正在加剧。
在后浪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这句话听上去热血沸腾,但细思恐极。
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正是茧房效应的加剧吗?
· 02 ·
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严重过载,我们也越来越懒得自己去搜索和筛选信息,更加依赖于平台的信息推送。
而很多平台会根据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投其所好地进行推送。
如果你在网页上浏览了某个关键词,它就会给你推荐相关的信息。
如果你在某个视频页面上停留时间比较长,或者点了赞的话,那很快,你收到的都是类似的视频。
如今的字节跳动系基本都是这样的玩法,抖音、今日头条等等。
久而久之,你所接受到的信息全是符合自己喜好的,这是互联网算法带来的“茧房效应”。
对于这类的算法推荐,大家还比较容易警惕,因为平台按照你的喜好给你不停地推送,未必是完全符合你的喜好的,所以时间稍长,你就会觉得很腻。
你很容易从中脱身,而随着用户的离开,平台也会想办法修改算法,以后的推荐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元。
但是对于另一类茧房,却在不知不觉地禁锢着我们,那就是互联网社区文化所带来的“茧房效应”。
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中提到:
曾经我们以为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但如今才发现,这个是世界还是碎的——互不理解,互不认同。
罗振宇2016跨年演讲视频图
这种破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互联网之下,社区的细化。
比如B站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着很多细化社区的聚集地。
B站不是像字节跳动系,依靠数据和算法推动,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偶然链接。
在这里,平台会给用户“随机”地推荐一些内容,当用户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就会收藏内容和关注up主。
之后,用户或许内容的主要方式都来自于up主。这种玩法使得用户之间的黏性更强,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社区。
这次“后浪”演讲视频中,素材基本都来自于B站up主的原创。其中包括高空跳伞、穿着汉服跳舞,cosplay、VR等一系列的活动。
后浪演讲视频图
每一种活动,在B站都能聚集起一堆人,形成自己的社区。
这样的社区不大也不小,不小是因为他们能够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不大是因为在社区之外,人们不认为这跟自己相关。
正如很多人在事后,对于后浪演讲视频的评价一样:我不是这样的后浪。
社区里的人会把自己的社区当成是整个世界;社区外的人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就是社区文化所带来的“茧房效应”。
· 03 ·
为什么会这样?潘石屹讲出了最质朴的逻辑,因为互联网可以拉黑。
当你属于这个社区,不停地接受这个社区的好,当人们听到其他人说这个社区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拉黑对方,这样人们就听不到不好的声音了。
但这至少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自由表达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平衡”,它指的是如果得到的信息跟自身的认知框架不相符合,人们就会拒绝它,或者对它进行改造。
在互联网之下,生活在茧房的人们,当他们不断地过滤掉那些负面的消息和声音时,认知框架以及变得越来越窄。
对于其他的信息,他们会难以理解和同情异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今年2月的肖战大战就是因此而爆发的。
肖战
2月,有人发布了一篇关于肖战的同人文章。这篇文章在同人网站a03上发表了,并标注了阅读警告:underage(未成年)。
但某些肖战的粉丝对此无法接受,直接举报了a03,并称之为“行使公民权利”。
这一行为导致该网站在国内被封,引发了一场大风波。
如果创作者发表了不符合他们认知的观点,就可能因此而被攻击。
马东曾经说过:“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在茧房效应加剧的今天,被误解很可能是致死的。
这是因为茧房效应还会带来第二个问题:公众理性批判的缺失。
第二:公众理性批判的缺失。
我们个人决策是会受到群体决策影响的,当我们身处群体中时,更容易做出比自己一个人时,更加极端的作用。
在过去,群体的范围更大,要达成高共识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但在今天,社区文化下的群体范围很小。大家都处在相同的茧房中,相同的信息在其中交换、碰撞,形成回音,所以形成共识这件事变得很简单。
大家很容易在公共场合发表相同的观点,并且是极端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会变成一种舆论压力。
这种舆论压力往往缺乏理性,导致谩骂、人身攻击、造谣等事情时常发生。
就拿B站来说,B站今年被锤的up主不下于20个,包括“花花与三猫CatLive”、“徐大sao”等等。
B站up主:徐大sao
而这两个问题背后,都是价值观的狭隘化,他们只选择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拒绝那些异己的观点。
一旦与他们的认知相违背,就能够炉火纯青地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打击。
互联网变得越来越部落化,大家只接受符合自己部落的文化,一旦文化冲突,就可能爆发一场恶战。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新一代的年轻人,难以变得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而只会变得越来越割裂,越来越破碎。
所以作为后浪,最需要做的其实是破除茧房效应。
· 04 ·
如何破除信息茧房?
为了避免认知框架的变窄,价值观的狭隘,我们需要尽可能地破除自己身边的那层茧。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拓展信息获取渠道。
我记得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时候,网上有一个段子:
看到一个朋友,在头条欢呼烧得好,在微博痛惜人类文化遗产流失,在朋友圈晒了一段《巴黎圣母院》的经典文摘。
结果引发了三个平台网友的深深共鸣,每个平台的网友都在夸他三观正,格调高。
玩笑归玩笑,但从这个段子中,我们能够看出不同的平台的主流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仅仅从单一平台获取信息,认知会变得单一。
多去拓展我们信息的来源,哪怕这些信息是对立的、重复的,也有利于我们破除茧房。
因为只有看到更多的信息,我们才能接纳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说这次的后浪演讲视频,不同的平台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赞、有人踩,有人从资本角度分析,有人从情感角度发生。我们没有必要着急去否定、抨击或者是嘲讽一方的观点。
这些不同的观点,才是这个世界无限的可能性。
二、有意识地拓展自我兴趣的边界。
在反对后浪的观点中,比较有共识的一点是:后浪没有那么多选择的权利,因为我们被房贷、车贷等各种压力压垮。
诚然,全凭喜好去选择自己生活,把兴趣当成自己的职业,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但是,对于后浪来说,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去拓展自己的兴趣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网络上有各种资料、知识可供学习,也有各种社区可以交流。
当兴趣的边界被不断拓展时,茧房就会被打开一个口子,透过这个口子,我们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
当茧房被划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口子,那茧房也就被破除了。
你可以用后浪中提到的那些方法,去拓展自己的兴趣的边界: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后浪演讲视频图
三、扩展自己的圈子。
之所以要拓展自己圈子,是因为相比互联网所推荐的信息,人推荐的信息更可靠、更有价值。
如果我们能够结识不同的人,就能够接收到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碰撞能够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更多可能性,进而破除茧房效应。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意思。
只有破除“茧房效应”,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才会成为真正为“后浪”准备的礼物。
现代文明的成果才能尽情享用,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才能真正被打破,我们才能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后浪才可能真的奔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