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企业培训平台 >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转载时间:2022.02.24(原文发布时间:2018.04.13)
16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60次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土土土槽(xtutux6),作者林安。


工作几乎占据每个人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所以工作开心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过去,人们在事业单位有一份能做一辈子的“铁饭碗”,就很满足;现在,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打破了人们对一份稳定事业的期待;与此同时,自由职业、斜杠一代正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职业选择。

是时候重新定义工作了。不做朝五晚九的上班族,工作还有多少种可能?一个不上班的人,又将如何存活于世?

在这个宏观庞大的社会问题下,我试图从一个个微观个体中寻找答案。我将陆续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希望从这些人的生活中,你我能得到答案。

今天是“100个不上班的人”第2期,分享的是在垄断通信国企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研究总监,如何通过成功转行,过上“与人聊天”也能赚钱的理想生活。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马华兴是通过《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上班了?》这篇文章找到我的。大概介绍了一下他的个人背景经历后,我们决定约个时间好好聊聊。

正巧那周他来上海出差,于是我们约在了一家餐厅见面。

见面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到他的个人介绍里写着“13年通信行业工作经验研究总监”、“高级职业咨询师”、“新精英高级培训师”等称号,心想这大概是一个说起话来一板一眼的“职场老油条”,这种“职场专家”我平时在工作中见过太多了。

但见过真人后却发现,这个背景看上去十分“正”的理工科大叔,原来是一个说话风趣幽默且十分接地气的人,他“职业”的外表下有一颗文艺的心,等待着与之交谈的人去发现。

下面是职业咨询师马华兴的故事,相信这篇文章对每一个正在犹豫要不要转行,辞职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人,会有一定帮助。


转行:30岁那年,我明白了时间有限

在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辞去外人眼中高薪工作并抛弃美满家庭的主人公某天毅然抛弃了这一切,独自一人去一座完全陌生的国度学画。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面对外人的不解时,他这样说。

当初读完这部小说,这句话带我的感触最为震撼。

“我的内心也有这个力量,只是一开始不强大,但它会让我做出一些选择。这种选择,不是我能控制的。”在马华兴讲述自己转行经历的知乎回答中,这样写道。

高中时,马华兴喜欢写作,他曾经写了好几个作业本的武侠小说,在班里传看。但是大学选专业时,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他,却选择了更容易赚钱的通信行业。但他深知自己并不会在这个行业干一辈子,因为他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人文。

以致于大学期间,他把明明可以拿去泡实验室、做编程的时间,都用在了打辩论赛上,并且代表院系拿过冠军。

2001年,大学毕业后的马华兴赶上了通信行业发展的好时代,他进了国内一家知名通信运营公司,跟着一个默契十足的好上司,做了不少好项目,也跟着在公司一路晋升。

那时候,他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做项目、出差、赚钱,那几年他的收入也确实得到了飞快提升,一路顺风顺水、升职加薪,最后做到了研究总监的位置,在北京有车有房,工作轻松、家庭美满。

这样的经历听上去已经是世俗定义里的成功,马华兴却说,工作的一开始,他内心深处就知道——这份工作并不是他喜欢的。

这种想法像一根深埋进肉里的刺,大部分时候不会有知觉,但每当他感到郁闷的时候,就会冒出来刺痛他一下。

他隐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想过无数次转行,但就像他后来做职业咨询师后,遇到的每一个想要转行却又无比纠结的客户一样:离开舒适区的恐慌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他们始终迈不出那一步。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深知如果没想清楚离开后去做什么,以后只会更加迷茫。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在国内一家垄断电信国企干了十几年,带领一支20多人的团队,职位是研究总监。这份工作的年收入和稳定程度,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个大概。

有个词叫“沉没成本”,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越多,就越舍不得放弃这件事情。所以马华兴当时做出转行决定需要下多大的决心,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个大概。

“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自己:要不要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再一次又一次否定。我给了自己很多理由,比如:那个工作不赚钱哦,挑战很大哦;把兴趣变成工作,你可能会失去那个兴趣哦。”

