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由 Brad Stulberg 和 Steve Magness 共同撰写而成。Brad Stulberg 是 Outsideand New York 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健康和人体机能科学。Steve Magness 是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教练,目前在休斯敦大学执教。在本文中,他们认为,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科学角度,一味沉浸于工作并不利于创新,反而当你放空自己时,会忽然蹦出新观点、新想法,然后便豁然开朗。
Adam 是前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工程师(现在该项目独立成新的公司,名为 Waymo)。他说每天的工作节奏已经接近癫狂了。当他在实验室里时,外面的世界便消失了——我们之所以知道这点,是因为他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发给他的短信、写给他的邮件几乎从来得不到回复。Adam 工作时竭尽全力,完全沉浸在汽车构造的研究中,如果 Google 能研究成功,那么足以颠覆汽车行业。但是 Adam 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他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必须首先弄清楚,如何教会一个无生命物体以每小时 70 英里的速度行驶时,还能区分前方到底是杂散塑料袋还是流浪猫,这还仅仅是可控的挑战。
Google 建立在像自动驾驶汽车这样的项目之上:努力推动增长的阻力点,困难和有效失败并不是工作的后果,而是其背后的驱动力。该公司的员工都属于人中龙凤,吸引的都是世界顶级的创新人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加上各种紧锣密鼓的截止日期,周围的同事完全不惧挑战极限,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像 Adam 这样的员工会如此醉心于他们的工作。Google 深谙压力之道。但是它也知道,这只是打响了一半战斗。员工得不到休息,Google 便得不到创新。相反,最终剩下的只是一群身心崩溃、筋疲力尽的员工。
员工经常感到筋疲力尽毫无疑问是 Google 最严峻的威胁之一,而遏制员工的激情是比推着他们前进更强大的挑战。不过幸运的是,为走出这个进退两难的困境,Google 同样引入了创新性思维,正如在 Google 所有其他项目上做的那样。但有一点不同,该公司并没有寻求尖端技术来帮助员工休息,而是借鉴了古老的东方做法。
在 Google 发展早期,第 107 号员工陈一鸣(Chade-Meng Tan)就发现,他和同事打开压力的“阀门”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关上这个“阀门”就得费很大力气了。短暂的休憩都不可能,更不用说晚上或者周末能休息一下了。即使早期的Google员工想要休息,他们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带给他们的狂喜都难以让他们离开岗位。Google 增长迅速,但是陈一鸣就有大智慧意识到,这种工作模式——全年无休——是行不通的。
在谷歌,陈一鸣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工作之外,他是热衷于禅修,这是一种佛教的冥想风格,修行者只关注于自己的呼吸。禅修帮助他从倍感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过渡到更为安宁的状态。他还发现,禅修能帮助他开阔思维,经常能让他灵光乍现。陈一鸣认定,这就是 Google 所需要的。
所以,2007 年,陈一鸣为 Google 员工发起了名为“探索自己内心关键字”的为期七周的冥想课程。起初,他的同事不是很愿意参与,他们十分怀疑这种点上蜡烛,低低吟诵,又略带神秘色彩的做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但是,不久之后,陈一鸣的同事就意识到,这个冥想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冥想有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力量。很快,上完陈一鸣课程的人就饱尝了它所带来甘露。他们感到内心更加平静,头脑更加清晰,思维更加集中,能在一天结束之后拔掉电源,甚至能够从工作中脱身,真正享受到周末和假期。
一传十,十传百,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很快就在 Google 大楼里流传了起来。不久之后,课程的需求就超过了陈一鸣所能提供的,毕竟他还有工程师的本职工作。Google 的领导团队也不禁注意到了“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所带来的好处—— 他们的员工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工作也更有成效。 他们找到了陈一鸣,问他是否有兴趣全职教授冥想,并领导一个新的部门——个人成长部门。
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继续发展,最终走出 Google,走向世界。今天,搜索内心关键字领导力研究所(SIYLI)独立成为一个机构,扩大范围,向各种组织中的个人传授冥想。陈一鸣作为董事会主席,也一直密切参与,他手下有14名全职员工,致力于传播冥想的力量。
如何关闭压力的“阀门”
