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爸妈都能拍出视频《A Second a Day from Birth》来表达自己的爱。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却是所有爸妈最质朴的愿望,这让他们愿意在经验不足的时候有动力去学做优秀的父母。不过,知道些碎片化的知识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 。
“阿爸阿妈”是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爸妈育儿掌上工具,虽然它也是育儿应用中“知识+社区”的常规组合,但清单在育儿领域的使用及团队的理念让应用多出了不少新鲜感。目前这个还处于内测的应用目标用户为备孕、0-6岁孩子的父母,团队希望让育儿知识更全面合理,也让父母真正化知识为执行。
打开阿爸阿妈可以看到,清单是应用首先和其他应用明显不同的地方:
就像阿爸阿妈的CEO刘海滨说的,应用中的“清单是容器”,清单可以承载不少和育儿、家庭有关的内容。首先,在应用的首屏上,清单的方式帮助了知识的梳理。通过清单所属标签(类别)、清单和清单内任务三个层级,育儿知识可以做到从面、到线、再到点的分布(清单如“母乳喂养的6个小窍门”、“增强宝宝好奇心的7个方法”等,分年龄段及不同类别标签)。目前清单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呈现。
而清单也让父母有机会将知识化为执行,如果用户看到对自己有用的清单,可以下载到自己的清单库内,在清单激活后用户就可以有效记录自己是否完成了清单内的任务。
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清单做一些自家和孩子有关的内容存储,比如要给孩子买的东西、孩子的小小照片簿、家里对孩子的计划等等。UGC的清单会默认为私密,只有上传清单并被阿爸阿妈团队审核后才会出现在社区清单库内。
除了清单外,我个人喜欢阿爸阿妈的地方还在于它有家庭的概念:
当做爸妈的都下载了应用,在应用内匹配成一个家庭,那清单就可以由一方激活,让其他家庭成员去完成(比如妈妈可以让爸爸执行“让小孩子增强好奇心”的清单)。对于我们见到的大部分育儿应用来说,目标用户都是妈妈,有些甚至直接以“妈妈”相关的词汇来命名(妈妈的市场的确足够大)。但在海滨的团队看来, 爸爸也是重要的育儿角色,不应被忽略。
通过清单和不同家庭角色的互动,应用会根据激活清单数、完成任务数等数据对爸妈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统计了解家庭育儿中的指标和不足。
在社区话题方面,虽然和其他育儿相关社区类似,分育儿交流、家长里短等话题板块。但阿爸阿妈并不希望求助没有结果。在每个帖子中,用户都可以关联清单进行回答,让求助终有知识和执行结束。
除了要帮父母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提升执行力以外,阿爸阿妈团队还认为育儿知识可信度的辨别、个性化解决方案都会是父母们对育儿类产品的需求。
海滨告诉我,阿爸阿妈最初源于他在牛津时的校园项目,当时他就在考虑为国内父母引进合理的育儿教育。阿爸阿妈项目现在已和牛津大学、国内相关机构及专家有所合作。除了引入专家团,让专家顾问团提供可信的知识清单外,团队还会在之后引入加V的机制,帮助用户做清单可信度的辨别。
此外,为了让清单真正适合孩子和家长,他们也正计划和专家团合作生成多元智能测试。通过父母的他评和小孩的自评,测试可以了解孩子有怎样的特性。海滨表示,这会是大规模样本采集、建模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测试做出后,父母将会有个性化的育儿清单推荐。
正因为清单是可以将知识、信息有系统条理展现出来的容器,阿爸阿妈未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商业模式会围绕清单展开。在内容合理、对用户有价值的条件下, 知识相关内容(电子读物、音频视频)和购物相关内容(母婴类物品)都可能成为清单内容,有点原生广告的感觉。在海滨看来,阿爸阿妈的商业模式会多样化一些。
虽然从产品角度来说,清单的设置让阿爸阿妈有不错的差异化,但海滨认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想做真正改善教育的产品。目前15人的团队成员中有6、7位父母,他们希望阿爸阿妈可以帮家长们做到育儿先育己。“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了解、观察、帮助的角色,而非支配的角色。”
海滨透露,阿爸阿妈预计会在8月份正式上线。而36氪的读者如果是越狱用户,可以提前通过邮箱app@armisi.com 成为测试用户。在这之前他们已有一些广州的父母在进行小范围的内测。
附上表达父母之爱的《A Second a Day from Bi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