但在纠结的同时,他也在利用业余时间做着各种尝试。

比如写书,他从2006年开始撰写他的第一本书《解惑3G业务》,这本书和通信行业有关,后来也获得了不少的销量,却并不是一本完全技术的书籍,里面有很多人文的思想;

再比如在公司论坛开设专栏,为公司里对职场感到困惑的年轻人答疑解惑,这算是马华兴正式开始做职业咨询前的一段雏形类的咨询经历。

就这样纠结到了30岁,他才意识到“如果总是这样,我会继续这样活到40岁、50岁。”

每个人最多只能活30000天,钱是永远赚不够的,但时间却是有限的。马华兴说,“30岁时,我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一些意义,即,过程本身才是意义。”

于是,马华兴正式踏出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离开国企,转型互联网。


创业:创业半年后,我开始后悔了

从老牌国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互联网创业团队,可以说是一次大跨度的转行,而且这件事情发生在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的马华兴身上,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那是一家马华兴的朋友创立的公司,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负责团队的产品,为世界排名前五的软件公司服务。

新的行业、新的团队、新的沟通方式、新的思维模式,刚开始马华兴每天都在恶补大量新知识,而真正令他感到焦虑的并不是工资缩水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而是创业团队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以前在国企习惯了项目周期长、研发效率低的工作节奏,到了互联网创业公司,快速的迭代和产品优化导致每天都有新 bug 要解决。

在那家公司仅工作一年时间,10 来人的团队就已经开始同时研发推销多款产品,力不从心的马华兴觉得他们应该把所有精力都聚焦在一款产品上,打磨精品;而合伙人却认为应该多做几款产品,哪款做得好就把哪款卖掉。

内部矛盾就此出现,马华兴开始感到后悔:“之所以加入互联网创业公司,是因为我希望工作两三年后,公司卖掉能实现财务自由,但现在看来这不是两三年就能做成的事。”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马华兴开始有点怀念他在国企拿着高薪、工作清闲的日子。当初正是因为害怕浪费时间,而选择从工作了十几年的国企离开,现在依旧在消磨时间做着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我就想我图啥?”马华兴说,这种后悔的感觉随着时间推移越发强烈。

而一个人最怕的就是对自己曾经的选择感到后悔,如果这种后悔还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多年后,每当有面临职业转型而又十分纠结的客户前来做咨询时,马华兴都会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多年后,你对今天所做的决定后悔了,那么选择哪一条路的后悔程度是你不能承受的?”

一般问完这个问题后,大多数咨询者心中已有了答案。

一年后,马华兴所在的公司在政治博弈中牺牲,平台停止了服务,他们争取卖出了一小部分,团队正式分钱散伙。

“航海了大半圈,岛上没啥宝藏,就收了几个贝壳。”在后来的知乎回答中,马华兴这样总结这一段经历。

但这段经历也并非虚度,他对马华兴最大的帮助是:让他想清楚了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是什么。

“体验过国企的管理,体验过互联网的产品管理,也体验过写书、培训、咨询后,就切肤知道,什么事情是仅仅为了那点钱去做的,什么事情是哪怕回报少,也愿意去做的了。”马华兴说。

人生路上绕了一大圈,最后终于还是去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马华兴感到解脱,心中的后悔也开始逐渐减少。

接下来,只要在自己喜欢的那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好了。


职业咨询:与人聊天还能赚钱,这是我的理想工作


职业咨询,这个概念在国内从诞生到逐渐被大众知晓,且有人愿意为之付费,并没有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一名职业咨询师做一次咨询价格在500-2000元左右。如果只做咨询,他们的年薪大概在十几万,但咨询师一般还会出去做培训,这是另外一笔比较大的收入来源之一,马华兴说他身边做得比较好的职业咨询师,年薪40-50万不是问题。

