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伯明翰城足球俱乐部(Birmingham City FC)于17日被香港商人孙粗洪收购。
经过一轮重组后,身为香港小型上市集团连环投资者的孙粗洪,现在拥有伯明翰城足球俱乐部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伯明翰环球控股(Birmingha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的50.6%股份。本次交易中伯明翰城足球俱乐部估值为1230万英镑。
伯明翰城足球俱乐部之前由香港商人杨家诚掌控,但在杨家诚2014年3月因洗钱在香港被判入狱后,伯明翰环球控股的股票随即停牌。昨日,伯明翰环球控股复牌,当日股价下跌45%,每股0.51港元。
近年来,中资涉及全球足球产业俨然成为一个热潮。就在前几天,港股上市公司汉华专业服务发布公告,拟以 1.3 亿英镑(12.7 亿港元)收购英超球队赫尔城足球俱乐部。2016年以来,中国企业就收购多家国外足球俱乐部。
8月,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卢斯科尼旗下的Fininvest财团官方发表声明,他们与中国投资者达成初步协议,这些投资者将收购全部Fininvest拥有的AC米兰股份;奥瑞金发布公告称,将收购法国欧塞尔足球俱乐部59.95%股权;英超西布朗维奇足球俱乐部也对外宣布,中国商人赖国传领导的财团正式完成对俱乐部的收购。
7月,联合睿康集团宣布成功收购英冠球队阿斯顿维拉;英冠球队狼队宣布,复星国际已完成100%对其的收购。
6月,苏宁以2.7亿欧元买下国际米兰68.5%的股份;7天酒店创始人李建收购法甲球队尼斯;深圳商人李铁漫买下澳洲球队。
不过,收购国外足球俱乐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虽说国外尤其是欧洲足球市场相对成熟,但也充满着挑战。激烈的竞争、巨额的负债、以及短期内难以回收的成本都是中国企业要面对的难题。更何况斥资收购国外足球俱乐部的企业都是跨界,缺乏成熟的职业足球运作经验,如果仅仅靠砸钱,恐怕很难获得足够的收益。
据媒体报道,10月中旬,由于经营不善,意大利帕维亚当地法院宣布,意丙联赛帕维亚足球俱乐部正式破产。该俱乐部在2014年7月被中国商人朱晓冬控股的上海旭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子公司收购100%的股权。
被香港上市的莱德斯集团(Ledus)收购的法国乙级联赛索肖俱乐部,也受到球迷的炮轰,陷入危机。据彭博社报道,当地球迷协会会长对中方德普科技(莱德斯集团)的运作十分不满,认为其没有兑现当时1亿欧元的投资承诺。该俱乐部于2015年5月以700万欧元被莱德斯收购。
国外足球俱乐部却收益颇丰,且运转良好。一些英超球队仅仅依靠球衣赞助在每个赛季都能收获上千万乃至上亿欧元的收入。更不用提此前英超联赛80亿天价转播权的收入了。
据《经济日报》称,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商业运营模式通常包括三种:通过经营俱乐部,控制成本,提高收入获得净利润;通过对俱乐部大规模投资增强俱乐部竞技水平,提高球队估值;俱乐部经营与股东的其他产业相互服务。
归根结底,足球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商业化运作需要足够优异的竞技成绩做支撑。中资控股的球队想要大放异彩,怎样整合资源,提升球队竞技水平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