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论文、没法融入小组课题、自主性学习能力不足,在海外求学以及新高考体系中,学术能力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痛点。今天要介绍的「知路研修」则希望通过开发项目式学术体系解决方案,培养中国低龄化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联合创始人刘铠文告诉36氪,学术其实并不难,西方的教学体系中就有完整的学术教育内容,只是目前国内缺少本土化的课程体系,学生没有办法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和研究。2015年,知路联合剑桥、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上百名大学专家学者,共同开发了项目式科学研究课程 Craft of Research(简称“CoR”)。
2018年,知路与国内多家国际学校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引入CoR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据介绍,该课程可分为大学学科探索和PBL课题探究,前者帮助学生探索学科兴趣,包含40个自主研发的专业介绍体系;后者有200多个课题,分为不同的学科方向,学生分小组学习,通过PBL掌握学术方法论。剑桥大学学术研究力研究协会将对优秀论文进行评审,并对优秀学生颁发证书。
如果学生想要进一步深入某课题学习,还可以到知路在线学习平台接受定制化学术服务。知路邀请了来自世界各个名校的400多名教授和博士,在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指导。此外,知路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和导师大数据匹配系统,未来还想要利用AR、VR等技术,帮助学校建立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远程体验实验室里的设备,对学术研究建立更确切的感知。
刘铠文表示,教育的核心是内容,互联网和技术都是服务内容的手段。对于团队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课程的开发,包括如何建立学习架构,如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沟通,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教学等。
“像我负责的学术课题包研发,编了60多页,更新了十几版,而且还在不断完善中。这件事之前没有人做过,我们也是在探索中,但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从2015年成立至今,知路在5所国际高中引进了CoR课程,覆盖近4000个学生,其中超过100位学生选择了定制化学术服务,半数以上学员的论文发表至国际核心期刊,85%以上被美国排名前30的大学录取。未来,知路还会将这套教育体系下沉到初中,促进“学术低龄化”。
此外,随着新高考的来临,学术论文写作成为高考自主招生加分的一项核心考核环节,这意味着学术能力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明确指标。今年9月,知路会在北京人大附中落地CoR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机会。
知路总部位于英国剑桥,在美国硅谷设有办公室,同时在国内开设了多家分支机构和学习中心,拥有北京、深圳、重庆、成都、合肥等校区,并在清华科技园建立了高水平课程研发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了线下科研教学试点。
在盈利模式上,面向学校的学术指导、教师培训、教材和系统使用等都是免费的,针对学生的线上定制化服务会收取2-12万不等的学费。去年公司营收近500万,现已实现盈利。
联合创始人刘铠文和张翼博入选2018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左五、左六)
团队方面,目前共有20多人。创始人付霖是剑桥大学硕士,被剑桥核物理博士录取后放弃奖学金,回国创办知路;联合创始人刘铠文是剑桥大学博士、剑桥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双硕士,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翼博是中科大博士,两人共同入选了2018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公司今年会将总部搬至北京,并启动第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