冥想是完全沉浸于当下,充分意识到自身以及周遭的环境。将冥想部分视为具体明确的训练是大有裨益的,会让你更关注生活当下。做法很简单:
找一个舒服的坐姿,最好是在安静的空间里。
深呼吸几口气,用鼻子吸气呼气。
让呼吸稳定在自然的节奏中,只关注呼吸的感觉;如果有想法产生,注意到这些想法,但之后要将你的焦点再次转移到呼吸上。
设置计时器。开始只需 1 分钟,并逐渐增加持续时间。
事实证明,冥想和其他使内心获得宁静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员工与工作脱离——还有可能推动创新。
2001 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家、医学博士 Marcus Raichle 曾利用 fMRI 扫描来观察大脑。Raichle 发现,当人们走神或者做白日梦时,大脑的某一部分就会一直活跃着,他把这个称之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有趣的是,一旦 Raichle 的研究对象开始重新关注某件事,默认模式网络就会变黑,任务正网络就会再次变得活跃。
Raichle 的研究促使对于人们对于休息时的大脑进行更多科学调查。该研究机构表明,即使我们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停工”了,默认模式系统仍然继续在后台运行,我们的意识完全没有觉察到。正如我们即将揭晓的,正式这个系统——我们“停工”时该系统开启——让我们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取得突破。
回想一下你最富创造力的时刻。当某个困扰你很久的难题的答案忽然蹦到你脑海中时,你正在做什么?当时你可能并没有想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你更有可能只是在洗澡,正处于放空的状态。
灵光乍现的时候,你如果不是在洗澡,也有可能是在跑步或者散步。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哲学家,从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到梭罗,都将他们的日常散步看作是神圣不可分割的,是产生新想法的关键。“我认为,我双腿移动的那刻,我的思绪便开始流动,” 梭罗曾在日志上写道。
或者,当你半夜起来上厕所或者小憩时醒来,都可能是你顿悟的时刻。要知道发明家们睡觉时,床头柜上都放着一个笔记本。托马斯爱迪生就一向支持人们大睡特睡。不是因为这能保证睡眠时间,而是因为每次醒来都会有新的想法。
风靡一时的百老汇音乐剧《汉弥尔顿》的创始者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表示:“在你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好主意。好的想法产生于你休憩之时,或者是你在淋浴,或者是你跟儿子涂鸦或者玩火车,总之,是你的头脑在干别的事的时候。”
将这些有趣的轶事拼合在一起,就会显现出一个强大的主题。我们那些最深刻的想法往往不是来自于你刻意思考的时候,而是来自于期间的小空隙:即当我们的大脑休息时。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我们醒着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思考,但是 40% 的创意都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刻显现。
首先,我们将自己投入工作,跟某个问题死磕。尽管我们的思绪已经拓展得够远,但有时候总感觉拼图少了一块,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也找不出来。当到了这一步的时候,虽然有违本性,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停止尝试。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再有意识地进行思考,我们的头脑得到放松,那个缺失的拼图会神秘地出现。当你不再竭力思考,创造性的想法便会如魔法般出现。
当我们积极钻研某件事情时,我们的显意识(任务正网络 task-positive network)就会运行。它以一种线性的、逻辑的、“如果—那么—”的方式工作:如果是这样,那么可能就会出现那样;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可能也不是那样。在绝大多数活动中,这种线性思维应用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思维就卡住了。我们可能坐在那里盯着电脑屏幕或白板,试图弄清楚这个问题,但只要我们还在尝试,就可能会失败。而只有当我们停止尝试,显意识消退,潜意识(默认模式网络)登台时,我们才可能突然弄清楚。
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它从线性思维的模式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更为随机的方式工作,从我们大脑各处提取信息,当我们有意识地处理某些事情时,这些信息是无法得到的。它在大脑的各部分,在产生创意的大脑的旷野中,与那条狭窄的“如果—那么—”显意识运行的高速路接壤。神经系统学家发现,潜意识是一直在工作的,在后台没精打采地运行着。但是正如 Raichle 所发现的,只有当我们关闭显意识,转换到休息状态,潜意识中的见解才会浮现出来。
在一个崇尚钻研、追求极限、渴望短期内出成果的社会中,想要慢下来,需要勇气。也许我们都应该重新定义休息。休息不是懒洋洋地溜达;而是身心都会成长的活跃的过程。想要有所收获,就要懂得休息。
【编译组出品】编辑: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