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消息,高新区2019年度孵化器运营管理业务培训交流会在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举行,青岛市孵化器协会、高新区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参会,就孵化经验、公共研发平台搭建及运营模式进行培训交流。此交流会为2019青岛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青岛工业研究院联合高新区众创服务部为青岛孵化器相关工作者提供了一场高标准的课程体验,增进会员单位间交流合作,共同服务全市“双创”事业发展。
做青岛经济先试先行的“轻骑兵”
据高新区众创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6月份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众创生产基地以来,全市共19个重点的公共服务项目已在高新区布局,截止目前,高新区累计建成孵化载体35个,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16家,累计培育双创孵化项目2300家;挂牌孵化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0家;引进院士33人,高层次海外专家62人,各类高层人才突破5200人;2019年高新区入选全国十四家国家级区域类众创示范基地并位列第7,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区域。
高新区孵化器企业成绩亮眼的同时也存在痛点。据统计,2019年山东众创空间数量同比增长25.1%,全国排名第三位,但与排名第二位的江苏差距较大;就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质量和数量来看,目前已经形成的是以“京深沪蓉陕”为五大中心的创新创业圈,青岛和山东地区实际上未进入孵化器国家“主战场”等。对此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专家宋少峰分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新趋势,并指出孵化器发展建设要符合国家发展趋势,针对如何在双创领域如何对标深圳、如何追赶深圳的问题上,宋少峰认为青岛孵化器同仁应从对自身的定位入手,将自己定位为青岛经济先试先行的“轻骑兵”。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正从综合类服务平台转向专业类服务平台,新形式下孵化器应如何创新发展?对此与会专家指出,未来五年青岛市孵化器行业必将转向将自身打造成专精某些创业领域的服务平台,持续累计行业资源,以此来加固企业在孵化器业务上的壁垒。
推动青岛市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加大对孵化载体、创客计划的扶持力度,着力搭建满足创客创业及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积极构筑“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孵化加速体系,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政策先行先试、高端人才汇集、科技金融融合等多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据悉,2019年高新区将另有4单位欲申请国家级众创空间。
对此与会专家重点介绍了高新区在推进孵化载体认定方面的工作,以及区级孵化载体认定有关原则,青岛工研院负责人滕云又分享“孵化器运营管理”相关经验心得,从孵化平台建设与运营、创新企业生态圈建设、“双创”形势下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及政策扶持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操角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介绍。
另外,青岛工研院为完善发展青岛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特打造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平台依托工研院建设,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围绕青岛市海洋仪器仪表、化学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等领域,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创客群体提供研发及中试过程中的核心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工程化服务、产品评价、协同研发、专家咨询、人才培训、投融资等综合性、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平台开展的科学仪器关键部分高压液相泵、电磁阀、色谱分离柱管等研发工作,均已取得重要阶段成果,已获授权国家专利5项,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20余份,组织大型产业论坛、会议、培训近20次,累计培训人次达1500余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