但想要进入这一行门槛却比较高。不仅需要一个很好的过往背景背书,比如知名外企或国企的管理层职级、人力资源总监或知名高校的老师、某一行业的专家等,还要擅长与人沟通且喜欢与人聊天。

马华兴发现他过往的职业经历,都正好符合这些标准,而且他在国企时积攒了很多与客户沟通、对外宣讲的经验,也喜欢与人聊天,表达欲旺盛。

正好那时,职场类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古典正在筹办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师的机构“新精英”,机缘巧合下他进入了这家公司,挂在他们名下开始学习培训与接单咨询。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马华兴在新精英上的个人主页

他先系统学习了职业咨询的所有知识,然后从企业培训做起,先后去一些企业或高校做职业规划的理念、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起初,他的培训技能并不好,为此他花了将近100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去刻意练习,与此同时也在继续撰写自己的第二本书,为以后的独立咨询做准备。

一年后,新精英开了咨询业务,马华兴顺利成为第一批咨询师。之前一年的学习、讲课与积累终于派上了用场,在职业咨询师这个行业刚开始新兴之时,他乘上了这艘快船,此后一做就是7年。

现在,马华兴一共出了4 本书,咨询过的案例共有700多例,平均每周见2-3人。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马华兴已经出版的四本书

除此之外,他每个月还要去上3-4节线下培训课,其余时间就做一些线上课程和运营自己的个人品牌,或者受邀去电台做做分享,写一写其他平台的约稿等。每周工作4-5天,自己控制赚钱的时间,生活不算太紧绷。

与之前两份工作不同的是,他很享受目前的状态。

“咨询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我在启发别人的同时,也能从别人身上收获到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咨询很享受,因为我看到了每一个人的传奇。”马华兴说,这种不带功利心地与人沟通,是他所喜欢的。

“就像每个女人都幻想有一天可以每天淘宝还能赚钱养家,每个男人都幻想每天打游戏还能赚钱养家一样,对我而言,咨询就是这样一件事情。”马华兴说。


后记

在和马华兴聊完回家的路上,我们聊起了“焦虑”这个话题。马华兴焦虑吗?答案是肯定的。焦虑几乎是这个时代人群的通病。

“焦虑知识变现究竟能不能长久繁荣下去?”

“焦虑互联网哪天万一不行了怎么办?” 

在时代的巨变面前,个人努力从来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是马华兴的焦虑,也是大多数人的焦虑。

“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马华兴说,他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2015年以前,找他做咨询的案例都很丰富多样,有人梦想去弹钢琴、有人想当音乐人、有人想去旅行。但2015年以后,这种人变少了,大家焦虑的点普遍都是怎么挣钱。

互联网寒冬、股票暴跌、创业维艰、房价上涨...大环境的改变把人变成了一台满脑子都是怎么赚到更多钱的机器,成功学也因而有了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

曾经有一名咨询者问马华兴:“我现在还有点焦虑,怎么办?”

马华兴反问他:“假如你从来没有过这种焦虑,那生活会是什么样?” 

得到的答案是:“可能会和同事们一起混日子。”

“那哪种是你想要的生活?”当时的马华兴这样问他。

然后他就明白了,焦虑对他而言的价值是什么。


马华兴&林安快问快答

林:不喜欢本职工作,想转行,有什么办法?

马:先折腾学习点新项目,建立一些人脉。我经手的大部分成功转行的人,都是在咨询之前就有了能力的储备。比如有一个开手机摄影培训课的朋友,转行之前就喜欢去世界各地旅游,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并得到了圈内人士的认可,才正式辞职去做这个事情。

有人说想做培训师,问我该怎么做。我会跟他们假设,假如你是一名培训师,想让别人花钱听你讲课,你背后总该有一些描述,你觉得你背后的描述写成什么样,别人才愿意听你的。然后他就明白了他做不了。

在找我咨询过想转行的人中,有一类人在转行之前已经积累了一两年的经验,学习混圈子,最后转成功了;有一类转来转去发现哪里都是坑,最后心里踏实了,重新回去上班;还有一类人什么也没干,最后该难受还是难受,这种人最多。 


林:大部分不想上班的人,有哪些共性?

