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企业培训平台 > 7年4次人事动荡 华润置地给“保10”之路又加了个“拦路虎” >

7年4次人事动荡 华润置地给“保10”之路又加了个“拦路虎”

转载时间:2022.01.30(原文发布时间:2019.12.24)
3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3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锋面News”(ID: fengmiannews),作者:王柔金,36氪经授权发布。

12月20日晚间,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接受张巧龙辞任总裁,华润老将迟峰接棒。后者从2013年起任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先后兼任江苏大区总经理、华东大区总经理和物业总公司董事长。

距离突然换帅仅过了3天,华润置地新一轮高层人事动荡逐渐显现。

过去七年时间里,华润置地管理团队发生了4次人事大调整,这在TOP10房企中不仅绝无仅有,也对华润置业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产生了极大影响。而这一次人事变动更有可能决定了华润置地今年能否保住TOP10之位。

“空降”掌门上任先接辞呈

在TOP房企年终冲刺的关键节点,接任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仅10个月的唐勇突然转换跑道,履新华润电力总裁。而他的继任者,是中建系统出身、今年3月刚刚调任华润集团担任董事、总经理的王祥明,成为近年来华润置地首位“空降”的董事会主席。

虽然这次突然换帅让外界感到很是突兀,但复盘近一年来华润置地的一系列人事安排,似乎换人动作早已埋下伏笔。

一方面,华润置地董事局主席历来都在母公司华润集团中担任相关职位,以此来强化地产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比如吴向东和王印此前皆任职华润集团助力总经理,与集团联系紧密,而唐勇却未在集团担任过任何职位。

另一方面,接替唐勇的王祥明,今年3月份才从中建集团调任华润集团,随后在5月和8月先后调研了华润置地深圳和武汉项目。11月26日,华润置地与国管局住宅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也是由彼时任华润集团总经理的王祥明代表签约,唐勇仅是出席了签约仪式。

无论此前唐勇上任是否只是一个过渡方案,但如今他跨界去了华润电力,新任董事会主席王祥明首先要面对的还是高层人事动荡。

除了老将迟峰辞任,有消息人士透露,华润置地副总裁、华北大区总经理蒋智生也已经离开,就职中国融通。此外,华润置地董事会副主席、华北大区董事长张大为据传也在走离职程序。

这不免让人回想起当年吴向东离开后,华润置地出现的短暂人才断档。虽然此番唐勇调任极小概率会发生大批高管流失的情况,但在业绩冲关重要节点,多位高管离任无疑会让华润置地的“年关”变得更加忙碌和波动。

而根据华润置地的委任公告,王祥明虽然接过了董事会主席重担,但仅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同时,华润置地任命执行董事、总裁李欣为执行委员会及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主席,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谢骥为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成员。

在外界看来,这样的人事调整意味着,王祥明上任更多是象征意义,真正管理重担仍将落在总裁李欣身上。但也有观点认为,华润集团此次委任比助理总经理更高一级的董事、总经理管理华润置地,就是意在加强对华润置地的管控,同时也代表着华润置地未来在集团将更受重视。

舍弃以往内部升迁的人事调动方式,让华润置地在公告发布当日,内房股一片上涨的行情中,下跌2.49%,跌幅超前。有投资者评论称,历来华润置地主席都是老华润人,市场主要还是担心这种融入过程。

人事“地震”平均1.75年来一次

自2014年前前任董事会主席吴向东以个人理由辞任后,时任董事总经理的唐勇便被提为董事会副主席,开始全面主导华润置地工作。

虽然“救火”及时,但这次变动依然对华润置地当年业绩造成了很大冲击。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华润置地取得692亿元的销售额,未实现700亿元的销售目标,毛利率持续下降至30.6%,排名也掉出了行业前十。

2015年4月,吴向东低调回归华润,出任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分管华润置地并担任执行董事,但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的位置却空缺长达四年。

不稳定的管理架构加上央企较为稳健的作风,让华润置地开始陷入“温吞”“保守”的发展路径。2015年和2016年,华润置地虽然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且成功跨入了千亿阵营,但相较于同时期飞速扩张的碧桂园、恒大等民营房企,华润置地表现并不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华润置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2016年7月,副主席唐勇全面主持公司工作,同时设置联席总裁管理架构,联席总裁张大为、李欣协助唐勇开展工作,组成华润置地三人核心团队。

与此同时,华润置地还进行了区域架构调整,正式由九个大区调整为六个大区。在销售端,华润置地开始加快周转、调整推货与区域结构,并一改往年保守的拿地作风,在土地市场上积极纳储。

多重努力之下,华润置地重回加速赛道。2017年和2018年,华润置地分别实现销售1521亿元和2106.75亿元,同比增长40.8%和38.5%,远超原定目标。

然而,良好局势没能维持太久, 变动再次发生。

2019年2月,吴向东正式告别华润置地,也带来了华润置地最严重的一波人事“地震”,包括俞建、赵炜、王笑等都大批高层相继离开,也正是在这场动荡中,唐勇扶正成为华润置地新掌舵者。

只是,对于华润置地持续长达7年之久的人事动荡来说,这依然不是happy ending 。

“保10” 之路自增难度

如果说人事动荡是暂时待解的内患,那么,与世茂、龙湖在年末的前十之争,则是华润置地不可回避的外忧。

面对世茂、龙湖不断进击,华润置地并非无动于衷。在唐勇上位的这10个月里,华润置地一直在尝试改变和突破。

锋面News观察到,为保持持续性规模增长,华润置地自2017年开始积极补充土储,一度甚至可以用“凶猛”来形容。2017年和2018年,华润置地拿地金额分别达到了1460亿元和1045亿元,占当年销售额的近7成。

2019年,华润置地拿地势头依然不减。今年前11月,华润置地共耗资1272亿元拿下1697万平方米土地,当中更不乏高溢价地块、总价地王。

持续大力度在土地市场投资,再加上销售回款能力减弱,触发华润置地融资动作不断,银团贷款、中期票据、永续债等多样化融资工具轮番上阵。据锋面News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华润置地已先后获取融资近500亿元。同时,华润置地还在不断扩大合作比重,通过为项目引入合作方增资入股的形式变相融资,实施规模扩张。截至目前,华润置地已先后为温州、苏州、汕尾、广州等近10个项目增资引入合作方。

环环相扣,钱花得多,负债率自然无可避免地走高。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华润置地净有息负债比率为43.6%,较2018年底的33.9%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从2017年底的67.41%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底的73.8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底,华润置地通过先旧后新方式配股筹资,成功募集资金67亿港元。这一动作让投资机构也是颇感意外,摩根大通分析认为,华润置地此时配股集资并非用作特别项目发展,或指在为了响应当局近期鼓励国有企业提高股权和去杠杆化的方针。

显然,在融资扩张和央企责任之间,华润置地很难彻底放开手脚,而在2019年“保10”争夺战中,留给华润置地的时间和空间也已然有限。

根据已披露的房企业绩显示,今年前11月,华润置地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266.7亿元,位列中国房地产销售排行榜第10名。紧随其后的是龙湖集团,两者相差不到40亿元。而此前排在第11位的世茂则在上个月逆市杀入前十,与龙湖互换席位,位列第9名,累计销售2277.3亿元。

前有势头正劲的世茂,后有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但肯定卯着劲想重回前十的龙湖,华润置地在此时曝出高层人事变动,无疑是在“保10”之路上,自己给自己加了个“拦路虎”。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7年4次人事动荡 华润置地给“保10”之路又加了个“拦路虎”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培训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