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辞旧迎新之际,亦或者说,在36氪小伙伴们陆续放假回家的时候,有幸和紫色医疗创始人卢杰一起聊了聊业务上的更新,有一些觉得值得讨论的地方,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或是卢杰观点或是作者的思考。但不想做的太过于严肃,毕竟今天已经被滴滴和快的的新闻逼死了!所以打算用Tweestorming的方式记录一下,大家轻拍砖啦!
1.紫色医疗的漏斗模型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患者,和绝大多数以医患交流切入的产品一样,不仅要做轻咨询,也想做重服务。其中,有部分科目延展性比较高,比如从儿科延伸到育儿服务,但也有科目也许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市场份额。
2.比如紫色从皮肤科(形态学)进入,70%服务都很适合走线上,平台上积累了700到800医生。但团队认为已经看到天花板。摆在面前有两条路,或是切入消费医疗(医美),或是扩大科目。基于团队基因和偏医疗背景,目前将服务扩展到妇科、儿科以及男性科。
3.不论是从垂直业务开展,还是从大而全切入,但连接线下服务是必然趋势,紫色也从原来的纯线上演变为线上+随诊模式(鼓励线上复诊),线下弊端是来用户较慢,但好处是粘性较高。对于线上线下,各家都是很open的合作心态,今年就会出现服务结合和落地现象。
4.除了医院EHR,线上咨询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特别是在“医疗器械家用化”前提下,大家都在努力数字化病人,或者说首诊数字化。
5.首诊数字化也是帮助医生和平台筛选用户,分级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比现在限制用户和医生交互次数,或者单纯用价格提高问诊门槛要好一些。一定要让医生明确一个概念:有权拒绝或转诊病人。
6.与此同时,诊疗路径数字化和标准化也是一个积累重点,不仅用来评估和帮助医生,提供更实用的guideline和review,更是建立远程医疗诊疗标准的重要信息。
7.说到帮助医生,移动医疗的普遍医生用户始终是中年和年轻人,或者说还在成长阶段的医生,平台在为其带来用户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
8.培训方式和成效将会是医生用户非常看重的两个因素,目标要对准希望增加临床经验,同时有着科研动力的医生们。
9.确定用户来源和定位,推广方式和渠道也会顺理成章。比如特定论坛、线下地点,做好SEO提高搜索排名等。
10.微信已经成了线上咨询问诊服务的重要通道,过去有部分安卓无法调用摄像头,现在问题解决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甚至完全不用开发自己的应用。
对于移动医疗,正好过年了大家也有时间来讨论吧?我邮箱在此哇咔咔~
leah110@36kr.com
年后包括卢杰在内的创业者还会陆续介绍“线下推广比线上更可怕的坑”,“运营策略”等有趣的经验,在这里预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