马:以前我在喜马拉雅有门课专门讲这个,职业应该怎么选择。

职业包括行业、职能、企业、城市、上司关系这五要素。

这五个要素如果你都做得非常好,那工作就会满意。很多人不满意要么因为这个职能不是他想干的,或者行业不是他想干的,或者跟老板性格不对,或者企业文化不好、加班文化盛行。

我当时做了一个调查,让大家给自己现在工作的这几个方面打分,满意度1-10分,你猜最低分的是哪个?

上司关系。大多数人处理不好上司关系,其实也是不适应企业文化。他们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烂的组织,拥有一个完全不认同自己的上司,这个是他们工作不开心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服务的人不是他想服务的,原本以为服务的是客户,结果来了一个老板,得先服务他,关键是老板还不是自己可以选的,而是公司配的。


林: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怎么办?

马: 一份工作,综合考虑这3个要素:胜任力、兴趣、钱。在这三者里面找到的交集,就是完美工作。

比如从你胜任的工作里面排个序,在这些工作里能挣钱的再排个序,然后找一个交集。举个例子,一个人说喜欢写作,但是作家不挣钱,那你可以做文案,文案挣钱。

但如果你要做的事情完全不挣钱,如果你可以承担后果你就去做,不能承担后果,就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多数人最后都把想做的事情当兴趣爱好,然后重新回去上班了。


林:职业咨询师应该具备什么基础?

马:首先要有背景,要么是心理咨询师,做了几年心理咨询,想往职业方向发展。这种可以学一些职业咨询的东西,把自己的咨询方向往这方面靠。

还有一种人之前有做人力资源行业的背景,做到过总监级别。这种人对职场比较懂,很多咨询情况一般也遇到过。总之背景要让别人觉得你比他懂,很专业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没有这些背景,那就是某行业里的达人,特别懂这个行业,那你就做这个行业里的职业咨询,“在行”里有很多人这么做。


林:职业咨询有哪些语言上的技巧?

马:很多,比如不能判断和评价别人, 有一些人来咨询前心里已经对咨询的事情有倾向了,但他需要有个人帮他看看这件事情有没有风险,是他没注意到的,以及这个风险他能否承担。

所以做咨询的时候要通过跟着他走让他看到坑,用语言的形式让他跳进去,然后再帮他爬出来。

你不能对他说“看!前面有坑,你别跳啊。”你得说“这样吧,我跟你一起跳”,跳进去了再告诉他“坏了,遇到坑了。怎么样,一起爬出来?”

还有心理咨询是个双向过程,一个人对自己的希望是最重要的,他如果对自己都不抱希望,那我们也没办法。

我们能做的是一种引导和启发,帮他看清自己的一些观点,使他的认知和行为最终达成一致。

再就是很多人说的话其实都是有假设的。比如我在咨询时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就是有假设的。“你确定自己的优势了吗?”他说确定了,那我再问“还有吗?”这背后其实就是假设还有。

再比如,有的咨询者说 “我这个人很内向,所以与人沟通不好,我的领导老数落我。”这就是一连串的假设。

他假设自己是性格内向的人,但是他怎么确定这一点?是自己认为的还是别人说的?然后“内向=沟通不好”,这又是他的另一个假设,包括沟通不好领导就会数落自己。

所以看清楚咨询者每句话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在咨询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他一说我就能听出来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叫元认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土土土槽(xtutux6),都市青年生活记录,给你100种不上班的理想人生。


最后:我和上一篇“不上班”文章“自由撰稿,如何从0开始做到月薪几万?”的嘉宾——豆瓣阅读签约作者、得到APP签约撰稿人葛亚坤,联合举办了一场线上分享:“自由撰稿,如何从0开始做到月入6万?”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这里参加。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与人聊天就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100个不上班的人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企业培训平台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限时免费的企业培训平台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